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烽2-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佳人!

田地里,禾苗披着油绿色的外衣茁壮成长。  农人们心怀憧憬的拔除杂草,企盼今年的丰收。

“老刘,今儿怎么没见你孩子啊?平时周日不都是帮你干农活吗?”朴实的老农憨厚的问道。  两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幽州官府把他们安排在了同一个村子,并就此成为了和睦相处亲如兄弟的邻居。

“今儿?你不知道?”老刘露出一副自豪的神情,“告诉你吧,督军府要搞什么改制,政务院也要成立什么九企。  哎呀,儿子说的俺也听不太懂,反正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注:关于九大企业想了好久,最终还是决定用企业这两个字,其他的实在是想不出来,也配比不上。  而九企的管理,情深采取的是类似于董事会的结构,成员来自社会,努力做到多元化。  当然这只是小说,不必过于当真,只设想以上管理结构在古代也可以试行。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三章 狂风不止(2)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三章 狂风不止(2)

政务院外的广场上黑红色旗帜迎风飘扬,人们闻风而来,纷纷站立在广场四周,议论着、交谈着即将发生的大事。

成立九大官办企业的昭告已经发布下去,规章制订、机构筹建、人员聘任等工作将陆续展开,有着官府背景,有着征北大将军高勇亲自操刀设计的运行、监管制度,人们无不对其充满信心与希望。  广场上青年人占据了相当比重,一个个精神熠熠摩拳擦掌,都在等待着成立仪式后的登记申请。  虽然昭告上写明了严酷的奖惩制度,但是积极向上之心、报效国家之志却成为了坚强支柱,越是严苛的奖惩,越能说明职务的重要与责任,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年轻一代中,秉承高勇的理念,无不把报效国家、实现自身价值放在首位。  高勇治下,机会是均等的,关键看有没有勇气信心,能不能把握住机会!

高勇出席了仪式,作了一番简短讲话:“九企虽为官办,实乃为民而立,运营之中务必秉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大公为民、国家至上十六字方针!值此之际,勇再重申一点:天灾可免,人祸难饶,凡贪腐渎职、卖国结敌、侵吞公产、损毁破坏者一律罪不可恕,无论轻重一律抄家灭门株连九族!当然,亲族举报者可以豁免!”

简短的话竟让广场寂静无声,甚至能够听到人们心脏跳动的声音。  微风吹过,引得许多人不寒而栗。

高勇微微一笑。  露出和蔼地面容:“害怕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要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国家百姓,官府决不会妄加罪由。  ”

又是一阵沉默,不过却似火山喷发前的征兆。  不知是谁突然大吼道:“高将军之言学生铭记于心,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紧随其后,各种呐喊纷纷响起。  年轻的学子抒发胸怀,立下誓言。  要用一腔热血报效家国天下!

看到这种场面,高勇深感欣慰,倘若自己那个时代的人能够有此一半觉悟,何愁国家不兴?何愁天下不平?

其后,荀彧代表政务院正式宣告九大官企成立。  同时,第一批监管人员也各自出列,对天地发誓。  秉公执法认真核查,决不放过一个贪渎之徒!

随着一块块匾额的颁发,九企在广场人群热烈的欢呼声中诞生了。  汹涌的人群立刻涌到登记申请人员面前,怀着激动地心情递上自己的简历,准备迎接第一轮选拔考核地到来。

成立之后的事情交由政务院各部全权处理,至多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单独向高勇请示,一般的问题相信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基础已经打好,剩下的便是摸索着发展。  争取早日实现心中那个宏大的目标。

督军府的改组在静悄悄的氛围中举行,各部门相继挂上了新牌匾。  陆军作战部和海军作战部也展开了选拔工作,三分之一地名额由军校产生,三分之一的名额由各作战部队产生,最后三分之一的名额则有各部主官以及统帅部高层提名,获得认可后产生。  无论怎么看。  两个作战部都是大杂烩,哪里的人都会有。  而这正是高勇期望看到的局面,两作战部除了原本的职责外,还是一个促进交流的平台,不但能够培养出优秀将领,还能加深各部队联系,让军队无论何时都能抱成一团。

高勇赶到督军府时已过晌午,凉爽的空气沁人心脾,温柔地阳光普照,令人生出昏昏欲睡的困倦。  不过。  督军府内却丝毫感觉不到任何轻松惬意。  兵士巡逻守护,骑士进出不断。  甚至院内的松树也枝繁叶茂,笔直的挺立在风中,刚猛威武!

“主公!”正要迈步进屋的高勇被小跑过来的郭嘉叫住,“刚刚收到地大阳城潘凤急报!”

看到郭嘉凝重的神色,冲到嘴边的调侃之言硬被压回肚里,高勇接过细看,惊讶道:“吕布向弘农增兵五千?还在沿河各渡口设立岗哨盘查?”

“正是!”郭嘉习惯性的把玩起折扇,“除此之外,还有传闻言及吕布遣史与张济修好,更联络荆州刘表,欲结为援!”

“咝——”高勇倒吸口凉气,“好家伙,动作不小啊!若传言属实,这中原局势恐怕……走,进屋细商。  沮公他们知道了吗?”

郭嘉点头道:“正在里面与左、右军师商量对策呢!嘉正打算出门去寻主公,正巧遇到而已。  ”

果然,会议是内气氛略显沉闷。  “沮公认为谣言是否可信?”高勇说出自己的疑惑。

“七分可信!”沮授的老谋深算愈发厉害,“就算为假,恐怕也是吕布谋士所设计!若果真如此,那么出此计策之谋士相当厉害!谣言传开,主公即已知晓,料想兖州、豫州也能风闻。  张济袭取宛地占据要冲,正好卡住袁术软肋,迫其分兵守御。  此为刘表乐见,故当全力支援张济立足。  至今两者相安无事,只说明其已有联系!”说至此处,沮授取出中原地图铺展开来,“中原局势错综复杂,各路兵马互不相让又互相制肘,演变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局。  主公请看:袁绍、张燕各占一郡相互敌对,又与曹操、袁术各有纷争,曹、袁更是死敌,怎奈曹操后有徐州、青州虎视眈眈,袁术也为刘表、孙策牵制。  若无宛城失守,袁术必将占据优势!然而,张济突袭宛城致使袁术元气伤、兵力分,优势全无,只能采取守势。  此时乃荆州刘表北进中原的最佳时机,怎奈天不遂人愿,孙策突兀崛起于江东,虽有主公、刘繇压制。  仍能对荆州构成威慑!于是,刘表不敢妄动!”

“太复杂了!”郭嘉发一声感慨。  贾诩、刘晔各露苦笑,确实,中原局势不知不觉间走到这一步,实在是出于阴差阳错,出于高勇的横插一脚!

沮授手指划了一个大圈,继续道:“因主公插足青州、扬州。  牵制住孙策、曹操两大最具发展潜力地势力,才造成这幅局面!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  若无外因,将能维持一段时间!怎奈,谣言将吕布推上前台,成为了打破平衡地关键!”

高勇地目光随着沮授的手指转了一圈,最后落在河南尹上,“可是凭吕布目前地实力,自保有余。  攻取不足,而且他也不会冒着被我军进攻的危险对付袁绍或张燕吧!”

沮授嘿嘿一笑:“主公认为吕布不会?”

“这……吃不准!”想起吕布地刚愎自用,想起陈宫的诡计多端,高勇心底不禁七上八下。

“连主公都吃不准,更不用说曹操、袁术和刘表了!”沮授哈哈一笑,“谣言一出,首先着急地肯定是袁术!倘若吕布攻破袁绍,而后联合张济、刘表、曹操四方夹击。  保管袁术吃不了兜着走!其次吗?当是曹操,他不比刘表,荆州尚未有威胁存亡的强势出现。  而他的身边不但有文谦指挥的青州兵团,还有武安国手中训练成型的两万郡兵,锋芒在背的滋味可不好受!而且,袁术即灭。  难保曹操不会是下一个!因此,这二人必然争先恐后的示好,以求取得有利形势!不过,主公常言:远交近攻为上善之选!想吕布谋士也能明白,与曹、袁联合无异于与虎谋皮,胜败暂且不说,兵戎相见是一定地!故此,若联合,也必然选择更远一些的荆州刘表!到时豫州归刘表、兖州归吕布,二人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既如此。  吕布应当集中兵力对付袁绍或张燕。  为何还要向弘农增兵?难道只为了喝阻我军南下?”高勇疑惑道,漫长的河岸。  适宜登陆的地点十余处,决不是五千兵卒所能坚守!

不等沮授回答,贾诩抢先道:“此乃声东击西之计,于弘农迷惑主公,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