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州刺史孔融在武安国的陪同下第一次视察自己名义下代天子牧守的土地。 阳光普照气候宜人,道路两侧栽种的杨树、柳树纷纷抽出枝条,挂满绿色的嫩叶,用旺盛的活力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不远处,一条宁静地小河蜿蜒着穿过村庄,哗哗的河水声听地人心旷神怡,两架水车一左一右。 就像两只翅膀,轻快的旋转中。 将清澈的河水卷进河堤两侧的水渠,并沿着渠道缓缓流淌,灌溉着小河两侧数千亩耕地。
横平竖直的树墙将这数千亩土地分割成面积相等的小块,青州百姓一边唱着农歌一边幸福的插秧,在这块水稻试验田里,与农民一道忙碌地还有科研院的学士,他们正在详细记录着南方水稻在北方的播种收割情况。 以期尽快找到高产、质优的品种。
“安国啊!这里真的是青州?真的是遭到黄巾贼破坏最严重的上饶?”孔融被这幅美丽的乡间景色震惊,尤带怀疑地问道,虽然他早已知道答案。
武安国恭敬道:“回禀孔刺史,这里就是上饶,曾经的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的地方!”
“神奇啊!”这是孔融发自内心的感叹,步下马车,走在乡间的石子路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涤荡着身外地凡俗,洗刷着心中的功利。 身后,笔直的林荫道一直向西,直通济南。 “仅仅两年,青州已然翻天覆地,怪不得从辽东回来后。 你一直都说那里才是世外桃源!高将军或许真的像民间传闻那般乃是星君下凡啊!”
孔融信步穿行,不知不觉来到河边,看到前方水车旁有位看护的老人,遂走上前去问道:“这位老哥,我在青州生活了几十年,还是头一次看到这种在水田里种的庄稼,不知道是什么新种子?”
老人悠然的摸了摸身旁警惕的站立起来的大黄狗,笑道:“外乡人,不只是你,其他人路过此地也都有此问啊!告诉你吧。 这里是官府指定的试验区。 种植地庄家叫做水稻,原本产自南方。 因为产量高又好吃,收割后保存时间长,故而农林司打算引进到北方。 您看看,一旦今年种植成功,明年就会在冀州寻块土地继续试验。 听说水稻成熟后都长着金黄色地稻穗,就像麦穗一样,呵呵!我活了大半辈子,也很想看一看这种据说很好吃的粮食呢!”
“多谢老哥解惑!”孔融抱拳致谢,转身眺望近乎一望无际地水田,“不知道是孔某落伍,还是这世界变化太快,想不到短短一年,我都快认不得青州了!这条路是去年底修好的?”
武安国道:“去年十一月竣工,全路横穿青州,一直向东即可抵达东莱港,在建工部的编号是207,即207国道!”
“207国道!那么从东平陵起,经台县、著县、平原、阳平抵达魏郡邺城的是哪条国道?”
武安国不假思索道:“180国道,去年八月竣工。 难道孔刺史打算去冀州游览?”
孔融闻言笑道:“我倒是很想去,就不知道高将军答不答应啊!冀州,想当年可是大汉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州,繁荣富庶首屈一指。 ”
武安国道:“高将军一定会答应的,并且会让孔刺史随意游览。 冀州比青州的变化更大,倘若孔刺史去冀州,一定要去广平郡的邯郸城,那里有北方最大的制铁制钢工坊——邯郸钢铁,而后沿着官道向南经过邺城抵达安阳,那里还有北方最大的铁器制作工坊——安阳重工!几乎整个北方六州的农具、工具、马车都产自那里,每日里劳作的工匠多达万人!”
“邯郸钢铁?安阳重工?哦,想起来了,我乘坐的马车地盘上的确刻着‘安阳重工’四个字,后面还跟着一串数字……难道数字就是所谓的识别编码?”
武安国笑道:“据说是,每辆车都只有唯一一个编码。 ”
“去,一定要去!”孔融忍不住开始了摩拳擦掌,“时代变了,看来我也得变,这样才能跟得上形式啊!呵呵。 走,继续向东,我打算去东莱港看看,两年没去了,听说那里变化也是巨大的!”
武安国呵呵笑道:“岂止巨大,简直是天翻地覆!等到孔刺史亲眼目睹才能够体会得到,想象一下。 数万人忙碌地景象,百余艘大小船舶穿梭海面、停靠港口的场景……高将军不止一次的告诫我们:帝国的未来存在于两个方向——陆地和海洋。 而其中,海洋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陆地,因为海洋的对面还有着更加广阔的等待着人们去开拓占领地富饶土地!”
※※※※※※
四月四日,奉命南下的黄忠部第二龙骑军22、23两个龙骑师突然出现在中山郡魏昌城外,短暂地休整一日后继续沿着官道南下。 与此同时,14、15两个机步师也出现在幽州涿县附近,同样的名曰休整。 同样的神龙见首!
虽然仅有一天,却仍让两座城池沸腾了,人民崇拜英雄,特别是刚刚取得大胜仗的英雄!少女仰慕英雄,尤其是胸戴勋章、相貌英俊的年轻英雄!拥军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两座城池及附近的乡亲纷纷赶到部队驻地,送来粮食、禽蛋,送来布鞋、衣物。 还有少女手持花束向着自己欣喜地对象暗送秋波。
消息很快不胫而走,谣言也随之蜂起。
“听说了吗?督军府的大军南下了!这次真的要收复兖州啊!”
“切,过时了!最新的小道消息是说高将军决定亲征西凉,彻底清除盘踞在西凉叛逆!”
“什么?你们怎么能够散播谣言!督军府大军南下乃是为了拯救身处水深火热的中原百姓的!”
“都胡扯,皇上不是要夺了高将军的兵权吗?嘿嘿,这次就让他看看。 到底谁才是咱们征北军的主心骨,要是哪个兵敢听皇上地话,保证他家的祖坟都得被人给刨了!”
乱,谣言纷飞,各方好不容易安插进来的细作全部高效率的工作起来,收集各种似是而非的消息,再通过各种方式送出去。 一时间,冀州、幽州发往外地的货物量猛然增多,商队也呈几何级数上升,通往外地地申请量急剧增加。 只搞得海关稽查队恼火。 边境哨卡郁闷。
四月六日,安顿好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后。 高勇、贾诩立刻轻装南下,赶赴邺城商讨下一步计划。 而此后的两天内,第14、15机步师正大光明的进入冀州,并且快速南进。 而龙骑师则飘忽不定,一会出现在常山郡,一会又出现在上党郡。
四月八日,这个半经确认的消息终于送抵洛阳。 同时,关于皇上夺权的传闻也逐渐垄断了洛阳的大街小巷。 人们议论纷纷,对待朝廷的态度急转直下。 甚至有不少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到皇宫门前静坐请愿,中牟全城百姓更是上了一份万民书,恳请皇上重用高勇,造福苍生社稷。
“杨卿,你看看,这样下去是不是就要逼迫朕加封他丞相了?”刘协一脸阴郁,因为睡眠不足,面色略显蜡黄。
面对这种突然出现的局面,杨彪也把握不住脉搏,高勇地态度乃是其中关键。 可是,无论是华歆还是朱灵,要么关门谢客,要么公务繁忙,派去试探地人没有得到一丁点有用的消息。 为了朝廷颜面,杨彪亲自到宫门前劝退了静坐地百姓,尽管心中明白这种古往今来头一遭事情的发生背后肯定有黑手,可是限于实力,也只好作罢。 “皇上切勿动怒,凭借高勇现在的实力,已经是没有名头的丞相了。 而且观其人似乎并不在乎虚名,否则又何必放着大将军不做呢?”
刘协气汹汹的坐回龙椅上,拿起奏章道:“皇宫禁军好不容易恢复到三千人的编制,可是那帮乱民一静坐就足足有八千人!倘若配上兵器,说不定还真敢打进皇宫!”
“咳——”杨彪无奈的咳嗽一声,他心里也清楚,虽然高勇把洛阳的治权交给了朝廷,可是军事上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不算朱灵的正规军,单单是西园八校就足以摆平洛阳了!“皇上,些许乱民而已,就算其中有人挑拨,想那朱灵也不会允许他们在洛阳弄出事端,而且还有西园八校压阵,应无大碍。 倒是中牟的万民书,臣觉得兹事体大,不得不小心应对。 ”
“杨卿也觉得万民书的问题严重?唉,可是没有实力,一切都是空谈。 明知道这里面是某些人的诡计,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毫无办法!”刘协苦闷的轻柔太阳穴,为这事没少头疼。
“呵呵,既然是民心所向,为了皇上,为了朝廷,臣觉得应该顺应。 当然,此举虽然有损朝廷颜面,却能加深高勇与其余各州之间的隔阂,甚至引起天下士人的反感。 实际上,荀司徒私下也曾表示过,这种做法实在有些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