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臣-第9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康能不知道宋清是谁?不知道开国侯爵,巡查御史的份量?

    他也是被事情逼急了,如果他做的那些事情败露,十八个脑袋都不够砍的,而且不止他,还会牵连到很多人,有的人身份地位他都肝颤,所以别说是宋清,即便是名头更盛的柴进,他也得硬着头皮把捣乱的人抓到,除掉。

    对下面的人,乃至对蒋芳摆脸色,真的见到宋清,袁康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差着宋清有多远,狰狞的面容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宋大人,实在是对不住了,上支下派我也是不得已”

    宋清听完了袁康的话,倒也挑不出毛病,袁康是抓逃兵的,宋清也算是马上封侯,自然知道带兵最受不了的是逃兵,这种事眼里容不得沙子。

    理由正当,又有杜壆的面子,宋清心里不痛快也不好发作,反倒是蒋芳没给袁康好脸色,冷嘲热讽了几句。

    无非是觉得袁康拿着鸡毛当令箭,没事找事,如果逃兵能逃到宋清的船上,那就是海军的失职,毕竟这是一艘风帆战列舰。

    搜查一无所获,袁康说尽好话再三告罪,悻悻离去,蒋芳还想嘴碎几句。

    宋清一笑置之,“行啦!跟这种小人置气,气出毛病才是损失,早点歇息,明天天亮就启程吧!”

    宋清回到船舱内褪下衣衫睡觉,刚迷瞪了一会儿,蒋芳去而复返,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我就知道姓袁的不是什么好鸟,抓个屁的逃兵,憋着一肚子坏水呢!”

    “你又知道什么了?”宋清以为蒋芳气不过,可随着蒋芳拉着他去船尾,他才知道事情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船尾的水里牵出一串三个人,其中两个已经昏迷不醒,还清醒的那个衣衫都被鲜血染红了,哪怕经过海水浸泡也红的有点刺眼,不用猜也知道这就是袁康所说的逃兵。

    昏迷不醒的是张老三和刘全,浑身浴血的是马东,而马东一句话就让宋清惊出一身冷汗。

第一三四零章 捅漏子揭盖子() 
“我不是什么逃兵,只是应信安军招募加入捕奴队,我是石鼓书院的学生,我的老师是胡宏,同门有张浚大人之子张栻,朱松朱大人之子朱熹”

    宋清听说过张栻,朱熹,皆是皇家公学的青年才俊,更别说张浚和朱松了。

    虽然皆是赵宋遗臣,可也在新朝站稳了脚跟,特别是朱松,如今可是一路安抚使,前两年因公受封文隆伯,一个逃兵,肯定说不出这等言语来。

    “蒋芳,你马上找郎中给他们看一看,同时传令立刻启程,先离开三发城再说。”

    宋清谨慎,马东的言语让他吃惊,但更小心的是马东这番遭遇的背后,一看就不那么简单啊!

    马东谢过宋清,他不认得宋清是谁,可知道张老三和刘全有救了,只是可惜了其他几位一起逃出来的工友,全都惨死在了婆罗洲的密林里。

    风帆战列舰基本上补充完了给养,在夜色中缓缓离开三发城,两刻钟后,宋清在座舱内接见了处理完伤口的马东。

    得知马东的另外两个同伴伤势不算太重,没有生命危险,这才好奇问道:“你既然是石鼓书院的学生,又跟张浚和朱松之子是同窗,为何还沦落到了婆罗洲?”

    马东脸色略显苍白,闻听此言浮现愧色,再次施礼道:“多谢大人救命之恩,先前是学生说了大话,我只在石鼓书院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胡宏先生赶出了石鼓书院,实在是惭愧。”

    宋清对此有所了解,他已经不是早年那个只管着宋家庄吃吃喝喝的铁扇子,胡宏没有出仕,但却是二程门人,再传弟子。

    在老派的读书人中很有威望,石鼓书院是仅次于皇家公学的地方书院,教授出了不少人才,但也因为治学理念的冲突,跟皇家公学打过擂台,很多学生的言辞过于激烈,被胡宏开除也在情理之中。

    “我相信你的身份没有问题,说说袁康为什么要追杀你们吧!实话实说,我只给你一次机会。”

    宋清心里有了判断,而且又遇上这事,不管是不行的,胡宏他可以不搭理,但是张浚和朱松皆是他的同僚,那么马东说起来也是他的晚辈,可该有的姿态必须有,如此态度也可以让马东说实话,不要夸大渲染之类。

    马东沉吟一声,旋即目光直勾勾的盯着宋清,“大人,我能问问您是谁吗?这里面的事儿牵扯太大,大人救我于危难,我不能恩将仇报,置大人于险境。”

    宋清哈哈一笑,“我就当你这是激将法了,你小心谨慎是对的,那就说说吧!我叫宋清,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我的兄长乃是梁国公宋江宋公明。”

    宋清低调,虽然是侯爵但职务和实权完全无法和宋江相比,这一介绍把马东震撼的呆滞了一会儿,宋江啊!国公爷,内阁大学士,皇帝陛下李茂面前的红人,天下谁人不知?

    马东长出一口气,再次作揖道:“学生运气,竟然遇到了宋大人,这件事如果宋大人还管不了,那估计皇上也没法管了,学生从头说起,江南两浙遭遇洪灾”

    马东把他们怎么加入信安军捕奴队的事情说了说,而后重点就是来到婆罗洲的遭遇,干的那些缺德事儿,一丝一毫都没有隐瞒,同时也没有夸大,陈述的都是事实。

    捕奴队的事儿,宋清还真知道,在送宋安民去德里李无缺那边的时候,跟李无缺长谈,李无缺也提了一嘴。

    当然李无缺不可能掌握细底,但能传到李无缺的耳朵里,还让李无缺说了一句赚的是烧纸钱,这已经充分说明问题。

    宋清先前还以为捕奴队就是肃清藩国地方的叛乱,那些战俘怎么处理都不为过,手段可能激烈了一些。

    然而听完马东的讲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袁康行事手段之残忍,简直令人发指,而且从马东的讲述来看,这件事绝非袁康一人牵扯其中,一拎就是一大串儿。

    “事情我基本上了解了,你先在船上歇息,养伤,这件事怎么解决,容我再仔细想想。”

    宋清的脑子有点乱,此事明显不是一个袁康的问题,袁康身后肯定还有更硬茬的背景,甚至有信安军高级将领牵扯其中,他在马东面前不能把话说满了。

    让马东离开之后,宋清对屏风后面说道:“你也听到了,还真让你说着了,袁康那厮真够缺德的,你怎么看?”

    蒋芳从里面走出来,脸上的神情比宋清还要凝重,“这事儿写一个折子即可,二郎还是别牵扯其中,做到巡查御史的本份即可,傻子都知道,袁康背后有人,甚至可能就是杜壆,怎么管?”

    宋清一笑,“你这是明摆着骂我傻子吗?不知道就算了,知道再不管,我这个折子递上去,转眼就能被陛下一撸到底你信不?”

    “关键是真的不好管。”蒋芳推心置腹道:“咱们假设一下,袁康组建捕奴队背后的人是杜壆,就算不是杜壆,肯定也不比杜壆差多少,而且肯定还不止一个,那么这件事捅出来,二郎要面对多大的压力?别说二郎,即便是公明哥哥,也得掂量掂量啊!”

    宋清点点头,“事儿还得办,只是得讲究方式方法,刚才听马东诉说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你听听觉得怎么样,咱们先不返回金陵,转道去阮小二那里,小二哥虽然号称立地太岁,但我不相信这缺德的赚钱路子小二哥会参与,有了小二哥的支持,再返回头把袁康按住,拿下袁康,即便袁康背后杵着杜壆,证据确凿,这个官司就有的打。”

    蒋芳见宋清执意要管,而且办法还算妥当,同意之后补充道:“此事单指望阮小二也不保险,刘唐不是在那边吗!请阮小二不如让刘唐出手,双管齐下,藩国之兵和信安军同时出动,真是杜壆在背后做损,也是一拿一个准儿。”

    无论是阮小二还是刘唐,都是梁山泊的老人儿,和宋清关系匪浅,宋清转道航向阮小二的藩国之后,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再给大哥宋江写封信。

    这封信肯定比他的奏折先到金陵城,于公于私,他都得先让大哥宋江知道这回事。

    真的捅出篓子揭开什么盖子,压在他身上和宋江身上,效果截然不同啊!

第一三四一章 家宴() 
金陵皇城,够年龄的皇子们都出去历练,皇宫内显得冷清不少,西巡了一圈,内宫那种不和谐的气氛大为好转,或许也跟接到皇子们在外面成绩都不错的影响有关,宫院间彼此又频繁的走动起来。

    李茂返回金陵城也没多久,政务由内阁处理,军事上有枢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