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冶本缗蛘偷搅税送蜃笥摇
其中比较“知名”的人有万俟卨,据说被秦桧视为心腹,另有徐喜,范同,汤思退,魏师逊,李文会,詹大芳等人。
这便是秦桧在川蜀的文武班底,李茂闻听之后禁不住呵呵声连连。
这些人中除了张俊之外,无论是正史野史都是秦桧的铁杆啊!尤其是万俟卨,那可是陪着秦桧夫妇一直跪着的大奸臣。
李茂手指敲打桌案,让张俊等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
“这次北上川蜀,就是要犁庭扫穴,荡平不服,信安军手中有足够的火器,两个军的炮兵营加起来有五百多门各式火炮,是我军攻城略地的底气,保障火器的顺利使用是拿下川蜀的第一要务,此事由田师中和吴拱具体负责,出了差错你们两人应该知道后果。”
田师中和吴拱起身保证,信安军中就属炮兵营的火力最强大,凡是执掌了炮兵,那功劳肯定没跑。
李茂又看了看刘宝,张宗颜,“你们二人做好北上沿途的后勤辎重事宜,虽然拿下大理国,大部分辎重不必再从广南转运,但任务未必轻松,你们二人不可懈怠。”
李茂最后看着张俊,“我和张军长以及时迁直接北上长宁军和叙州,与杨再兴的第五军会师。”
尝过了火腿,信安军第六军在磨弥城寨开始分兵,李茂带着第六军的大部分主力,携张俊,时迁等人行军北上。
据杨再兴的战报,信安军第五军已经攻下了叙州,下一步就要攻打嘉定府,看其策略是准备绕开潼川府路,直接进攻成都府路。
第一一八七章 蜀道难()
嘉定府是成都府路南部的重镇,只要秦桧脑子没进水,肯定死保嘉定,而岷江天险就是秦桧,或者赵宋的依仗。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是随口说说,无论是山路还是水路,易守难攻远非大理国可比。
杨再兴得知李茂率领第六军进入了叙州,只得暂停对嘉定府的进攻,在宣化城等候与第六军会师。
杨再兴和吴璘追着赵桓,一路攻城拔寨,当居首功,但也因为他的抢攻和抢功,弄的吴璘很不满意。
所以吴璘在得到李茂的旨意后很痛快就南下了,实在是因为和杨再兴搭档,根本伸不上手。
没等他开始用兵,杨再兴就窜出去几十里路拿下了城池,摊上这么个搭档,吴璘也很憋屈啊!
杨再兴在别人面前眼高于顶目无余子,唯独在李茂面前乖顺的很,得知李茂即将抵达宣化城,他带着麾下十几员战将出城迎接。
“末将杨再兴参见陛下,皇上万万岁。”杨再兴嘴上说的恭敬,面上却有点嬉皮笑脸,礼数过后就上前挽着李茂的胳膊,嘴巴嘚吧嘚就没停过。
张俊嘴角抽搐,杨再兴这厮在信安军中也是奇葩一个,但旁人也羡慕杨再兴和李茂的君臣感情。
李茂捶了捶杨再兴的胸膛,“你呀!我听说还是每战身先士卒,再这样就回家跟你爹再读几年书,上蹿下跳跟猴子一样,看着烦人。”
杨再兴嘻嘻笑,不以为然,“陛下,我爹现在哪有时间管我,我娘都抱怨时常见不到我爹,都怀疑我爹是不是在外面养了外室呢!”
李茂无言以对,杨邦乂是人才,治理地方很有一套,如今官拜夔州路经略安抚使,那也是封疆大吏,鞠躬尽瘁忙的脚不沾地,的确没时间再管杨再兴了。
杨再兴见到李茂发自内心的高兴,但也没忘了自己的职责,把随行的众将介绍给李茂。
副军长是后来调任的曹成,此人就是当年在河畔与杨再兴一起打劫李茂兵甲的少年,原本的轨迹是聚众造反,和岳飞的岳家军死磕过。
不过随着杨再兴被李茂提前发掘,曹成因为比杨再兴还年轻两岁,所以按照李茂的安排,一路攻读。
如今从皇家公学毕业,在信安军中历练了两年,善战之名不亚于杨再兴。
曹成和李茂是老相识,但年少时顽劣,长大后反倒比杨再兴知节守礼,规规矩矩的给李茂见礼。
除了曹成之外,岳飞麾下的张宪,韩顺夫,岳飞的弟弟岳翻也在杨再兴麾下听用。
由此可见信安军高级将领的流动很频繁,这也是李茂避免出现军阀和山头的举措之一。
李茂对这些将领哪能不熟悉,一一交流了几句,君臣将帅之间其乐融融,气氛好的不得了。
宣化城内,李茂居中而坐,杨再兴咋咋呼呼道:“陛下亲自带着第六军来,嘉定府准保一战可破。”
曹成看不得杨再兴这样,咳嗽一声道:“陛下,先期势如破竹攻城拔寨,只因赵宋和秦桧的主力并不在潼川府路南部,而是将兵力收缩到了嘉定府,绍熙府,资州以北,末将认为我军不可胜而骄,赵宋的禁军因为张军长而星离云散,但秦桧这十年来在川蜀的经营,绝对不可小觑。”
杨再兴嘴巴一撇,“就凭他还想阻挡信安军的兵锋?那厮除了会卖老婆还会干什么?看看他纠集的那些文武,有一个能打的吗?”
李茂摆手,杨再兴立马闭嘴,“军国大事,不必涉及私德,秦桧为人如何咱们不去管他,但是也不能否认这些年他在川蜀的经营很有目的性,就是为了割据自立,如今又把赵桓掌控在手,估计真的做起了三分天下的美梦,但秦会之也的确有做梦的资本,诸位,轻敌不可取呀!”
论对秦桧的熟悉,了解,李茂这些年虽然只和秦桧见过几面,而且大多是在十年之前,但对秦桧的所作所为一点都没疏忽。
从秦桧跟随王黼劝赵佶出逃京兆府,再到不得不游离在外,最终在澧州咸鱼翻身,甚至夺了郦琼的兵权,班底,抢在杨幺之前占据了川蜀。
李茂就知道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自己这个连襟,同年,否则吃大亏不至于,稍微吃瘪肯定避免不了。
张俊老成持重,知道如今军中的短板是没有李茂倚重的谋臣,朱武好不容易闲下来又被按在大理,其他如吴用,刘敏,杜壆,乔冽等等,根本抽不出身来加入到对川蜀的战略战术谋划中。
因此见杨再兴和曹成意见相左,张俊及时献策道:“陛下,自古以来川蜀易守难攻,微臣觉得不如将两军的参谋们合在一处,制定更为详细的作战计划,务必要确保对川蜀作战的胜利,这是最大的前提,否则稍有受挫,那便是涨赵宋的士气,弱我军的威风。”
李茂也想压一压杨再兴的骄傲,从善如流道:“如此甚好,两军的参谋直接对我负责,没有我的命令,大军不可擅自行动。”
李茂觉得杨再兴未必会鸟什么参谋,还得他的话好使,果不其然,杨再兴听说由李茂直接指挥参谋部下令,脸上立即都能攥出苦水了。
他就是这样的性格,打仗不喜欢受到束缚,结果李茂一来就给他套上了笼套,别提多郁闷了。
李茂把参谋合署办公的事宜交给张俊,他则拉着杨再兴,曹成去看看新运来的火器辎重。
作为年轻的高级将领,杨再兴和曹成哪能不喜欢枪炮,看着簇新簇新的上百门火炮,这些信安军中的少壮派无不摩拳擦掌,就连曹成都笑的合不拢嘴。
“陛下,有这些军中利器,我觉得杨再兴说的对,直接推过去就完了,管什么蜀道难行,只要大炮够得着,绝对平的掉。”
李茂拍拍曹成的肩膀,“那也得真能够得着啊!斥候营逐渐完善的地图,沙盘你们都看到了,进出川蜀的路就那么两条,南北各一,北面因为无生对西州回鹘,对黑汗国用兵,抽调不出人马,所以我军才选择从南向北推进。”
李茂说的两条路,在皇家公学人尽皆知,分为水陆两条,陆路就是出陈仓进汉中,经安康,广元,拿下绵竹即可直达成都府。
而水陆就是李茂现在选的从叙州出兵,沿岷江水系逆行,一样可以抵达成都府。
如果不是李茂已经拿下了荆湖,信安军水师可以直达泸州,李茂也不敢选这条路。
概括起来就是一点,地利对信安军非常不利,哪怕赵宋和秦桧的力量再孱弱,只此一条就让信安军伤脑筋啊!
第一一八八章 紫云城()
从宣化沿着岷江北岸,进入嘉定府遭遇的第一座坚城就是紫云城。
杨再兴也好,张俊也罢,一路走来总算明白了大诗人李白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真实写照是什么。
尽管信安军走的不是李白描述的蜀道,也感觉一步步行军和登天差不多困难。
炮兵营点火开炮的确爽,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