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延庆的脸色十分不好看,明明前两天还占据主动,一转眼就被动了。
王彦趁热打铁道:“国公,张浚想来也不愿意打这一仗,江南东路富庶无比,战火一起,起码削减杭州府三四成的赋税,没有这些钱粮,赵桓和张浚之流如何抵挡李茂的信安军?有信安军虎视眈眈,动了刀兵岂不是给李茂插手的借口和机会,所以某断定张浚不想打,也不敢打。”
刘延庆茅塞顿开,他和张浚乃至赵桓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信安军已经掌控了淮南东西两路,江南战的越热闹,占便宜最大的就是信安军和李茂。
“如此说来,还得与张浚见一面喽?”
刘延庆此言一出,刘光世和刘光国都反对。
刘光世道:“父亲,我等与江南东路的世家豪强已经结下血仇,贸然和张浚讲和,放过那些世家豪强,岂不是置身与豺狼虎豹的环视中,子才的担忧固然有道理,但歼灭刘子羽和世家豪强必须做,先把刘子羽等人围杀,回头再和张浚讲和也不迟。”
王彦瞥了刘光世一眼,这位刘二爷的脑子倒是不笨,换做他设身处地也会这般杀伐果断,让赵桓和张浚吃个哑巴亏,断定张浚不想开战而漫天要价,最少由国公而郡王跑不了。
可惜他是间谍是卧底,岂能让刘光世如愿,不过没等他说,刘光国先开了口。
“爹,张浚据说才智过人,会不会给我们下套啊?万一张浚稳住我们,再从他处调兵,与刘子羽里应外合怎么办?”
刘延庆沉思片刻,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他器重王彦不假,但比刘光世更果决。
“张浚写这封信是劝和,子才刚刚分析的也没错,所以能不打暂时先不打,否则不但会落入腹背受敌的局面,江北的信安军也来凑热闹,江南东路就保不住了,至于光国所虑倒是好办,我们请张浚前来一会,且看张浚有没有那个胆量,只要他敢来,我们父子实据江南东路便成定局。”
第九八七章 以身犯险()
刘光世和刘光国同时摇头,觉得张浚不敢来,这不是胆子大小的问题。
进了他们刘家父子的大营,便由不得张浚做主,捏扁了还是揉圆了得看他们刘家父子的脸色,只要张浚还有一点脑子就会找个借口回绝。
王彦心下一松,本来还想发挥点作用,没想到刘延庆自己做出了他想要的决定。
张浚敢不敢来他不知道,但有同为金牌间谍的那位,相信计划不会偏离轨道。
张浚是一百个不想看到江南东路燃起战火,正如王彦所想的那样,两浙路刚刚恢复一口元气,杭州府还破破烂烂呢!
再把江宁府这块膏腴之地焚毁,杭州府的朝廷吃什么喝什么?朝臣大员都去海里江里摸鱼儿?
但张浚借大势给予刘延庆父子压力,也显示出了极大的魄力和胆略,等他接到刘延庆的回书,彻底放下心来对张俊说道:“伯英,此事看来没有反复了,只要刘延庆不打就是最好的结果。”
张俊欲言又止,张浚手捋须冉道:“伯英有什么想说的尽管直言。”
“相爷以身犯险,止戈是题中应有之意,但今日不打,明日不打,终有一日还是要打,那时候刘家父子占据江南东路膏腴之地,胜负可就难说了,为患也更大。”
张浚想起临来江南之前张伯英的计策,心里有点犹豫不决,张俊急忙进言道:“相爷,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灭杀了刘家父子,不但可以安定江南地方,还可得精锐数万,相爷三思啊!”
“真的有把握?”张浚先前答应张伯英的计划,是想以大势和自己的威望让刘延庆屈从,化解刀兵之祸,所以到了薛店镇才想变卦,此时被张伯英一再撺掇,心思又活泛起来。
张俊用力点头,“相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要相爷按照某的计划行事,剪除刘家父子轻而易举,即便事败,某也有信心护着相爷杀出重围。”
刘子羽与刘延庆父子对峙多日,军中物资充沛,又有世家豪强不时资助,打消耗战无所畏惧,但面对三路夹攻,仅有八千余兵马,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两败俱伤。
一鼓作气之后必然士气衰竭,刘子羽也好,刘延庆父子也罢,当局面变成了相持,拖的越久双方就越不愿意再以死相拼。
就是在这种局势下,张浚以朝廷宰相的身份前来调解刘子羽和刘家父子的矛盾,算是给了一个颇为体面的台阶。
刘延庆主动退兵十里,但仍旧隐隐围堵住刘子羽的去路,并且刘光世的人马也遥遥和张浚带来的兵马对峙,显然谁都不放心谁。
拉开阵势之后刘延庆主动现身相邀,请张浚入城一会,张浚当真胆气过人,只带着张俊等百骑入城。
刘子羽得知张浚亲自前来,本想阻止却晚了一步,眼看着张浚进城,暗自发狠道:“若是相公有个闪失差错,必叫刘延庆全家陪葬。”
刘延庆与张浚见过一面,看着这位紫岩先生,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半年时间不到便跻身宰执相位,还把赵桓抢了去,心里恨不得一刀把张浚劈死泄恨。
但这样的想法也只能想想而已,赵桓已经丢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玩不成,杀了张浚还有旁人,再想像李茂那样软禁赵佶,让赵佶做傀儡这样的好事今后再也遇不到了。
张浚表现的光明磊落,拱手为礼道:“荣国公有礼了。”
他虽然是宰执,但执掌的是权柄,爵位倒是不如刘延庆,先执礼也在情理之中。
刘延庆哈哈一笑,拱手还礼道:“当年京城一晤,一别已是多年,紫岩先生风采依旧,着实令刘某羡慕,紫岩先生里面请。”
城池不大,只比县城宽阔些,城墙还不到半丈,刘延庆选在这里见张浚也是经过多方考虑,真的选个固若金汤的城池把张浚吓的不敢进城,骑虎难下之势继续?
刘延庆又把长子刘光国,谋士王彦介绍给张浚,至于刘光世则领兵在外防备刘子羽和张浚的人马。
张浚身边皆是士卒也无需介绍,迈步朝城内走去,一身士卒打扮的张俊目不斜视,只是手一直攥着刀把,以防变生肘腋。
刘延庆一面命人准备酒宴,一边和张浚打着哈哈笑,张浚既然以宰相之身前来,怎么切入话题自然以张浚为主,他随后才好漫天要价。
张浚不愧是进士出身,出口成章,一顿之乎者也把刘延庆搞的有点懵,但总算把大概意思听明白了。
张浚,也就是朝廷,或者说赵桓责备刘延庆压榨地方导致民乱,刘延庆应该担负什么责任等等。
刘光国险些蹦起来给张浚一刀,只觉得眼前的小老头份外讨厌,脑袋最好割下来,嘴巴自然就不用再啰嗦了。
刘延庆狠狠瞪了刘光国一眼,他虽然是大老粗出身,但多年以来早就历练的一身本事,张浚看似问责,实际上话还没说完呢!
如果只是一味的责备刘延庆,那张浚岂不是活腻歪了来送死的?所以刘延庆耐着心思继续听。
张浚果然在责备过刘延庆后话锋一转,讲了讲朝廷现在的难处,钟相东进的威胁,最后当然是期待刘延庆能保境安民,剿灭乱贼云云。
至于刘延庆和刘子羽的矛盾,张浚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各打五十大板,将刘子羽调离江南东路。
这样一来,刘延庆不但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张浚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无异于告诉刘延庆,江南东路还是你们的,朝廷不会再插手。
刘延庆不由得心花怒放,微微颔首,心想怪不得张浚敢来,也不怕以身犯险。
许诺了这么多的好处,他再一刀把张浚宰了,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张浚这番话的确把刘延庆给稳住了,眼角的余光瞥了身侧站着的张俊一眼。
张俊也是会演戏,急忙劝阻道:“相爷,许了荣国公如此多好处,回头怎么向官家交代?江宁府的世家豪强又岂会善罢甘休?”
刘延庆眨巴眨巴双眼,看张浚的眼神立即不善,合着这些都是现编的?诸多许诺还没得到赵桓的承认?
第九八八章 真卧底()
张浚苦笑一声,“荣国公,江南东路的事情发生的过于仓促,但本官临来之前已经问过官家,荣国公但有所求,朝廷无不应允,当然了,荣国公如果得寸进尺,本官就只能给荣国公一颗首级便是。”
刘延庆面色稍微缓和,心说这还像是一句人话,只要紫岩先生张浚在他手里,赵桓那边八成会答应他不太过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