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臣-第5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茂仍旧做傀儡的样子,全部事务皆有杜壆应付,但李茂必须居中而坐扮演招牌。

    看到耿南仲,李茂等人皆是一愣,没想到朝廷“临阵换将”,来的不是欧阳珣和李纲。

    耿南仲晓得自己的项上人头能否保住,李茂的态度至关重要,因此一见面便是拜年话,“可喜可贺,李相公还不快快接旨更待何时?”

    耿南仲一边说还一边朝李茂挤眉弄眼。

    杜壆冷眼瞥了瞥耿南仲,走到李茂和耿南仲中间,一伸手把圣旨夺在手里抖开观瞧,将武将的嚣张跋扈表现到极致。

    耿南仲可是一点脾气不敢有,随时关注着杜壆的脸色。

    杜壆看完之后哈哈大笑,把圣旨给其他武将传阅,回头对李茂说道:“还不错,朝廷看来没有忘记我等的苦劳,更是加封相公为辽王殿下。”

    李茂颇感意外,他判断赵桓等人即使顾及赵氏天下,不加封他为赵王,也应该加封燕王之类,弄了个辽王的封号,明显不伦不类啊!

    李茂给杜壆一使眼色,杜壆心领神会,知道李茂暂时不会答应的如此痛快,自然要上第二套方案。

    杜壆身边的一员虎将突然呼喝一声,“不对吧!李相公封王不是应该吗?但还有人应该封王啊!”

    “汤隆,你聒噪什么?”另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刘唐呵斥着汤隆。

    汤隆撇嘴道:“我就是实话实说而已,童太傅当年在西北的时候对我们西军上下皆有恩情,带着我们打了不少胜仗,这次伐辽童太傅还是主帅,相公都封王了,怎么能落下童太傅?”

    几个出身西军的将领大声附和,纷纷替童贯抱打不平,顿时把耿南仲架了起来,不知道如何回答。

    因为童贯这件事他们都没有考虑过,现在怕是被白时中给抄家了吧?

    汤隆咋呼几句,直接动了真格的,也不鸟杜壆等人,招呼身边的将领口口声声要去攻下京城,给童太傅讨个公道。

    耿南仲急忙劝阻,“诸位将军且慢,此事是我考虑不周,我这就回去与官家商量,必然会给童太傅一个公道。”

    汤隆的演技不过关,只能本色演出,一挥手就在耿南仲的脸上抽了一巴掌,把耿南仲抽的眼珠子乱转,金星直冒,险些当场昏厥过去。

    杜壆咳嗽一声,眼神阻止了汤隆继续下手,第二套方案可不是这么演的,真把耿南仲打死,事情就不好办了。

    吴用等人拉开汤隆,刘唐,但嘴巴没有闲着,除了给童贯讨要王爵之外,还七嘴八舌的叨咕朝廷的不是。

    什么燕云十六州本来就是我们打下来的,北地五州原本也是李相公的治下,合着朝廷除了给个空头王爷,一毛不拔啊!

    更让信安军将领“气愤”的是朝廷竟然只打算给五十万贯银钱,和他们索要的相差甚远,而且官职爵位也没落实,反正就是挑毛病呗!

    耿南仲听的耳朵嗡嗡响,但是大概意思明白了,首先李茂本人对被加封为辽王没有不满,是那些武将丘八不要脸。

    其次是对五十万贯银钱不接受,认为银钱太少不够分,再者还把童贯给牵扯了出来。

    这一点在耿南仲意料之外,但貌似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信安军中不少将领出身西军,跟童贯有些香火情,替童贯说话很正常。

    最最让人无法反驳的是童贯是伐辽的主帅,李茂都封王了,怎么能落下童贯,那不是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吗!

    乱糟糟的话语中,耿南仲还听出了个大概,信安军武将除了要大名府以北的地方,还要河东的一部分州府,京东路的部分地方,这些都是“硬性指标”,没有商量的余地。

    在一片滚蛋声中,耿南仲被赶出了信安军大营,带着宣旨太监灰溜溜的返回京城。

    耿南仲走后,信安军大帐内一片欢声笑语,将朝廷大员玩弄于股掌之间,呼来喝去还抽耳光,这滋味真是酸爽无比,比喝冰镇酸梅汤还爽利。

    吴用指着大帐内悬挂的地图,“相公不对,现在应该称呼相公为辽王殿下了,殿下,朝廷不给燕赵之王的名头,反而以辽国国号册封殿下,这是慷他人之慨啊!”

    杜壆瞥了瞥地图,“封相公什么王爵是次要的,真正的实惠才重要,大名府以北,河东的几个州府,特别是挨着大同府附近的地方,必须要和北地五州连成一片,海外有飞地那是特殊情况,在陆地上不能发生这种状况。”

    其他人一反刚才的无理取闹,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最后一致认为除了大名府,必须把京东路的几个州府讨要到手。

    那时候便可东西连成一线,将李茂这个辽王的封地扩大一圈,有利于信安军的防御。

    李茂和信安军文武商议的时候,耿南仲肿着半边脸也回到了金銮殿,把包括赵桓在内的所有人吓了一跳。

    耿南仲脸上肿胀没法消除,但也无碍他给赵桓报喜不报忧,“陛下,李茂本人对加封他为辽王并无异议,但是那些武将丘八欺人太甚,五十万贯的劳军银钱不够,非要三百万贯不可,另外还提出了一个更加过分的要求,几个西军出身的信安军将领,还要加封童贯为王,否则就要攻城。”

    赵桓愣住了,李邦彦心思转的快,急忙开口道:“陛下,快快去给白时中下旨,不要怠慢了童太傅。”

    童贯和西军将领有着深厚的交情,这一点是赵桓等人疏忽了,而且信安军的武将们说的也没错,童贯才是北伐主帅,连李茂都封王了,童贯如果不封王说不过去。

    耿南仲又把杜壆等人的胡乱言语自己提炼了一下,讲明了信安军对封地的质疑,除了燕云旧地之外,还索要大名府以北,河东路和京东路的一些州府等等。

    信安军的态度如此强硬,赵桓心中不痛快,慷他人之慨就算了,原本就不在大宋的版图之内。

    但索要大名府一线以北的州府,那等于在大宋江山上割掉一块肉,疼啊!

第七九七章 本王() 
李邦彦安慰赵桓,“陛下,虽然大名府以北也算富庶,但除了大名府,河间府和太原府之外,都是苦寒贫瘠之地,给了他们也不打紧,将来必有收复回来的时候,再说李茂的信安军灭了西夏,开疆拓土三千里,怎么也抵消了这部分损失,当务之急还是稳住他们,让他们退兵啊!”

    徐处仁,赵野,唐恪等人纷纷附和,就在这个时候,众人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声响,随后不久有太监来报,城外的信安军又开始放炮仗了。

    李邦彦咳嗽一声,“陛下,全都答应了他们便是,只要信安军退兵,陛下稳定住局面,将来总有连本带利讨回来的时候。”

    赵桓迟疑不定,前来通报城外情势的太监隔一会一报,此时已经开始架设云梯了。

    赵桓双眼一闭,“准奏,李卿家,耿卿家拟旨,全都答应他们,不管他们再提任何要求都答应,三天之内必须退兵。”

    李邦彦和耿南仲得了赵桓的全权授权,割地求和避免不了,银钱也给到三百万贯之巨。

    耿南仲突然想起以前王黼针对李茂的阴招,索性也附带上了,至于童贯,封亲王有点说不过去。

    他和李邦彦以商量,给了童贯一个广阳郡王的封号,算是千百年来的独一份殊荣。

    李邦彦去童贯府上宣旨,耿南仲再次出城拜会辽王李茂,这一次信安军说什么他就答应什么,当着信安军武将的面,把这些诉求都写在了圣旨上,反正玉玺已经加盖好了。

    就这样,由吴用杜壆等人和耿南仲一起草拟的圣旨二次出炉,无非是歌功颂德彰显李茂的功绩,收复燕云十六州是大功。

    除了加封李茂为辽王之外,还把顺德帝姬赵缨络下嫁给李茂,借此来笼络李茂,让李茂成为朝廷维系信安军武将的一根纽带,别动不动就带兵南下威胁京城的安危,李茂都成了大宋的驸马,怎么也得顾忌点脸面呀!

    李茂听到这一段眉头一皱,顿感杜壆等人胡闹,他怎么能娶赵缨络?

    但他现在是傀儡,属于被裹挟的那一类人,也不好当面反对免得穿帮刺激到赵桓君臣。

    耿南仲心说这次官家和朝廷可是下了血本,他说话的底气也足了,“李相公辽王殿下,诸位将军,朝廷已经仁至义尽,官家也堪称宅心仁厚,各位切莫再不着边际。”

    李茂给了杜壆一个眼神,杜壆哈哈大笑道:“这就对了嘛!官家讲道理,我们也不能坏了规矩,你且回去告诉官家,我们这几天就会退兵,至于为何如此,你应该明白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