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清照懒得和李茂计较这些事,不管有没有私情,漂泊在外的李茂高兴就好,再说总是没有那种生活,男人也很苦闷啊!
“别再往家里添人就行了,快吃饭,吃完了我们继续研究一下灰吹法的具体步骤,石见银山的矿石有吗?今晚必须检测出含银量,别忙活了一阵空欢喜一场。”
李茂见李清照真的不像吃飞醋生气的样子,稍微放心道:“这一点清照无须担心,我看过当地人粗略提炼的银矿石和银铅合金,自己也动手提炼了一次,不论是储量还是含银量都非常可观。”
李茂总不能说石见银山的储量和产银量曾经位列世界前三,只能把对银山的了解推到当地人身上。
李清照是那种说干就干的实干家类型,吃饱喝足后挑灯夜战,在国衙后院开始用实验室的方法提炼银矿石。
尽管李茂说已经做过一次,但李清照更相信自己亲眼亲手得到的结果,嗯!相公说那叫数据。
灰吹法在唐代之前就有使用的记载,李清照则根据近半年来的实践加以改进。
李茂再次看到了一丝不苟的俏佳人,亲力亲为的记载着矿石的体积,重量,将均匀粉碎过的矿石放到火炉中。
这第一炉使用的是木炭,主要是为了烧结矿石使之成为礁石样的团块,第二炉才使用煤炭。
因为木炭和煤炭的最高温度不同,这也是李清照提醒李茂开采银矿提炼时要注意的事项。
随着礁石团置入,铅银融化在了一起,但银和铅的熔点和沸点不一样,在大型鼓风机的吹动下,炉子里的温度急剧上升,并且发生氧化反应,铅变成了氧化铅下沉,等降温后冷凝就会得到粗银,这种金属块就是银钱合金。
接下来把银铅合金放到熔炉内,加大煤炭的用量和鼓风机的力度,将铅完全的汽化,剩下的就是提纯后的银子。
这种灰吹法不但可以使用在银矿石的提纯,也可以使银金分离。
李茂看着李清照轻车熟路的完成整个实验,让工匠称重得到银子,然后又在纸上写写画画,最终交给了李茂一份非常详实的实验数据。
“两石矿石得银七两?”李茂惊讶李清照实验的严谨,更惊讶石见银矿的品位之高。
大概估算一下开采的力度,一年下来信安军可以得到两百万两白银,再铸造成银元绝对超过两百万元,而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大,产量还会大幅度提升,达到年产一百吨不是问题。
李清照摇摇头,“实验室这样提炼,肯定过于精细,大规模开采的话,每石矿石的含银量不会这么高,能达到每石五两就不低了,当然也可以先行粉碎矿石挑选精矿,那样差不多能达到每石六两的程度。”
李茂见时辰都快到半夜了,把实验数据揣到怀里,“你呀!凡事不要这样亲力亲为,不但有危险,对身体还有害处。”
李茂刚才看到整个灰吹法的过程,特别是让铅汽化的阶段,对人的身体危害很大,他可不想李清照因此得病,这些脏活累活都交给倭人高丽人去做就好。
第七一九章 北渡合击()
李清照一紧鼻子,“还说我呢!你也瘦了,看起来很憔悴,现在整天里和军汉们厮混,哪还有一点状元郎的样子。”
李茂讪笑,他这个状元郎根本就是个水货,真材实料虽然有,但天赋照比李清照都不如,而且现在也习惯了,再说他没有风花雪月的本钱,一直都在挣命啊!
“圣贤之书,看过懂了也就算了,古人不也告诉我们,凌烟阁上,若个书生万户侯嘛!”
李清照是李茂身边最懂他的人,尤其亲自参与到信安军主导的各方面变革中,感受更为真切。
“凌云说的也对,写写文章,听听曲子,那也得有资本才行,不过文章还是不能放下,在我心目中凌云一直都是儒帅,和上阵厮杀的汉子终究不同。”
李茂在李清照的脸颊上捏了一下,“我家夫人的要求还挺高,那我还得努力呀!”
李茂一直很努力,这一点在开发石见银山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有了李清照提供的开采方案,石见三国境内,乃至周边的几个令制国,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总共投入到矿山开采中的人力达到了三万人。
弄出如此大的动静,不管是白河法皇还是摄关家藤原氏都无法视如不见。
因为人口就那么多,都跑去挖矿了,土地谁种?没有粮食怎么养活地方贵族和豪强?而处在这个金字塔顶端的法皇和摄政关白吃什么?
李茂知道不在倭国显示一下信安军的战斗力,想要安安静静的挖矿炼银是奢望,因此一直在为这方面做准备。
可是直到五月中旬,多多良红熙才收到确切的消息,藤原氏纠集了近五千地方贵族和武士,以藤原忠通为首,准备进攻石见银山。
另外还有得到白河法皇支持的新兴武士集团的平氏,源氏集结了近千战船,近万人马,同时向石见三国用兵。
李茂身后挂着倭国疆域地图,手里的树枝点着地图,“这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啊!藤原氏和白河法皇水陆并进,近千战船从濑户内海方向登陆,藤原忠通则从出云国内陆方向进兵,看来我们想六月返回北地五州的计划只能搁浅。”
危昭德站起来说道:“我们现在有两艘风帆战列舰通过下关在濑户内海,可以通过周防国陆路进行补给,但是面对近千艘战船,力有不逮,因此水师只能协同作战。”
信安军已经见识过倭国的战船,大抵和高丽国的战船差不多,但是数量太多了。
俗话说蚁多咬死象,风帆战列舰的战斗力再强,也无法同时对付近千战船,只能以速度和火力牵制为主。
卢俊义接着说道:“信安军在石见银山的兵力还不到一千五百人,地形又不利于骑兵作战,如果两个方向同时来袭一万五千人,信安军顶不住。”
种江皱着眉头道:“火器营这边也不容乐观,虽然已经找到了不少原料,但大规模制备火药的条件还不成熟,半个月内,火器营只能提供三千斤火药。”
多多良红熙已经被绑在了鸟羽上皇,准确的说是信安军的战车上,声音柔柔道:“多多良氏可以出五百武士,这是多多良氏的全部力量了。”
李茂放下手里的树枝,看了一圈道:“我还没有说完,你们一个个就开始提困难了,还不如红熙有底气,敢于投入全部的力量。”
多多良红熙面色微红,她可不是有底气,她现在虚的很,可多多良氏已经和信安军捆绑在一起,她想回头转向白河法皇或者藤原氏效忠,那两边肯定第一个把她砍了脑袋祭旗。
“困难都看得见,不就是兵力不足吗!而且风帆战列舰也无法同时应付千艘战船,那么先放弃海上的优势”
李清照第一次参加信安军的战前会议,而且第一次打断了正在发言的李茂,“相公,海战信安军水师未必会输,我忘记告诉相公,来倭国的时候,海船上还带着不少猛火油,打仗我不懂,但数万斤猛火油再配合四艘风帆战列舰,对付寻常海船应该不是问题。”
猛火油经过李清照和诸多工匠的粗加工,已经可以做到浮水而燃,比信安军目前使用的燃烧弹威力更大。
这是意外之喜,但李茂和吴用对视了一眼,决定还是放弃在海上和平氏,源氏的武士作战。
“我和吴用考虑过,风险最小的战法是逐一击破,根据红熙提供的情报,白河法皇现在占据一定的优势,对摄关家藤原氏的打压尤为严重,藤原忠实已经被迫下台,那么我们就先拿藤原氏开刀,只要一场小胜,藤原氏必然不敢冒进,反而会选择作壁上观,看信安军和白河法皇激战,坐收渔人之利,趁着藤原氏观望之际,再调头回击平氏和源氏的武士集团。”
卢俊义反驳道:“相公,我军在倭国只有一千五百步骑,就算加上战舰上的人马,也不到四千人,倭人武士的战斗力虽然弱,可毕竟是五六千,近万人马,逐一击破的战法不可行。”
刘唐一向不怕乱子大,但这次倾向于卢俊义的判断,信安军兵力过少是实际情况,又在石见银山搭好了架子,万一失利损失不是一点半点,弄不好一年的辛苦都得打水漂。
“相公,从高丽国调兵吧!党项人应该安顿了下来,抽调两万人马,必定可以扫平倭人的武力,既然开战不可避免,那就一棒子把倭人打趴下。”
李茂不是不想调兵,而是时间来不及,而且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