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臣-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不得李茂有丝毫的马虎,不论是野史还是正史记载,方腊起义动摇了北宋的根基伤了北宋的元气。

    方腊麾下亦是人才济济,有谋士,有猛将,他如果轻敌,难保不落个宋江平方腊的下场,惨胜之下损失战将二三十个,那可不是李茂想接受的结果。

    韩世忠催马来到李茂身边,“相公,发兵仓促,轻装南下,军中的口粮不多,难以抵达江宁府补给。”

    “前方就是庐州,就地筹粮吧!”

    李茂身为客军,地方有义务筹备粮草给大军进食,而且庐州又是大州,怎么也不会差五千人马的嚼货。

第四九二章三不管曾头市() 
五千铁骑临近庐州,庐州知府汪士钊得到禀报吓了一跳。

    他和其他地方文官一样,对客军像是防贼一样防备着,害怕信安军铁骑进城,主动带着通判出城迎接,只盼着能快点把客军打发走。

    哪曾想汪士钊慢了一步,等他穿戴整齐刚走出衙门口,就被信安军诸将给堵住了。

    时间不长,五千铁骑悉数进城,引来周边百姓看热闹围观。

    信安铁骑的装备堪称大宋之最,无论是军将的披挂,还是高头大马,尖锐的长枪,明晃晃的马刀,对庐州百姓来说非常新奇,觉得和平时见到的禁军厢军大不一样。

    如果不是旗帜认得,百姓都觉得不像是大宋的兵马,毕竟组成信安铁骑的超过三分之二都是唃厮啰人和党项人。

    哪怕留着和汉人一样的发髻,穿着一样的衣衫,面貌终归有明显的差异。

    汪士钊惊魂未定,望着在他看来面目可憎的军兵将校,脸上强行挤出一抹笑容。

    “不知是何处兵马,主将为何人?本官庐州知府汪士钊在此,还请上前一见。”

    汪士钊作为四品黄堂,一州郡守,自身很有优越感,面对军指挥使以上的武将,也自诩能压对方一头,免得客军客串贼匪把他治下的庐州给搞的乌烟瘴气。

    随着汪士钊话音一落,一匹骏马踏踏来到衙门口。

    端坐马上的李茂没有下来,沉声道:“本官乃是龙图阁直学士,北地五州经略使,奉官家手谕,枢密院令,南下两浙路剿匪,你便是庐州知府?马上准备粮草饮水,不得有误。”

    汪士钊还想装一把大盘鸡,没想到一脚踢到了铁板,对武将他基本上是用鼻孔看人,但李茂自报家门把他的傲气给打落尘埃。

    “下官正是庐州知府汪士钊,不知上官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李大人入府歇息,至于钱粮饮水,待下官”

    李茂打断汪士钊的话,“前方战事容不得片刻耽搁,一切从简,汪知府马上准备即可,其他一切都免了。”

    汪士钊看着街面上整齐的骑兵,不知道具体的人数,但也清楚答对这些兵马,钱粮不是小数目。

    “李大人有所不知,今日正恰逢收缴秋粮,钱粮账册不甚清晰,待下官核查账目之后,定会拨付钱粮供大军就食。”

    李茂哪有时间跟汪士钊扯皮,信安铁骑还需要星夜兼程赶赴江宁府呢!

    “鲁达,带兵直接封了庐州府库,一应所需之物自行搬取。”

    鲁达的伤势已经痊愈,眉骨上方的白色疤痕让他多了几分凶厉之气,听了李茂的吩咐,二话不说带兵闯进知府衙门。

    汪士钊见李茂不按规矩办事,也是有些急了,“李大人,使不得,下官敬尔等是客军,自会筹集粮草供大军过境,岂有明抢的道理?”

    汪士钊不是个清官,收缴秋粮是他捞外快的大头,账目现在没有作假明白,还有许多狗屁倒灶的事情没处理干净首尾,被军兵乱哄哄的一抢,他这一年岂不是白忙乎了?

    李茂对地方官的捞钱门道知道的太清楚了,秋粮收缴上下其手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再加上军情紧急,他也懒得和汪士钊扯皮,吩咐身后的雷横。

    “汪知府有点累了,搀汪知府下去歇息,筹集粮草就不用汪知府动手了。”

    雷横嘴角抿着笑,带着邹润一起上前架住了汪士钊的胳膊,导致汪士钊双脚离地,不由自主的被驾着退到一旁。

    鲁达搜出了庐州府的钱粮账册,李茂一看就瞧出猫腻不少,再也不跟汪士钊客气。

    下令取走庐州府库三分之二的存粮和银钱,留点给汪士钊过年,已经算是他大度了。

    李茂在庐州抢光了知府汪士钊近乎全部身家,北地五州也在做差不多的勾当,不过是先礼后兵而已。

    曾孝序穿着太中大夫的官服,身边马上坐着孙定和刘敏,卢俊义带着一千信安铁骑就在后面不远处。

    “这曾头市倒是个好地方,地处平原,又距离海岸不远,不但旱涝保收还有集市之利,怪不得二十年间便发展成为一座堪比县城的大镇。”曾孝序一路走来,看着除了没有城墙,俨然如大城的曾头市发出这样的感慨。

    孙定深以为然,“这个曾大人的本家曾弄,还是有点本事的,年轻的时候从辽东贩卖人参到大宋境内,本就是暴利,多年下来又购买田产土地,好比武大做生意,滚雪球般越做越大,不可小觑呀!”

    刘敏手搭凉棚观瞧,呵呵笑道:“何止不可小觑,两位仔细看,这曾头市虽然没有城墙,但沟壑纵横,寨堡互为犄角,地下想必也有暗道,若是扯旗造反,易守难攻啊!”

    孙定哈哈笑道:“你这是现身说法,以自身为例呀!还别说,智伯的眼光就是毒辣,这是一块宝地。”

    一行人指指点点的抵近曾头市,在外放哨巡逻的庄丁早就发现飞奔回去禀报。

    听说有官军前来,曾家的当家人曾弄没有太过在意,猜测可能是客军过境。

    对付这种事早有经验,无非是酒肉伺候,临别时再给军将赠送些银钱而已。

    出的门来正好遇见曾孝序等人,曾弄上前施礼道:“草民曾弄见过诸位上官。”

    曾弄不怕花钱,但也得知道银钱打点了哪路神仙啊!

    曾孝序端坐马上,打量着眼前看似苍老,实则身子骨硬朗,一身锦衣华服的曾弄,答非所问道:“你便是曾头市的庄主?”

    曾弄点头称是,“草民正是曾家庄的庄主,诸位大人远道而来,还请入庄歇息,小老儿早已备好酒菜。”

    曾弄二十年间赚下偌大家业,眼力劲十足,一看曾孝序等人身上官服的颜色,就知道不是小庙的野菩萨。

    心里直哎哟,今天怕是要大大出血一回,没有五百两银子打底儿送不走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蛀虫。

    曾孝序摆手道:“不必如此麻烦,今次来曾头市有公务在身,你既然是曾家庄的庄主,那便把曾家庄的田亩地契拿出来让本官过目,另有人会丈量曾头市的田亩,若是两下核对无误,自然没有你的事儿,缴纳钱粮赋税即可,如若出现差错,自有别的章程等着你。”

第四九三章打秋风() 
曾弄愣了愣,清查地契?丈量田亩?这是什么由头?心下狐疑的他问道:“小老儿疏忽了,还不知几位大人是哪个路府的官人儿?”

    曾家庄曾头市,位于三不管的地带,但也可以说三边都能管。

    曾弄觉得还是先搞明白官人来路再说,官面上他也不是没有关系呢!

    如果是滨州府,曾弄和滨州通判有过银钱往来,喂熟了的,凌州更是曾头市的一大财源地,从辽东贩卖的人参大多途径凌州销售到青州等地,他和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也有交情。

    至于棣州,两个临近曾头市的县域知县更是曾家庄的座上客。

    结果都不是,曾孝序自报家门,“本官乃北地五州经略府通判,奉我家经略使之命彻查田产土地,清剿历年亏欠的赋税。”

    曾弄眨巴眨巴眼睛,北地五州经略府,这是什么衙门?怎么没有听说过?

    不过曾孝序的来意他明白了,这是要查实曾家庄的身家,还要收缴税赋,说白了就是想割肉呗!

    曾弄心下冷笑,不知道缘何被所谓五州经略府给盯上了,但曾家庄可是一块滚刀肉。

    想割肉还得看刀子够不够锋利,崩掉刀锋卷了刃,可不怪自己。

    曾弄近年来将万贯家财全部用来购买土地田产,方圆二百里几乎皆是曾家的产业。

    但曾弄人老成精,早就防着官府查税这一手,因此手里有一大摞的地契,基本都分摊在租种土地的佃户身上,俗称两套地皮一个主人,这是大地主少交乃至不交税赋的惯用手法。

    曾弄深知竭泽而渔不可取,所以凡是租种曾家田产的佃户,每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