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臣-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价值三十余万贯,范权积家累世果然豪富,一旦风云有变,范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据地称王也不算夸张啊!”

    “大郎也说积家累世,没有几十年的积攒,哪来如此大的家业,有这三十余万贯,信安军一年之内不缺钱粮,大郎的很多想法可以从容实施。”

    李茂起身来到墙边,伸手拉开了布幔,露出的是一张山川地理图。

    “千头万绪,倒是不知道从何处开始,放眼所见大好河山,换我来主宰,能做的更好吗?”

    孙定听着李茂毫不避讳的抱负,或者说反贼之心,非但没有惊讶,反而激动的浑身颤了颤。

    “远如隋唐,近如五代,算上赵家天子,哪个能称得上得国正位?

    或外戚擅专得国,或权臣以下犯上,令人最为齿冷的就是赵家了。

    若不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母,以周世宗柴荣的韬略才干,早就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李茂见孙定意气风发,对赵家怨气颇重,失笑道:“也不是像哥哥说的那么不堪,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封建王朝的周期律。

    即便没有赵匡胤黄袍加身,也有其他人趁势而起,或许做的还未必赶得上宋太祖呢!”

    孙定觉得李茂把话题扯远了。

    “大郎,古往今来问鼎之路不外乎那么几条,或揭竿而起于草莽,如刘邦,或权臣篡国,如杨坚,赵匡胤,顾忌太多最终落个曹魏武的下场,给子孙谋三分天下,岂不是太遗憾了。”

    “以史为鉴固然好,但来时的路,不是这样啊!”

    李茂最大的秘密无法对人坦白,模棱两可的说了这么一句。

    想想后世的种种,比照眼前,难免会迷茫生出不适感,反骨,不是那么好生长的。

    尤其是有宋一代,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对外软弱,对内强硬,起兵谋反绝对不能成事。

    强悍如方腊席卷江南,不也被童贯率领的孱弱禁军给灭掉了吗!

    孙定看着面色迷惘的李茂,咳嗽一声道:“大郎如今经略州府,手中铁骑近万,看似少年得志风光无限,但实则浮沙聚塔。

    不论是赵宋官家,还是政事堂的宰辅们,只需一句话就能剥夺大郎的权柄。

    所以我希望大郎能走权臣之路,大郎年未及冠,以二十年时间遍历州郡,培植文武亲信,再以十年时间专擅中枢,三十年而有天下”

    三十年,那时候李茂还不到五十岁,不管是做王莽还是做赵匡胤,皆有充足的资本,这是孙定能想到的最稳妥的问鼎之路。

    三十年?

    李茂叹息一声,他连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啊!孙定的想法是好的,可惜孙定不知道未来的发展,面对的皆是地狱难度的对手。

    近的如女直金国,远的如横扫天下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三四十年过去,这天下早就变了样子啊!

    李茂的心有点乱,他的性格是被动型选手,无论是走科举之路为官,还是想掌控权力,皆是被各种压力导致的结果。

    让他真正谋划未来的出路,反倒犹豫不决起来。

    “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哥哥早点回去歇息吧!”李茂见孙定还想说什么,面带苦涩说道。

    后半夜,书房的门被推开,郑爱月提着食盒走进来。

    “老爷,喝些热汤吃点宵夜吧!这里刚入秋就比清河和京城冷呢!”

    郑爱月脚步突然一顿,只见李茂趴伏在桌案上竟然睡着了,她轻手轻脚的放下食盒拿起披风,慢慢的覆盖在李茂的背上。

    桌案上的纸张字迹凌乱,和李茂以往的笔迹大相径庭。

    有些字郑爱月都不认得,更别提还有外文和化学公式,还有某选集第五卷的若干精华等等。

    李茂在孙定离去后,一团乱麻的心思逐渐发散,想了很多很多。

    大到文明体系的对比,小到科技树上的一个节点,脑力消耗过于严重,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知道。

    但是这两年练武养成的身体反应几乎是本能,披风搭在背上就把他惊醒,睁开布满血丝的双眼看清楚是郑爱月。

    “爱月儿,什么时辰了?”李茂打了个呵欠问道,鼻子紧了紧嗅到了一股食物的香气。

    郑爱月把食盒打开,“已经过了三更天,我起夜看到书房的蜡烛还亮着,想着老爷还没安歇”

    “过来坐,我们一起吃。”李茂招呼郑爱月,对她向来不是对待仆婢的心态,更别说还有过肌肤之亲。

    郑爱月脸色微红,熟知李茂性格的她没有扭捏,一边陪着李茂吃宵夜一边说道:“老爷怎么没有去玉楼夫人房中?一晚上玉楼夫人坐卧不安,刚刚睡下不久呢!”

    “她呀!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以后再也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否则保不齐哪天惹出大祸,让大家跟着悔恨。”

    提起孟玉楼这件事,李茂又是心疼又是担惊受怕。

    如果孟玉楼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在他心上挖个窟窿,一辈子都不会愈合啊!

    郑爱月急忙帮衬孟玉楼,“玉楼夫人已经后悔,在内宅念叨自责了很久,老爷就不要再生气了,天亮之后老夫人带着内眷去送子观音庙上香,老爷一起去吧!”

第三零七章女科学家养成() 
“又去烧香拜佛?送子观音?”李茂一阵头大,头皮都麻酥酥的。

    郑爱月噗嗤一笑,嘴角溅了几点汤汁,随即被李茂抬手轻轻抹去,心儿一下子就酥了。

    一切尽在不言中,饭后消食的最佳运动跟着上演,再醒来时天色已经见亮。

    李茂看着酣睡在臂弯里娇小玲珑的郑爱月,心中暗忖真正送子的是自己啊!

    潘大娘安排的行程,李茂无法推脱,一家子十几口人在禁军的护送下前往送子观音庙。

    刚经历两次贼匪闹事,对李茂和经略府家眷的安危,谁也不敢放松警惕。

    看着一个两个神情虔诚的妻妾,李茂又愣神放空,思维接继上了昨晚的满腹心事。

    “大郎,我知道错了,不要责怪我好不好?我保证不会再有下次。”

    孟玉楼上香出来,双手抱着李茂的胳膊,眼巴巴的望着李茂说道。

    李茂略微使劲捏了捏孟玉楼的鼻子,孟玉楼鼻头都被捏红,发酸之下眼泪汪汪。

    “下不为例。”

    李茂看着快要哭出来的孟玉楼,再深说几句保证孟玉楼哭的稀里哗啦,到时候糟心的还不是自己?

    上香完毕,李茂又被潘大娘逮着一顿唐僧式的神唠叨,光耀门楣这一点李茂已经做到。

    但开枝散叶毫无起色,潘大娘土埋半截子的人了,能不着急才怪。

    更让潘大娘抑郁的是家里两个刚会走的孩子,一个是西门庆的闺女,一个是小桃红的闺女。

    看着两个模样俊俏瓷娃娃般的孩儿,她恨不得李茂生个十个八个,多子多福这种观念已经深入她的骨髓。

    可惜和李茂圆房的无论是孟玉楼还是郑爱月,肚皮没有一点动静,潘大娘都着急上火了。

    李茂借着公务繁忙的由头落荒而逃,不料被潘大娘硬塞到身边一个人。

    看着耳朵都红了的李清照,李茂就猜到潘大娘肯定督促她和吴月娘了。

    李清照和李茂很有共同语言,她不是面皮薄的女人,但潘大娘刚才的那些话有些露骨。

    未经人事的她听着脑袋都晕乎乎的,身体不可抑制的发烫。

    一马双骑,李茂看着逐渐热闹起来的城内,多是贩夫走卒。

    偶然能遇到几个身穿儒衫的读书人,不禁感叹道:“本地文华远不如京城,就连东平府的一半都不到。”

    李清照神奇的跟上了李茂跳跃的思维。

    “老爷不如在信安军建个书院,以老爷连中三元的声望,在士林中的号召力,邀请几个宿老大儒过来讲学轻而易举,用不了几年时间,信安军必定文风鼎盛。”

    “清照这个点子好,回头我仔细琢磨琢磨,朝廷废科举兴学校已成定局,若是本地多出几个太学生,我的面上也有光彩。”

    李清照的父亲是大学问家,曾经藏书万卷,她看过的书论车量,文化造诣即便是寻常进士也不如她。

    “老爷出身寒门,可寒门也是门第的一种,在魏晋时就有读书做官的资格,那些寻常百姓就不行了,一睁眼就为斗米愁,所以开办书院,当摒弃三教九流之别,有教无类方能教化一方。”

    李茂深以为然,虽然常说穷文富武,但贫寒家境想要读书,跨入士人阶层,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