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属下一定竭尽全力!”田尔耕一听,是急忙点头。
吴宇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对海东青道:“海道友,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你有什么事可以找田大人。”
听到此话,海东青冷冷的看了吴宇一眼,眼中的鄙夷之色是流露无遗。
吴宇老脸一红,这事他确实做得有些不对,但眼下他也没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事上。
吴宇不知道海东青想要找的是什么,但在吴宇看来,眼下大明的事才是大事,其余的都是小事。
“你走吧。”海东青转过头,不再看吴宇,冰冷的目光是望向了田尔耕。
看到海东青那冰冷的目光,吴宇不禁开始有些同情田尔耕起来。
他甚至在想,自己就这样把田尔耕卖了,是不是有些不够义气啊。
不过这个想法只在他脑中一闪而逝,他现在要忙的事还有很多,还是等自己以后有时间了再补偿田尔耕吧。
想到这里,吴宇不再迟疑,是急匆匆的走了。
他出门后,是直接朝英国公府走去。
吴宇刚回来时,就听到了张维贤与何融去世的消息。
对此他是悲痛不已,不过悲痛归悲痛,但眼下可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虽说他对那反贼一事有所怀疑,但眼下他没时间细究此事。
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而眼下能替他分忧的就只有崔成秀了。
所以他是直接找到了崔成秀。
对于崔成秀的醒来,吴宇是十分高兴的。
如今大明的事是一团乱麻,他根本就理不清头绪,也只有崔成秀能帮他了。
由于有玄虚子与木然子的帮助,崔成秀的伤势恢复极快,现在已经没什么大碍。
当吴宇见到崔成秀时,他正在看着一份奏折。
“国师。”见到吴宇走了进来,崔成秀连忙起身道。
“崔大人不必客气。”吴宇摆了摆手,随即是有些好奇道:“崔大人这是在看哪里的奏折?”
“哦,这是江南刚刚送来的。”崔成秀答道,随即他把奏折递给吴宇。
吴宇接过看了一眼,脸色立即就有些难看起来。
不过当他看到上官文与上官武这两个名字时,不由得是一愣,这两个名字怎么有些耳熟啊。
他仔细的想了想,却想不起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两个人。
“崔大人可有什么办法?”吴宇放下奏折直接问道。
眼下江南战事对他们不利,吴宇希望崔成秀能有好的办法挽救危局。
“这个……”崔成秀闻言却是有些犹豫。
“崔大人但说无妨,这里除了你我就没有其他的人。”吴宇沉声道。
崔成秀闻言脸色一松,随即他是整理了一下措辞道:“其实下官仔细研究过江南的情况,也从历朝历代中发现了一些农民起义的一些规律。”
“哦?”吴宇闻言神色一动,他是后世之人,自然知道这封建王朝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
表明上农民起义是因为自然灾害,和官府昏庸无道。
其实实质根本的问题是土地问题。
每一个王朝的兴亡史其实就是土地的兼并史。
每每到一个王朝的后期,土地高度集中,而普通百姓则家无寸瓦。
正所谓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说的就是这个。
吴宇知道归知道,可是想要改变这个问题,那是难如登天啊。
毕竟他眼下就是在封建社会,而他就站在大明皇室这边。
而大明皇室就是这天下最大的地主。
吴宇若是想要改革土地,恐怕大明皇室会第一个不同意。
所以吴宇迟迟不知道该怎么动手,而如今崔成秀提起了这事,立即是引起了他的兴趣。
“国师你看,上官两兄弟的口号中就有分地粮这条。足可见土地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崔成秀说道:“而想想历代的农民起义,口号中也都提到了土地的问题。可见土地的重要性。”
“而如今在江南,或者说大明各地,土地现在都已经集中在地主手中。这也是那些农民起义的原因。”
“那你想怎么做?”吴宇点头,是直接问道。
“破立。”崔成秀看着吴宇,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你的意思是……”吴宇一愣。
“既然如今大明各地的土地都在地主手上,而要是这些农民一日得不到土地,那就一日不会停止造反。与其我们到处救火,还不如主动撤退。”崔成秀答道。
“你想抛弃那些地主?放弃大明的土地?”吴宇心中一惊,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之色。
“必要的牺牲还是要的。”崔成秀苦笑道:“毕竟下官这样做,是为团结多数。”
第三百九十五章摊丁入亩()
“你知不知道这样做风险很大啊。”吴宇沉声道:“你这样做,那就必须要放弃大量的土地,那这样一来,我们的地盘就会变小。”
“而且大量土地的丢失,会让我们损失掉大量的赋税与劳动力。到时候我们哪来钱打战?哪来兵打战?”
“这个风险确实很大。”崔成秀点头:“下官已经计算好了,我们并不一下就撤出去,而是要缓缓撤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乱,不至于人心浮动。而且我们在撤退的同时,也要发起进攻。我们进攻的目的专门找那些最先被反贼所占领的地方。”
“那些被反贼最先占领的地方,地主基本死完了。剩下的就只有普通百姓,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最小的阻力下进行土地重新分配。还有。”
说道这里,崔成秀从一旁拿出一张地图,是摊开在吴宇面前。
“我这几日请教过玄仙师,让他指出了我大明设有大阵能抵抗仙师的城池。”
崔成秀指着地图道:“仙师请看,这里应天府、南昌府、荆州府、武昌府、广州府、开封府、贵阳府、济南府、西安府、成都府、云南府、太原府、保定府等等,一些大的城池皆有太祖皇帝时布置的大阵。”
“下官问过了,这些大阵的威力虽说不如京城与山海关的大阵,但阻挡一般的修者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只要我们把这些大阵打开,就可以阻拦住反贼。而到时候反贼攻不下大城,就只能转向那些小的城池以及农村。”
“而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毕竟土地都集中在农村。而且我们还可以以这些城池为据点,牵制并困住那些反贼。”
“这些城池虽说不多,但毕竟是集结了几乎一省的兵力与财力。而且以这些城池为点,可以串联起一条线,而那些反贼就在这些线之间,被线包围着,被那些城池包围着。”
“我们据点而守,防御力自然大增强,再也不用四处救火,压力自然小一些。所以我们的胜算也会大一些。”
崔成秀指着地图,是不断向吴宇解说着。
他是满脸亢奋,眼中是光芒闪烁,显然是兴奋无比。
而一旁的吴宇则是目瞪口呆。
这,这崔成秀说的这些为啥感觉好熟悉啊。
这不就是城市包围农村吗?
后世的一个……
吴宇想到这里,脸色变得有些怪异起来。
以城市包围农村,那不是找死吗?
正说得起劲的崔成秀见吴宇面色有些不对,不由得问道:“国师是认为有下官的计划有什么不妥吗?”
“额,确实有些不妥之处。”吴宇回过神来,是下意识的说道。
“还请国师指教。”崔成秀连忙道。
“崔大人,你这计划看上去很不错。但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放弃了农村,以及大量的土地人口,那要是那些反贼借机发展壮大起来怎么办?要知道,我们只能困守孤城,不能发展啊。”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崔成秀闻言立即是皱起了眉头。
吴宇说的不错,要是他们这样困守孤城,那迟早还是要被那些反贼攻破的。
其实吴宇刚刚说的那些,只是他在后世的一些历史书上看到的。
他只是顺口说了出来而已,但没想到还真的难住了崔成秀。
崔成秀立即抱着脑袋思索起来。
的确,吴宇刚才所说的问题确实不好解决。
与其说他们是以城池为据点,牵制反贼,还不如说他们被反贼困在了城池之中,是动弹不得。
而这样一来,他们就陷入了被动。
反贼就可以乘着这个时机不断发展壮大,而反观他们,困守孤城不说,根本就没有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