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毓圻点头称是,赶紧拉着自己的四弟到了正堂之中,吩咐了下人今日谁也不见,大摆宴席,要迎接自己的四弟回府。
四个人落座之后,孔毓昱便将这些年的经历慢慢道来,说道最惨的时候只有两个大男人带着一个孩子四处奔走,他的二哥和三哥也是唏嘘不已。
而这个时候孔毓圻突然张大了嘴巴:“要是这么说来,如今正在占据北京城的大明皇帝是你亲手抱大的?”
孔毓昱点了点头:“没错。”
孔毓圻想了想叹了口气:“四弟,你不该回来。”
其他两个兄弟全都愣住了:“大哥你怎么糊涂了呢,四弟回来这可是好事啊。”
孔毓圻慢慢站起身来:“你这次前来可是为那大明皇帝做说客来的?”
孔毓昱摆摆手:“大哥莫要担忧,咱们孔府历朝历代不许参与权力纷争,这是祖训,愚弟自幼也是读过的,怎么能做出这种不知轻重的事情来。”
孔毓圻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慢慢坐了下来:“那你又为何回来,既然你已经入朝为官,当与孔府断绝往来,咱们孔府从来只做衍圣公这等虚职,若是入朝为官可就落了下乘。”
“愚弟此次前来为的便是这山东六府的黎民百姓。”
孔毓圻倒是没有太着急,缓缓地说着:“你把话说清楚,怎么是为了这山东六府的百姓,若是说到底还是为了大明朝廷,吃了这顿饭,你便离开孔府吧。”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四章 绵延()
? 孔毓圻虽然看重兄弟之情,但是自从他坐上了这个位置,就不单单是这个家里的大哥了,而是孔府列祖列宗选出来的继任者,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关系到孔府的存亡,到如今孔府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若是毁在他的手中,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原谅自己。
所以当孔毓昱表明身份之后,他先把这丑话说在了前面,若是孔毓昱接着说下去怕是要伤了兄弟之情。
孔毓昱挠了挠头,都这么多年了,孔府的人一点改变都没有,在他们眼中最重要的始终是这殿里供奉的几尊神像,祖宗留下的几本典籍,真正的精神反而没人去守护。
年轻的时候孔毓昱便看不起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到了现在他发现他还是难以接受这种行为,不过要想说服已经继承了这个家族的大哥怕是还要费些功夫。
“大哥,我虽然在大明的朝廷任职,但是做事从来没有违背过祖宗的遗训,如今大明集结大军要与周朝在山东开战,战火一起便是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以孔府的地位肯定不会有人冒犯孔府,甚至全山东怕是就会剩下这块净土,但这就是你们想要的么?”
说着孔毓昱站起身来:“这大殿之**奉着先祖孔圣人的塑像,旁边供奉着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历代先贤塑像,他们这些人之中哪一个教过我们要冷眼旁观世间事,咱们孔府一千多年的繁华真的是发扬了先贤的精神,还是阉割了这个天下的血性?”
孔毓圻猛地一拍桌子:“休得胡说八道!”
旁边坐着的他的两个弟弟却是有些愧色,大家都不是傻子,以前能够挺着胸膛那是因为可以装糊涂,如今这层遮羞布被揭下来了,谁也不好意思厚着脸面再挺直胸膛。
孔毓昱撇撇嘴:“别人不知道,你们还不清楚么?咱们祖父当初被大明的皇帝加封太子太傅,享尽了殊荣,李自成那反贼还没赶到北京城,孔府的降书顺表已经递上去了,后来大清入了关,孔府又是低下了头,亲自把辫子剪了个一干二净,如今大明要复国了,难道不会跟我们算后账么?”
孔毓圻猛地站起身来将手边的茶杯摔在了地上:“够了!”
说着他伸手指着孔毓昱:“你以为列祖列宗都是傻子,想不明白你说得这些?你以为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傻子,想不明白孔府根本不会跟他们的国家共存亡?他们需要我们帮他们撑起这儒家的门面,所以谁都不会对咱们孔府动手!你连这些都想不明白还想来教训孔府,可笑至极!”
孔毓昱冷笑一声:“你们了解这大明皇帝么?”
“你说什么?”
“缅甸不过是顺应时势,咒水之难杀了几十个大臣还几百个士卒,咱们这位皇上亲自带着八百人出了国,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把缅甸的国都杀得血流成河,到现在缅甸还是战乱不断。自从大明光复以来,斩杀每到一处城池,凡是当年大明的臣子在清朝为官的,全都磔于市,最后还枭首示众!当初川蜀的那些清朝的大儒联手与他作对,被他斩杀了个一干二净,亭林先生顾炎武带人到了川蜀才改变了这个局面。别人确实不敢动手对付孔府,但是不包括陛下。”
孔毓圻冷笑一声:“他杀那些人不过是形势所迫,不得不杀人立威,无论是残暴的金人还是凶狠的蒙古人,当初都没有对衍圣公府动手,我就不信他有这个胆子,到时候大不了递上降书顺表,他也就顺着台阶下了,难不成还要跟我们算总账?”
孔毓昱叹了口气:“既然大哥执意如此,那愚弟在不多说一句,今日见过了母亲大人便离府而去,从此再与孔府无一丝瓜葛,将来闯了祸事也砸不到孔府头上,若是以后孔府要被清算,愚弟也绝不多说一句话。”
几兄弟的这顿饭可以说吃的憋屈,每个人都有心事,堪比同床异梦,早年的兄弟之情早就被眼前这不可逆转的形势消耗的一点不剩,孔毓昱拜见了母亲,在母亲床前侍奉了三日之后便离府而去。
听闻孔毓昱离开的消息,孔毓圻叹了口气,虽然他当初大发雷霆,但是心中也是颇有顾忌,早就听闻这大明皇帝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种年纪的人最难打交道,他们懒得权衡利弊,做事单凭一时意气,哪怕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若真是和孔府对上了,怕是也是一桩难事。
要知道这几十年山河破碎,神州陆沉,许多大儒已经不再把孔府奉为圣地,甚至不少在痛骂他们世受皇恩却不肯一身报国,完全与儒家的思想相违背,本来孔府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便是不闻不问,等这些人都死光了,孔府依然是圣人府第,到时候没人会追究他们以前做过什么,甚至在朝廷的刻意宣传下他们还会成为顺应天命的典范。
但是谁也没想到大清朝竟然如此命途多舛,又被大明复了国,大明朝当初可是眼看着已经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况且满清在那些大儒看来还是蛮夷,如今若是半个天下的大儒都站出来与他们作对,日子怕是也难受的很。
看着他为难的面色,他的二弟在旁边劝说着:“咱们当初终究是恶了大明朝廷,如今四弟在朝为官,正是咱们拨乱反正的好机会,大哥为何不肯同意?”
孔毓圻叹了口气:“咱们孔府的门人可以做太子太傅那样的虚职,但若真的成了大明的大学士,让周朝的人怎么看咱们?到时候逼上门来还不是自讨苦吃,况且有先祖和列为先贤庇佑,新朝未必会拿咱们怎么样,家族也得以保全,如今若是掺和到那些事情里面去,怕是要家破人亡,既然有祖宗的恩泽,咱们也何必去拼个你死我活。况且四弟这个人嘴上说得狠厉,怕是到时候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可是咱们总得做些什么,要不然四弟在朝中也不好做人。”
“不能做,四弟对明朝的皇帝有抚育之恩,就算不做什么也没人动得了他,我说过了必须要保证家族的安全,咱们既然不用拿整个家族去赌一个前程,那就不要画蛇添足,白白害了家里人性命。”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五章 联军()
? 程孝廉在京城之中听闻了孔毓昱说服失利的消息倒是不怎么意外,毕竟那可是传承千年的衍圣公府,就算是许以高位也不可能站出来公然支持一个前途未明的朝廷。
毕竟周朝和满清的讨伪明檄文已经传发天下,他们怕是也知道大明所面临的困境,是以绝对不会公然表态。
而这个时候顾炎武碰巧进京与程孝廉商讨书院分院之事,听到了此事便以私人名义给孔府写了一封书信。
信中大体的意思便是当初为了保全祖宗传承迫不得已从贼天下读书人皆可认同,如今大明天下即将光复还不肯出头为天下读书人做表率,难道孔圣人的传承仅仅是记在那些书籍、塑像上面了么?
只是信件递出之后石沉大海,孔府根本就没有回信的痕迹,顾炎武也只能自嘲自己是个痴人罢了。
要说对孔府有多少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