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城距离天寿山并不是很远,大概用了一日的时间便赶到了天寿山附近,大明的军伍立刻停下了脚步安营扎寨,士卒的脸上都是一脸愤慨,胡国柱这个不要脸的玩意,在战场上打不过自己便想出这种阴损的主意来,乡间那些青皮无赖打仗都不会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招式,胡国柱听说还是个大将军,简直太不入流了。
其实对于这些底层的士卒来讲,信鬼神的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多的,所有传教的人都知道,越是贫瘠的土地越容易长出信仰的种子来,因为这些人实在是太苦了,所以你给他描绘一个美好的环境,就算是假的,他也愿意相信,真的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达官贵人的生活层次。
但是这世间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不去拼搏努力单凭每日祈祷祝愿,怕是只能够净化自己的心灵,要想要一夜暴富几乎不可能。
所以历朝历代的义军都喜欢假借鬼神之名煽动这些穷苦的百姓追求美好的生活,像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便在庙里装成狐妖喊陈胜王,大楚兴。而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则是通过埋下一个石人,留下谶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而程孝廉担心的也是这些军伍,一夜之间失去斗志,大明便会失去了唯一的依仗。
秦越看到程孝廉这幅样子,只是笑了笑:“陛下不要太过担忧,咱们的将士虽然也都信鬼神,但是也有很多人更加信任陛下,咱们大明从开始的时候无寸土之地,到现在占了半壁江山,都是陛下带着我们这些人一刀一枪杀出来的,陛下可不要妄自菲薄,让将士们寒了心。”
就在这个时候,军中的将士不知道谁大声喊了一句:“一寸山河一寸血!”
营中的将士齐声呼应着:“大明山河复河山!”
程孝廉只觉得心里很热乎,就像是那种付出突然得到了温暖的回报一般,他冲着秦越狠狠地点点头:“咱们可未必会输给胡国柱。”
“不是未必,是一定会打赢,我大明山河军自成军以来,从来没有打过以众欺寡的仗,每次都是以弱胜强,大小数十战,未尝败绩,此次战事,老臣必定让胡国柱知道,大明的骨头不是他们这些三姓家奴能够啃得动的!”
深夜之中对面的军营之中传来了响亮的军号也把胡国柱吓了一跳,赶紧问着身边的人:“赶紧去问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喊起军号来了?”
不多时亲卫便走了回来:“启禀将军,咱们的铁鹞子禀报说明朝的军中不知谁突然喊了一句军号,引发了军中士卒的应和,看起来他们士气很高。”
胡国柱撇了撇嘴:“他们士气高,难道本将军麾下的将士士气低了不成?明日三通鼓响,我便叫他们明朝的军伍全军尽没在这明朝皇帝的陵墓跟前,给他们祖宗看看谁才是天下的第一强军。”
第二日一早,两军便列阵在天寿山下。两家知道根本不可能劝降对方,削减士气这种事估计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基本上都没有多说废话,直接便开始擂鼓进军。
程孝廉站在高处仔细观望着战场之上,这一次大明山河军将以四万与人对战十余万胡国柱的军伍,他并不知道胡国柱军伍的真实情况,手中已经捏了一把冷汗。
胡国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所以将那些不能打的军伍全都安排在了两翼和外围,起到的也就是一个气势压迫的作用,真要动起手来,没准就会带着大军一起溃败。
今日秦越没有按照常规出牌,大明的骑兵全都被王继勇带走了,没了骑兵侧翼迂回,大明军伍的机动性便差了很多,灵活性也有些受制,所以他摆出的乃是鱼鳞阵,此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行动起来就像是鱼身上的鳞片一般,密密麻麻,就算是骑兵在两翼袭扰,也不会拦腰斩断军阵,从而造成混乱。
而鱼鳞阵的弱点后方则是程孝廉负责,他带着的是王铁牛苦训一年亲卫营,上战场之前王铁牛已经跟他们说过了,河南的大战亲卫营丢尽了脸面,若是这次找不回来面子,那亲卫营从他往下,挨个抹脖子自杀,免得污了这大明亲卫营的旗号。
秦越本不想让程孝廉到战场之上,程孝廉声明自己绝对不会临阵厮杀,况且亲卫营前方是山河军,程孝廉便在亲卫营与山河军之间,除非大明军伍战败,否则绝对不会有什么风险,陆离和杨有财都跟在了他的身侧,算是又加了一层保险,秦越也只能同意了,毕竟现在看来北京城未必是什么安全的地方。
(本章完)
第858章 忠仁难两全()
? 这个时候在山西的张勇也打出血性来了,他还不知道胡国柱带着人奔着天寿山去的事情,消息只是说山河军将在北京城下应对周朝的大军。
扫北军本来是袁宗皓的大帅,只是袁宗皓要坐镇陕西,稳住大明目前最重要的根基,也掐断了妄想从陕西突入四川的路,张勇成为扫北军的大帅可以说是机缘巧合。
但是越到了这种时候他越不能稳坐钓鱼台,对于大明的文武大臣来讲,他是一名降将,论官职蔡毓荣都要比他大很多,但是陛下抬举他让他做了扫北军的大帅,若是连这个场子都撑不下来,到时候都不用别的大臣弹劾,他自己都没有脸面继续待在这个位置上。
如今陛下正在北京城苦战,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讲,他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北京城下,这个时候追求稳扎稳打可不是一个英明的决策,绝对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王继勇也很着急,山西的攻城战基本上他的骑兵帮不到太大的忙,只能作为大批斥候,断绝这些府县之间的联系,甚至断敌粮道这种事他也亲自去做。
不过程孝廉的这个决策还算是英明,大批骑兵出现在战场上,战斗效果不怎么明显,但是影响还是很大的,许多城中的守军都开始人心思动了。
那些负责守城的都是文人,喊着让大家舍生取义,以死报国,说起来倒是简单,但是热血只能激励守军一时,却不能让人们一直保持高昂的斗志。
尤其是城下的大明军伍在不断地宣传满清朝廷已经弃城而去,现在北京都被大明军伍打下来了,大家都是汉人,汉人不杀汉人,让他们不要做无畏地争斗了。
谁都有父母妻儿,在这个时候,若是因为守城战死了,满清朝廷已经退出关内了,根本不可能有抚恤的银子,官府也不会有丝毫的补助给他们,甚至等到大明的军伍打下城池,还可能会因为他们是守军的家属而牵连他们,每个家中只有一个壮劳力,这个壮劳力撑起了全家,所以才有了顶梁柱这种称呼。
若是大清的天下,他们战死也就战死了,官府总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的父母妻儿饿死,但是这大明马上就要复国了,这些人一共也没拿多少俸禄,要是把这条命搭在这里实在是有些不值。
很快城中的战斗力便开始下降,守城的大人大声呼喊着:“弟兄们,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咱们当兵吃粮不就是为了忠心报国么,若是你们的孩子知道你们是为国战死的,就算是长大了也会敬佩他的父亲的!”
一个壮汉猛地走了过来:“岳大人,你跟我们这些苦命人说一句实话,咱们大清的皇帝是不是弃城逃回辽东了?”
岳大人立刻摆手:“不要听城下那些反贼瞎说八道,那都是他们蛊惑人心的手段,咱们大清肯定能够靖平宇内,到时候各位都是有功之臣!”
“那我倒要请教请教陛下,我们这城池守了将近一个月,为何不见一个援兵赶来,反而是敌人的援兵越来越多,我们这些人以死报国没关系,朝廷还能不能让我一家老小活下去才是正理,大人你也是读书人,你来说说有没有这个道理,我一个人当兵吃粮,一个月的俸禄不过是三钱银子,如今出了事要赔上全家人的性命,这个命我们该不该拼?”
岳大人心中纠结了一瞬,立刻坚定了自己的心思,国事为重,跟这些人说这些他们也不懂,如今只能骗他们了。
“大清有兵有将,不过是需要时间调配,我跟大家保证,再守上五日,大军就能到达城下,到时候我一定给大家伙请功。。。。。。”
“呸!”眼前的壮汉猛地一口唾沫吐在了岳大人的脸上,冷笑一声:“算老子瞎了眼才信了你的鬼话,北京的难民已经逃难到了乡下,刚刚乡下的亲戚拼着命送进来的消息,岳大人你是打算把我们葬送在这座死城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