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情长,若是有东洋人敢为了一个异域番邦的女子把吃饭的家伙教给别人,我非得一刀宰了他不成。”

    陈承安的婚事在二十天之后如期进行,半个成都城张灯结彩,也算是声势浩大,本来程孝廉打算给他弄个满城灯彩的,但是还是被陈承安劝住了:“臣若是这样做了,以后但凡是有臣子成亲,若不这样做,便会觉得低臣一头,若是每个臣子都这样做,长久下去咱们大明骄奢之风盛行,亡国不远矣。”

    程孝廉摆摆手:“滚你的蛋,老子好心好意给你办得声势浩大,好心当成驴肝肺。”

    陈承安也知道程孝廉是为了他好,娶一个东洋女子做正妻,毕竟会让人非议,但若是声势浩大,又是陛下一手操办,谁也说不出什么去,不过陈承安毕竟有读书人的风骨,只凭自己本事获得别人的认可,绝不做这种狐假虎威的事情。

    就算是这样,田川岛卫也是惊讶不已,大明臣子娶亲比他们皇帝娶亲还要风光,这排场还有这气派,大明富足可见一斑,若是学会了他们的本事,用不了几年,东洋一定会富足起来的。

    所以婚事刚刚结束,田川岛卫就告辞要回东洋,田川嘉子自幼与祖父关系亲密,又碰到了被父亲出卖这种事情,虽然陈承安一直没有说,但是她总是感觉到了父亲用她换取了很大的便宜,这心中与父亲的情分淡薄了很多,至于陈承安,自从明白了田川岛卫的心思,根本就不打算跟他有什么情分了,总归天高皇帝远,给他了这么多东西,以后没准见不见面呢。

    田川岛卫倒是不以为意,小孩子一时想不通有什么关系的,总归有长大的一天,父女血脉亲情,她还能不认自己这个父亲了?

    程孝廉看着田川岛卫远去的背影,笑了一声:“我以前看过一本志怪小说,说是几百年之后东洋虎视眈眈而来,用了三个月就打下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杨有财不屑地笑了一声:“就凭他们?咱们大明百姓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们?”

    “你可别忘了,满清几万人不照样打进了关内么?”

    “那是有洪承畴、吴三桂那帮汉奸给他们领路!”

    “你怎能保证他们来的时候没有洪承畴和吴三桂给他们领路?”

    “那陛下你的意思是要把他们亡族灭种?”

    程孝廉摆了摆手:“这个法子行不通,就好像咱们的读书人考学一般,自己考不上,还把别人的书都给烧了,这是饮鸩止渴,天下可不只有一个东洋,咱们就算把他们杀干净了又能怎么样呢?只有我们一直都比他们厉害,他们的存在就像是我们的镜子,唐太宗不是说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咱们以国为镜,可以知不足。”

    “那陛下的意思是好好帮他们发展了?”

    “没错,不光要帮他们吃饱肚子治好身上的病痛,还要教给他们微言大义,这帮人连孔圣人的书都不读,信什么武士道,这不是蛮夷么,这些人都是去教他们仁义道德的,仓禀足就要知礼仪了嘛。”

    “怪不得陛下要选白莲教的人随他们而去,不过要说仁义道德,还是那些读书的秀才好一些。”

    “那些读书人大明自己都不够用,给他们做什么,这些中毒已深的白莲教徒,只想传播大道,我告诉他们先去教给东洋人读书识字,若是他们都认识了大明的字,过十年二十年就会让下一波人前去传教,这些人绝对会用心办事的。”

    杨有财咳嗽了一声:“这些人都是秦明当初埋下来的钉子,我的人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抓住的,他们要是跑回来怎么办?”

    “不可能,他们找到了一条比造反更好的路,我告诉他们了,若是能够在东洋传教,那便让白莲教与佛道儒并列,他们也能好好传教了。”

    “这些人就会造反,若是让他们开宗立派,怕是不容易。”

    “到时候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况且他们能不能活着回来还两说呢,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哪儿有一劳永逸的法子。对了,山西的战事如何了?”

    “满清的大军撤回之后,只留下了防守的兵力,张勇将军如今正在攻城拔寨,今年收复半个山西不成问题。”

    程孝廉点点头:“总感觉我上战场怎么跟给人家添乱一样,人家自己打得挺好的。”

    “陛下切莫妄自菲薄,若不是上一次孤军深入拦截敌军,咱们大明扫北军已经溃败了。”

    “这么说我应该接着上战场了?”

    “陛下你就饶了我吧。。。。。。”

    (本章完)

第822章 牵犬东门() 
?    康熙这两日很头痛,本以为山东的叛乱是有人故意捣乱,谁知道已经是民怨沸腾,自己身边的探子探得的情况是基本上已经有八成的人没有饭吃,只能抢夺其它两成有饭吃的人的粮食。

    若是平定叛乱也容易,把这八成人全都杀干净了自然而然就没有叛乱了,那样山东也就没了。若是不杀人,就要拨出粮食前去救济,接着削减赋税,在朝廷的大部分人看来,这事要是赶上太平年间,肯定是要血腥镇压的,朝廷的威严岂是尔等刁民可以挑衅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只能委屈求全,希望皇上能够顾全大局,调拨一些粮食救济灾民。

    康熙也很头疼,召开了三次朝会,希望大臣们拿出自己家中的钱粮,帮助大清度过这次难关。

    但是这要是满嘴仁义道德容易,要是把自家的肉拿去成全仁义道德可就难了,明珠作为康熙的心腹亲信,也不过是拿出了三成的家产,至于其他的大臣也就不用说了。

    倒不是没有想要忠贞报国的,但是这个时候若是拿出全部家产来,就成了其他大臣的死敌,那些大臣肯定会上书弹劾,你看我们这些清官只有这些家产,他能拿出这么多家产来肯定是个贪官,到时候怕是要家破人亡了。

    康熙思前想后,觉得自己绝对不能步了前明崇祯皇帝的后尘,要是明明京城有钱有粮反而因为钱粮拖累害得国家灭亡,那在史书上也一定是个惹人嘲笑的蠢货。这些大臣之所以抱紧钱粮,一来觉得国家还不会亡,二来就是国家亡了,凭借手中钱粮也能换一个好前程,若是把钱粮拿出来,国家亡不亡都成了穷光蛋,若是皇上再把自己忘在了脑后,那可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康熙一边安排自己的大内侍卫悄悄查访各个大臣的地契铺子,一边让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组建一支心腹队伍,这支队伍的人都是康熙亲自挑选的,一般来说与大家族勾结不深才能进入这里。当然勾结过深的也没什么,只要是寒门出身的便好,这些人既然能够为了荣华富贵卖身权臣,也自然能够为他所用。

    三日之后的朝会,突然有两位三个三品大臣和一个四品大臣被抄了家,家中的财产悉数充入国库,康熙在第二日的朝会怒声呵斥:“朕让他们捐献家产以资国用,他们倒好,一人拿出了五万两,另外两个拿出了三万两,现在朕抄了他们的家,你们猜一共有多少银子?”

    说着康熙一拍龙案:“折合成白银四百多万两!如此不忠不义的贪官,朕要他们有何用,传朕旨意,满门抄斩!”

    说着他恢复了平和的语气:“朕也不要你们全部的家产,只要你们拿出七八成的家产,帮大清打赢了这一仗,朕不会忘了你们,但你们若是想着带着金银财宝另投明主,朕绝不会像明思宗一样,给你们投靠闯逆的机会!”

    众位朝臣眼皮一震,退朝之后倒是好多人犹豫不决,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盯住了当朝两位权臣,一位是祖宗荫萌自己又争气的索额图索大人,一位便是皇上眼前的心腹红人,纳兰明珠纳兰大人。

    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打定了主意,回家之后便开始清点财产,若是明日两位大人把家产上缴国库,拿自己也随着上缴,若是两位大人还能扛得住,那有两位大人顶着,皇上又能把自己怎么着。

    不过说起来皇上今日办的事实在是有些不讲规矩了,这朝堂上哪儿有不贪的官员,不贪银子的根本没机会孝敬上级,不孝敬上级怎么能获得晋升的机会?虽说是朝堂还算清明,大人们也都能任人唯贤,但是谁也不比谁强多少,论起贤来,那贪官未必比清官差,既然出此谁还会当清官,前朝有个叫海瑞的倒是不贪,死了连棺材板都买不起,图得什么呢?

    当然贪得多贪得少性质不一样,贪财能办事和不能办事性质也不一样,几千年的官场发展,这些人早就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法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