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中袭扰,打得便是一鼓作气,他们若是能够打得一部分王家军的军伍溃败,就能引起王家军整个军伍的溃败,反之亦然,他们的一部分人开始后退,整个军伍便开始乱了。
王进宝本想着指挥身边的侍卫杀上去顶一阵,但是斥候过来报信,说是佛尼埒已经开始带着人逃跑了。
于是他立刻就改变了主意,指挥大军开始撤退,在他看来这一仗绝对没法打,留下人掩护不但落不下一个悍不畏死的名声,估计还得被张勇拿着开刀。
他觉得佛尼埒是张勇派出来抢功劳的,如今佛尼埒跑了,等回到大营里面,他的人马死伤惨重,佛尼埒没伤多少人,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可是违背张勇的命令前来的,张勇完全有可能以此为借口斩杀了他的人头。
本来他最好的选择便是杀光王家军,如果他抢到这个功劳的话,张勇也不可能处置他,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他根本没有办法击败眼前的王家军,那么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保全本部的人马,到时候回去便说是来接应佛尼埒的,就算是张勇想要责怪他也没有理由。
所以他便立刻做了这个决定,开始组织手下的士卒撤退,他只要能跑得快一点,那么自然有佛尼埒的人马阻挡后面的追兵,等他们解决佛尼埒的人马,他也差不多能跑回大营了。
就这样,王进宝和佛尼埒开始了赛跑,身后的王继勇一腔怒火仿佛找到了宣泄的途经,追杀出去五里,要不是白光勇鸣金及时,估计他都追到张勇大营之中去了。
早在半个时辰之前张勇便得到了消息,说是王进宝和佛尼埒大败而归,正在被王家军追杀。
张勇可不想出营接应,上一次他们夜中和王~辅臣大战,整个一个先头军伍都被人家算计,一个人都没回来,若不是那一仗重伤了王~辅臣,几乎算的上是大败而归了。所以张勇便暗自告诫过自己,绝对不可打夜战。
因为夜色之中军中的将士看不到旗号,也就收不到将军的命令,若是光靠着嗓子喊,一百二百人也许能听到,但是几千上万人,根本就听不清军令是什么,可以说他的优势完全没有了。
而王~辅臣那边不一样,他们杀得兴起,那么就能各自为战,就算不给他们具体的军令,他们也能根据战场的形势作出差不多的判断,所以王~辅臣才能放心上阵冲杀。
两军各有特点,若是张勇的战略优秀,那么他的军伍就能占据优势,所以他宁愿白天面对面作战,也不想再打夜里的这种糊涂仗。
听到王进宝和佛尼埒大败的消息,张勇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然后在大营之前列开阵势,凭本心来说,他一点都不愿意救援这俩人,最好他们两个都被王家军斩杀了才解气。但是他是一军统帅,不论如何,打了败仗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况且他也得防备王家军杀得兴起直接冲进他的大营之中来,所以他也只能列出军阵。
只是王家军还没有杀到大营就鸣金撤退了,只剩下了王进宝和佛尼埒带着残兵败将赶回大营。
他们两个来到了军阵之前,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张勇伸手一挥:“来人,把这两个目无主帅的东西给我绑起来,押解京师。具体折子本帅会像皇上奏明。”
他也是真的生气了,王进宝不用说,就说这个佛尼埒,前一次明显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了,但是他还是记吃不记打,依然违抗军令贸然出兵,这次大败已经没法瞒下去了,再瞒下去,军中的军心就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这一仗,王进宝损失了近三千人,佛尼埒更是只剩下了几百残兵,所以这俩人也无话可说,只能认罪伏诛,准备被押解进京然后被砍了脑袋。
张勇处理完了他们之后,便将他们手下的这些残兵败将全都编入了自己的大营之中,然后清点人数,自己军营之中只剩下一万五千人马了,今天夜里可是说是损失惨重。
这还不算,他的威信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自己手下的将军全都不听招呼了,那些别的将军会怎么想,这一次张勇说是他们违抗军令私自出兵,但是谁又能证明这不是张勇的私人决策失误呢?自从西和大战之后攒下的威望,又被消耗了不少。
张勇也有些无奈,这些人若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还好说,不管怎么说打仗也算得上听话,但是朝廷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存在,尤其是出了三藩作乱的事情之后,朝廷对于汉人将领更是忌惮不已,所以不得已就得往军中掺沙子,而这些对于军伍的战斗力打击很大,这一次王进宝和佛尼埒私自出兵,便是最好的明证。
张勇有苦难言,他是一个成熟的武将,绝对不可能跟朝廷说,你不要往我军伍里面掺沙子了,要不然没法打仗。不光不能说,他还得默默接受这一举措,因为只有这样,朝廷才能信任他。
但是现在佛尼埒已经不适合待在军中了,连着两次出现这种事情,若是他还安然无恙,这对军伍的士气打击是致命的。所以张勇只能把他押解进京,具体的处置交给皇上,也算是向皇上表明一个态度,我张勇对于大清是忠贞的,绝对不可能做出犯上的事情来。
感谢书友心若何方投出的月票,谢谢支持。
(本章完)
第428章 兄弟()
张勇这边收拢军伍,然后他写好了请罪折子,随着王进宝和佛尼埒的囚车一同送往京师之中,他相信皇上会相信他的,但是这个前提是,在折子送到京师之前,他要打一场打胜仗,让朝廷看到他的能力。
否则的话,别说是这个靖逆侯的爵位保不住,估计连甘肃提督的职位都保不住了。
再说王继勇回到营中,军中上下齐声赞扬,就算是老帅在的哪儿会,也没有打过这么酣畅淋漓的打仗,而且王继勇不光武勇继承了王~辅臣的衣钵,战场之上更有大将之风,杀伐果断,听到鸣金声立刻收兵,一点犹豫的意思都没有,就凭这一点来说,绝对是一个做大将的材料。
王继勇特意准备了几颗人头放在了王~辅臣的灵前:“父亲,这人头便用来祭奠你的英魂。”
就在这个时候,营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然后一个人便冲到了营中:“父亲大人,儿子来晚了!”说完扑通跪在了地上便开始磕头。
众人全都愣住了,然后就认出来了,正是王~辅臣的大公子,王继贞。
王继勇第一个反应了过来,赶紧上前扶起了王继贞:“大哥,节哀顺变,父亲死了,我们都很伤心,你也要保证身体啊。”
王继贞摸了一把眼泪:“父亲是怎么死的?”
“被张勇那个狗贼的火枪所伤,大哥,你放心,今天夜里我已经狠狠教训了那个狗贼,早晚有一天,我会拿他的人头来祭奠父亲的英灵。”
王继贞听到这里皱了皱眉:“二弟,你糊涂啊,父亲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朝廷作对,否则他还是好好的陕西提督,怎么会落到这个下场,你听我一句劝,立刻投诚,皇上跟我说了,父亲是被莫洛那个奸臣逼反的,只要咱们王家投诚,他既往不咎,还给咱们官复原职。”
他这么一说大营之中的人全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大公子回来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劝众人投降,邵苓芝当即就不高兴了,阴阳怪气地说道:“没错,大帅根本没打算造反,莫洛是我杀的,大帅万不得已才决定造反。”
王继贞就像是一个书呆子一样,伸手一拍:“我就说咱们父亲不可能造反么,你赶紧放下武器归顺大清,我这就去跟皇上把事情说明白,父亲虽然死了,但是也不能背负着一个贼名,总要让皇上明白咱们家的忠心。”
邵苓芝再也忍不住,伸手把腰间的刀子抽出来扔到了地上:“大公子,你是不是还打算拿某的人头去向皇上请罪?”
营帐中的将军们全都有些怒气了,这个大公子在京师怎么待得越发地傻了,满清皇帝说的话能信么?那份檄文都摆在了满清皇帝的案头了,就算现在不处置,早晚也得夷了王家的九族,这檄文里面可是说他祖母和他叔祖私通才有的他爹,满清皇帝疯了不成,还给你们王家加官进爵?
白光勇咳嗽一声:“大公子,你刚回来,可能有些情况还不太清楚,咱们现在已经退无可退了,只能拼命一搏了。”
王继勇压低了声音:“父亲临死之前的遗命是让咱们投靠大明朝廷。”
王继贞伸手一摆:“不成!咱们王家是大清的忠臣,若是真的投奔了明朝,岂不是成了三姓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