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神大军阀-第9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华兰国与白鹰国开战之后,希斯勒就派出了自己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普亲自前往北华城,商讨华兰国加入轴心国集团的可能性。让里宾特洛普没有想到的,是华兰国在他抵达的当天就宣布建立东大陆自由联盟。这个组织由华兰国、罗刹帝国、安南国、倭国、斋尼国、斯曼国和高丽国组成,作为一个全面战略合作的军事集团展开合作。

    这个简称为东盟的军事联盟组织成立,算是彻底断绝了里宾特洛普的想法,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商谈轴心国与东盟的同盟事宜。当然在这其中,里宾特洛普是有私心的,他尤其是看中了正在激战的哥伦比亚地区,希望让条顿国以此为跳板进攻北方的新大陆中部,进而威胁白鹰国本土。这样一来,条顿陆军也就有了施展的空间。

    条顿国的想法华兰政府自然清楚,对此接待他的华兰国外交部长顾维钧说得很明白,双方合作对抗白鹰国及协约国联盟可以,但仅限于分别对抗。双方的合作限于矿产和物资方面的互相交易和支援,华兰国可以全面开放各种战略稀有矿产和武器的出售,价格按照市价的一半,但军事合作敬谢不敏。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吞并瑞典() 
虽然与条顿国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赵守宏很早就给他们下了一个定论。条顿国是一条野狼,当有着共同目标的时候,野狼是可以团结协作为了胜利而战的。一旦目标失去,野狼为了充饥会扑向自己的同类。对于这样定时炸弹一般的战友,除非能够居于领导位置,否则华兰国是能避则避。

    在经过一系列的协商之后,华兰国却始终不同意让条顿国进入东盟势力范围与白鹰国作战。用顾维钧的话说,就是华兰军有能力有信心消灭来犯之敌,不需要条顿军队的帮助。西大陆更需要条顿军队的支撑,那里才是条顿国大有作为的广阔之地,当然如果希斯勒元首愿意的话,南大陆同样是个好地方。

    顾维钧的意思非常明确,罗马国如今几乎成了条顿国的附庸,要打败盟军之后,瓜分世界的就是华兰国和条顿国。在这种情况下,华兰国要的是东大陆和新大陆,西大陆则归条顿国所有,如果希斯勒想要,对于南大陆的控制权也可以商量。

    当然这样的划分并非绝对,如果条顿国海军有能力跨洋远征,进攻遥远的新大陆也未尝不可。顾维钧这样的提议等于白说,如果条顿国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撒尔帝国早就不复存在了,他们又何必忍受对方夜以继日的战略轰炸。

    华兰国的目标是世界霸权,这一点从赵守宏时代开始就已经确定了,绝对没有与他国分享的可能。这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问题,绝对没有妥协的余地,之前与条顿国的合作,可以说是双赢的,是两国共同发展各取所需的结果。而从现在开始,就是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以条顿国今时今日的国力,不可能屈居华兰国之下,所以华兰国有必要组建自己的势力,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这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方向,因此里宾特洛普此行的失望,也就早已经注定了。

    尽管没有达成全面军事合作,但能够从华兰国购买到价格低廉的武器和矿产,已经是让希斯勒非常满意了。大量廉价矿产的进入,对军工企业的扩产非常有利,这样条顿国对瑞典铁矿石的依赖就降低了许多。在没有了被切断供应的可能之后,希斯勒着手开始准备入侵瑞典。

    别人手里有总不如自己手里有,丰富的矿藏放在自己的手里,才不怕被他人卡脖子,希斯勒是非常坚信这一点的。当今世界除了资源丰富的南大陆正处于混乱之中以外,领土几乎被瓜分干净了。

    尽管华兰国占据了大量领土以及丰富的资源,让希斯勒看得眼馋不已,但他们知道现在可不能招惹华兰国。这不光是协同对白鹰国和协约国作战的问题,就算是单对单,他也不认为条顿国有战胜华兰国的实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条顿国的发展空间就被限制死了,有资源的土地变得非常紧缺,希斯勒要抓住每一点机会。在白鹰国的战略轰炸稍缓之后,希斯勒突然派出舰队越过卡特加特海峡,在哥德堡登陆了。

    与此同时驻守芬兰和挪威的条顿军也越过了边境线,向着瑞典境内进攻。虽然此时已经是十月,但条顿军有着完备的防寒装备,根本不怕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严寒。当条顿军从四面八方杀上来的时候,瑞典人显得手足无措,他们此时才明白自己纵容希斯勒的侵略,给他输送优质铁矿石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养虎为患这句话在瑞典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条顿国强大陆军的进攻下,人数不多装备落后的瑞典军队节节败退,根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条顿军节节胜利,瑞典人只能竭尽全力的抵抗,但是这样的抵抗注定是无谓的,当条顿伞兵空降兵力空虚的首都斯德哥尔摩之后,所有反抗都停止了,瑞典政府宣布投降。

    吞并了瑞典之后,条顿国有了自己稳定的优质铁矿来源,这让饱受条顿国含硫铁矿困扰的国内钢铁企业受到了很大鼓舞,克虏伯等钢铁公司开始捉摸扩大生产的可能。

    在将瑞典纳入麾下之后,希斯勒的胃口似乎好了许多,在西大陆已经无处可占的情况下,他一面命令包克元帅继续加紧对红联国的最后进攻,一边给自己当初的亲信侍卫长隆美尔加强兵力,让他在南大陆继续扩展势力。

    因为罗马军队的软弱,墨里尼在南大陆扩充实力的愿望非但没有实现,反而遭遇了重大损失。对于罗马军的作战成绩,隆美尔感到非常无语,他很想问问罗马军的统帅,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配备有完善的坦克和火炮系统,并拥有空军支援的罗马国陆军,居然被那些地方部族武装的游击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更奇葩的事情还有,就在三天前,罗马军的一个集团军司令部竟然被游击队捣毁,集团军司令尼尼微中将以下六名将军和三十多名校官被击毙,造成了驻守利比亚南方的一个集团军出现混乱。结果在混乱之中,游击队从军火库偷走了三十多辆cv33超轻型坦克和大量弹药,临走时还将军火库完全炸掉了。

    实际上在南大陆的罗马国殖民地上,混乱的何止这一个集团军。如今罗马国在南大陆的殖民地混乱不堪,当地驻军难以镇压反叛,局势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在对国内军队越来越失望之后,墨里尼最终决定邀请条顿国出兵,帮助稳定南大陆的局势,这也是希斯勒决定出兵的原因之一。

    墨里尼对希斯勒显得有些低声下气,他是以请求的语气发出这份求援电报的,而在电报中他给出的条件也非常有诱惑力,突尼斯以西的殖民地将被割让给条顿国,作为出兵的条件,同时罗马国将负担在其土地上作战的条顿军一切后勤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希斯勒大笔一挥,先期给隆美尔增加了十万大军和三百辆坦克,作为第一批进入罗马国殖民地的武力保障,以避免削弱己方殖民地的防守兵力。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吞并苏禄群岛() 
为了保证隆美尔的作战,希斯勒甚至为他专门配备了一支由一百三十架容克87a型轰炸机和八十架bf109g型战斗机组成的空军部队,担任空中掩护和支援地面作战。对付一群手拿轻武器的游击队,隆美尔居然都能拿到如此好的装备,可见希斯勒如今手中力量充足,也能时不时财大气粗一把,至于其背后有什么引申含义,就不是外人所能测度的了。

    进入罗马国殖民地以后,隆美尔出人意料的以军队掌控了殖民地政府,亲自将后勤补给抓在手里。这样的情况似乎有吞并之意,显然对盟友是非常不礼貌的,不过墨里尼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在经历了连番大战之后,罗马军的战斗力之孱弱已经让墨里尼伤透心。多次请求条顿军擦屁股的历史,让墨里尼不再将自己当成国家资本主义的先行者,而是作为了希斯勒的学生。身份的转变,让墨里尼从心理上已经完全靠向了条顿国,希望依靠条顿国强大的武力,帮助罗马国进行战争。在这样的心态下,条顿军无论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受到墨里尼的无条件支持。

    隆美尔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知道罗马军之所以如此不堪,实际上与后勤补给问题有很大关系。罗马国的后勤补给体系,作为全世界数得着的腐败体系,其效率低下错误百出闻名于世,甚至前线因此发生过许多奇葩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