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伦比亚的方向驶去。舰队起航之后的一个小时,华兰国驻哥伦比亚大使向其政府递交了宣战书,并宣布大使馆将撤离该国。
哥伦比亚政府彻底傻掉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个补贴国家财政的工作,居然给国家带来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不过现在后悔了也晚了,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如何抵抗。
哥伦比亚政府很快宣布了全国总动员令,紧急征调所有年轻人入伍。可惜他们的动员机制实在太过缓慢了,国内的动员令才刚刚发布,华兰军已经在图马科登陆了。
在哥伦比亚人反应过来之前,华兰军十个师的兵力已经在海军的掩护下,攻取了图马科作为据点,同时经由货轮运送过来的空军两个师也开始组装飞机,准备建立野战机场。
一切都来得如此之快,仿佛事先准备好的一般。实际上这的确是赵守宏早已准备好的,他对新大陆南方蓄谋已久,早就准备在这里建立起一个立脚点,一个足以威胁到白鹰国后方的立脚点。只要有这样一个支点,白鹰国置身于战场以外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一旦两国开战,他们必须面对能够从落地上威胁到他们的一支强军。
这一次是老将蔡锷亲自挂帅,他指挥着已经并入华兰军的原南十字星共和国政府军,以快速穿插的方式,很快突破了对方沿着西科迪勒山脉建立的防线。在新大陆南部地区,华兰国再次将闪电战演绎出了新的高潮,华兰军分为三个箭头,他们以坦克为先导,以空军提供掩护着支援,以极快的速度突破了防线。虽然这些突破防线的部队数量不多,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们以钳形攻势,很快从后方包围了哥军主力,切断了其后勤供应线。
数十年没有打过仗的哥伦比亚军队,何时见过这种最新颖的战术,骤然接触华兰军的运动战让他们非常不适应。还来不及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主力部队已经被包围在了卡利。
为了抵抗华兰军的进攻,哥伦比亚常备军六成的兵力都被投入了第一线,结果却遭到了反包围。哥伦比亚军方大惊失色,想要派出军队,将这些人捞出来,然而华兰军的战斗力何其强大,他们所组成的包围圈,根本不是轻易能够打破的。
最新的暴风2型四十管履带式火箭炮射程达到了9。5公里,在炮兵们的操纵下,这种第一次登上战场的武器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密集的火箭弹犹如雨点般洒向包围圈中,将哥伦比亚的军队炸得七零八落。
在猛烈的火力覆盖之后,最新的奔狼4型坦克出现在了战场上。这种新式坦克是赵守宏专门的要求下,为了大规模作战需求而研制的,因此科技含量、生产成本和工艺简化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擅长中庸的华兰人很快在这三个自相矛盾的指标中,找到了平衡点。
首先在坦克的三大硬性指标攻击、防御和机动性方面,都有着较为突出的改进。全重达到36吨的奔狼4型坦克,乘员4人,采用12缸液冷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520匹马力。
100毫米54倍径线膛坦克炮,备弹34发,炮身前段装有抽气装置,防止发射药产生的硝烟进入炮塔,影响乘员的战斗。反后座的助推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同时安装有独立的炮长瞄准镜。辅助武器为炮塔顶部的一挺15毫米高射机枪,用于对空射击,同时炮塔上安装有两挺7毫米并列机枪。
在装甲方面采用了最新的复合式装甲,在两层合金钢钢甲中间,填充了蜂窝状的陶瓷板。陶瓷板硬度高韧性低,将这种材质作为夹层,并不能提高多少防护能力,但却大大降低了坦克整体重量。为了节约工时和成本,坦克炮塔采取流线型铸造炮塔,不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也更加低矮便于防弹。此外车内还装备有半自动灭火装置和手提式灭火器,并在车后安装有2个用于撤退的电打火烟幕筒。
这种坦克最大速度达到50公里,最大行程440公里,配备有红外线夜视仪和最新的激光测距仪。同时采用扭力杆减震系统,并由安装了液压助力和空调。这样的坦克早当今世界上,可以说是顶尖的存在,无论火力还是装甲都无与伦比,因为坦克内部乘坐舒适,也能够让坦克乘员的工作时间更长。
在大量奔狼4型坦克的突击下,哥军束手无策,他们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对付这些大家伙的进攻。华兰军依靠比对方强大一个时代的武器,肆意碾压使用落后武器的哥伦比亚政府军,仅仅一天时间十多万政府军宣告覆灭,其中大半举手投降。
因为白鹰国长期的压制,新大陆南方的军事实力极度落后,哥伦比亚政府军一溃千里,很快就丢掉了大半的国土。
为了防止驻守巴拿马运河的白鹰军插手,登陆部队特意派出一个师,以最快速度抵达边境地区,将于巴拿马联通的陆上通道彻底封锁。随后的战争就成了华兰军的表演赛,机械化大军长驱直入,深入哥伦比亚腹地,迅速占据各个要点让哥军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宣战三国()
很快哥伦比亚境内各个军事基地和物资储备点都遭到了占领,哥伦比亚军队已经失去了再战的勇气。面对着华兰军的正规军,哥伦比亚人所能做的就是举手投降。
华兰国再次演绎了全新的闪电战,仅仅用了四天时间就占据哥伦比亚全境,哥伦比亚的全国总动员尚未完成,政府已经宣布投降了。这次突击作战没有丝毫的拖沓,一切都是以快打快,让哥伦比亚没有丝毫的反击余地。这也让不少看到条顿国闪击高卢国之后,认为世界第一陆军变成了条顿国的人闭嘴了。真正的强大不需要辩论,彪悍的战力也无需解释,一切都是如此清晰明了。
华兰国很快宣布,鉴于哥伦比亚政府的海盗行径,他们已经不适于担当国家的运转,因此华兰国将会另立政府加以扶植。等到新的更加健康的政府足以掌控这个国家,华兰军才会回到自己的国家去。
这个宣言其实只是个幌子而已,在华兰军的占领下,整个哥伦比亚都实行了军管,而被选出来的新国家政府,不过是个傀儡而已。赵守宏很明白,要想长久占据一地,就要给底层民众适度的利益,这样才能受到当地人的拥护。毕竟对于底层民众来说,什么民族主义国家主义都不如吃饱穿暖来得直接。
华兰国的做法就是两手一起抓,先为哥伦比亚输入新的良种作物,依靠生物实验室研究出来的碱洗法处理被罂粟毒害的土地,然后再种植高产作物。华兰国的国企进驻当地,控制能源和矿产的生产。
按照后世的探测,哥伦比亚拥有240亿吨的煤炭储量,18亿桶石油储量,187亿立方米的天然气,1亿吨铝矾土,4万吨铀矿石。此外还有金、银、镍、铂、铁等矿藏,名贵的绿宝石储量更是世界第一。
这么多的矿产只要开发出来,足以让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了。赵守宏的想法就是利用这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但并不给他们建立工业。同时要将华兰国内偏远地区的穷人向这里移民,快速摊薄人口基数,这样哥伦比亚的矿物生产永远是华兰国的下游产业,对华兰国的依赖性会越来越高,而有华兰人的大量移民,摊薄当地的人口结构。然后以华兰国特有的文化,同化当地居民,慢慢将这个国家消化,变成自己的国土。
在发展哥伦比亚的同时,华兰国也将在其国内建立大量军事基地,常驻海陆空三军,近距离的威胁白鹰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乌托邦主义国家,抵消对方的地理优势。
赵守宏的想法,罗斯福自然也看得出来,只不过华兰军谋定而后动,短短一个星期形势就已成定局,让白鹰国没有丝毫的反应时间。等到白鹰国打算插手哥伦比亚的时候,整个国家已经易手了。
白鹰国扶植的哥伦比亚政府倒台,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这个时候白鹰国除了喊两句抗议之外,也没有多少办法可想了。毕竟新大陆南部名义上是白鹰国的势力范围,却不是他们的殖民地,就算华兰国侵吞这些国家,他们也难以说出什么理由来。
白鹰国以经济和政治控制各国的手法,确实比西大陆各国劳心劳力去占领统治殖民地要高上一筹,但也有其弊端。白鹰国可以通过经济,隐形的剥削这些地区的百姓,又不承担道德上的谴责,可是他们也因为没有这些土地的拥有权,在应变方面难以得到保障。尤其是在遇到赵守宏这样的,以人口基数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