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神大军阀-第7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指挥官的设想,奔狼1型坦克较快的速度配上三十七毫米长管炮,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坦克,而奔狼2型坦克那粗大的七十六毫米榴弹炮则用来支援步兵进攻,这也是当今世界装甲理论的主流思想,而刚才用于掩护侦察连撤退的炮弹,就是奔狼2型坦克的杰作。

    速度无匹的坦克配以重型火力,加上三十七毫米短管炮难以击穿的前装甲,红联军士兵们顿时色变。

    这是一次高技术对低技术的碾压,其中根本没有任何侥幸的成分可言。哥萨克骑兵们尚未分出胜负,红联军的重火力团已经覆灭了。尽管红联军抗击的格外英勇,他们不顾个人的安危,对扫射和炮击不闪不避,只知道用手中的武器拼命反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是个人的勇气无法抹平武器的劣势,在拥有绝对实力的罗刹军坦克部队面前,红联军只有饮恨当场。

    消灭了红联军重火力团之后,坦克师兜了个大圈,向着正在拼杀的骑兵冲去。在他们后面跟随的,是机械化步兵的装甲车和卡车部队,这些架设了机枪的大家伙同样分散开来,打算包围红联军骑兵。红联军的骑兵早就尽显颓势,现在已经被罗刹复国军压着打,而坦克部队的到来,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机枪子弹从西面八方射来,身边的同伴被陆续射杀,红联国骑兵再也难以维持士气了。红联国兵败如山倒,就连长官们的呼喝也难以阻止,到了最后连那些军官也不得不选择了后撤。罗刹复国军一直追杀到奥伦堡城下才罢手,侥幸逃脱的第一骑兵军骑兵最终入城时,剩下的已经不足一千人了。

    首战失利,尤其是自己起家的精锐部队几乎被全歼,这让布琼尼元帅感到颇为棘手。他的心里很明白,失去了第一骑兵军,他几乎失去了全部机动兵力,以后的战斗只能龟缩在各大城市中进行防守了。

    此时的罗刹军队由邓尼金亲自指挥,在第一战就消灭了红联军王牌第一骑兵军之后,他志得意满认为奥伦堡一战可下。邓尼金立即率军北进,打算攻克乌法之后切断在乌拉尔前线的红联军后勤补给,成为此次反攻的最大功臣。不过红联军可不是软柿子,很快他们就结结实实的给邓尼金上了一课。

    哥萨克骑兵在红联军中是个异数,他们是唯一在军队中不设置政治委员的队伍,这也是布琼尼力争的结果。不过布琼尼也不得不承认,政治委员在军队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大到几乎能左右战局的胜负。

    在罗刹复国军坦克开入城区,对戍守奥伦堡的红联军第十军发起猛攻的时候,驻守城市的红联军已经做好了防守准备。政治委员们一手拿着铁皮喇叭,一手端着纳甘左轮手枪,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鼓动着士兵们,那些红联军士兵士气高涨,他们用手中简陋的武器与罗刹复国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邓尼金很快就发现不对了,红联军士兵往往用集束手榴弹对付坦克,他们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死活,不少士兵甚至将手榴弹缠在腰间,等到复国军坦克经过的时候拉开导火索,整个人从二楼窗户处跳下,以便准确命中坦克顶甲。在手榴弹的爆炸撕裂坦克顶甲的同时,也会将那个士兵炸得四分五裂。在这样不要命的阻击下,复国军终于开始胆寒,邓尼金不得不将部队撤出城市另想对策。

    谢苗诺夫同样束手无策,罗刹军擅长野战,对这种拳拳到肉的肉搏式巷战并不在行,这让他们一筹莫展,双方不得不隔着城市的高楼对峙。对持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很快一支由东方人组成的部队抵达了奥伦堡,其指挥官亲自前往会见邓尼金和谢苗诺夫。

    如今罗刹复国军的总指挥虽然是张学良和郭松龄,但实际上在他们熟悉新式战术战法之前,部队的指挥权是秘密处于华兰国陆军副总司令潘文华手中的。潘文华是赵守宏手下资格最老的将军,在过去多年的战斗中,他始终被吴子玉和蔡松坡等人的光芒所遮盖,似乎显得有些碌碌无为。

    实际上潘文华只是比较低调而已,经过这么多年在赵守宏身边的熏陶,他的技战术水平绝不低于任何当世名将。潘文华任劳任怨不计较得失的性格,让他在军中赢得了极高的威望,就连吴子玉和蔡松坡见到他,也是客客气气的,同时他也无意中隐藏了自己,让他合适于做一些不引人注目的事情。

    这一次罗刹军配备了装甲部队,而将领们却没有几个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战术,所以负责此次对红联国作战的潘文华,才会将罗刹复国军的指挥权也揽了过来。他需要帮助罗刹复国军渡过进攻初期的不适应阶段,为罗刹军培养出一批使用机械化部队的战场指挥官。

    掌控整个乌拉尔战区近百万大军的调动和作战,潘文华可没有精力为罗刹军做这么多事情,他必须找个帮手能够遥控指挥,同时又有足够的能力。为了不让华兰军界受到牵连,找帮手的时候潘文华并未从军中搜寻,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那些民间隐士中的高人,而徐树铮很快进入了他的视线。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倭兵肉搏战() 
作为当年华兰远征军前期的指挥官,徐树铮在西大陆上创造了累累战绩,也算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将了。只是在回国之后,徐树铮因为不愿意再打内战,与段瑞泉吵了一次架,结果他自行解职回乡了。

    不久之后皖系战败,就更加没有人会关注徐树铮了,没想到他在家乡一住就是十年。如今这位北域军宿将刚满四十八岁,正是精力旺盛的当打之年,同时他又是倭国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对倭军体系运作非常熟悉。

    当赵守宏亲自批准,将二十万倭族雇佣军投放乌拉尔战场之后,统帅这些人的人选问题就值得思考了。潘文华很快就想起了名将徐树铮,从方方面面来说他统帅倭军都非常合适,因此潘文华亲自到其家中力邀,最终让这位皖系宿将答应出山相助。

    如今华兰国一统,再无派系之分,徐树铮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当初徐树铮与吴子玉合作愉快,双方也有很深的私交,如今华兰国对外用兵,正好符合了徐树铮的想法,他这才欣然应诺。

    潘文华对徐树铮非常重视,他刚到军营就被任命为倭族雇佣军总指挥,负责统帅十二个师的倭族军队。利用倭族人去打罗刹人,这一点徐树铮深感兴奋,他也不矫情立刻走马上任。

    这支倭族雇佣军都是精兵强将,其中官兵都是从原本倭国的军队中精选出来的现役军人,其技战术素养一点不比华兰军差。统帅这样一支精良的军队,徐树铮有把握利用自己手中的实力,对抗红联军的任何进攻。

    红联军死守奥伦堡,让罗刹复国军一筹莫展,这个时候徐树铮看到了机会,他认为这正是一个让手中雇佣军扬名立万的机会,因此在请示潘文华之后,他亲自率领三个倭族步兵师赶赴前线,希望能够对战局有所帮助。

    当徐树铮率领三个师抵达奥伦堡外的时候,邓尼金忍不住嗤笑出声,对于这些小矮子是否能打仗,他持怀疑态度。不过如今女皇是赵守宏的妻子,军队的后勤补给和控制权都在华兰人手中,他也不敢表露出太多的轻蔑,以防止被对方穿小鞋。

    谢苗诺夫有着同样的想法,不过他的城府更深,喜怒不形于色。见到徐树铮抵达,谢苗诺夫赶快上前迎接。尽管双方都是上将军衔,谢苗诺夫却表现了非常谦恭,对徐树铮百般吹捧,仿佛他是下级军官一般。

    对于谢苗诺夫的这一套,徐树铮是不屑一顾的,他这次来只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他开门见山得道:“潘司令得知贵部攻城失利,所以派我过来助战。”

    “潘司令的心意我自然非常感谢,只是这些倭族人真的可以作为战士吗?将他们投入到巷战,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改变。”邓尼金的性子要直得多,当即表示了质疑。

    “是不是有效果,打过了才知道。不过我认为贵国女皇与我国总统是一家人,罗刹族和华兰族自然也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要考虑到伤亡情况,伤了家人总是不好的。这些倭族人只是雇佣军,就算死了也不足可惜,倒不如让他们去试探一下红联军在城内的部署,也好为下一步的作战提供帮助。”徐树铮知道邓尼金的性子直,很难用言语打动。所以他也不去解释倭军战斗力究竟如何,就以降低罗刹军伤亡作为理由了。

    听到徐树铮的解释,邓尼金感觉还真是那么回事,对于华兰军考虑到罗刹人的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