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阵地了,经过这一次齐射的打击,倭军野炮死伤大半,畑俊六连忙命令炮兵撤退。
为了防止炮兵再受损失,畑俊六将炮兵放到了白云山背面,防止遭到对方的炮兵报复。西特军炮兵已经打顺了手,失去了目标之后,他们很快将注意力放在了倭军步兵身上。
倭军步兵遭到了密集的炮击,伤亡越来越大,西尾寿造紧急如焚。如今已经开始退潮,海岛边上的水面都已经变成了泥沼,就算想找船离开都不行。泥沼是仁川的另外一个特色,这是几个世纪以来,被潮汐裹夹着带来的泥沙淤积于此,在港湾里形成了长达3。2公里的泥潭。
仁川港没有临海港口通常拥有的砂质或者石质海滩地带,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黑泥。泥潭足以没过人的膝盖,不禁车辆完全无法通行,就连人员行动都非常困难。
本来倭军打算依靠炮兵对射,挨过十三个小时的时间,等到下一次涨潮的时候,再汇合登陆的近卫师团,一起向仁川港发动进攻。可惜西特军的炮火优势,打乱了倭军的计划,现在他们只能在被动挨打与主动进攻之间选择了。
畑俊六和西尾寿造都是果决的指挥官,两人商量之后,决定第三十九步兵旅团进攻仁川港,第四野战炮兵旅团则给予火力支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月尾岛的西特军炮兵受到很大损失,难以对倭国军队造成太强的火力压制。现在永宗岛最大威胁在大陆上,只有消灭了西特军的炮团主力,才能让他们攻取仁川港,或者争取到足够待援的时间。
西尾寿造知道时间紧迫,他立刻派出了一个大队,以分散的队形向仁川港发动进攻。八百名倭兵拉开散兵线,端起步枪冲向了仁川港。实际上他们的冲锋在短短半分钟之内就变成了爬行,尽管在退潮之后永宗岛与大陆之间没有了海水则,但远达两公里的泥潭却是难以攻克的障碍。
一群倭国的矮个子士兵喘着粗气,在几乎淹没大腿的泥沼中艰难前行,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体力。这些倭兵往往要用全身力气,才能将一条腿从泥水里拔出来,向前迈出一步,然后再继续拔另外一条腿。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倭兵的冲锋速度可想而知。然而更可怕的还不是泥潭会将人陷住,而是过低的体温。此时已经是11月,在北方已经进入了初冬时节,泥潭中所含的海水已经低于零度,双腿陷入其中只需要数分钟就会被冻僵,到了最后这些倭兵的四肢被冻得不听使唤了。
这些倭兵的痛苦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对面的步兵阵地上,密集的机枪火力扫射了过来。虽然稀软的泥潭会吸收爆炸威力,让火炮的攻击效果很差,但却不会影响直射的机枪。八百名倭军在对面密集的机枪火力下,根本不堪一击,很快就全都死在了泥潭之上。
见到西特军的机枪开火,倭军炮兵立刻没命的打了起来,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杀伤敌人。可是倭军开炮就需要将火炮移到开阔地带使用,结果很快遭到了炮团主力的压制,倭军炮兵再次死伤惨重。
看了看难行的泥潭,又看了看岛上的情况,西尾寿造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所有人都去砍树,将所有的树都砍下来铺在泥潭上,我们就可以过去了。”
这个设想让倭军官兵们眼前一亮,他们忙活了起来。大片大片树木遭到砍伐,原本郁郁葱葱的永宗岛很快就变成了秃头。倭军费力的将树木运到岸边,甚至不进行修剪就铺到了泥潭上面。树木有一定浮力,面积又足够大,因此能够稳稳的浮在泥潭上。倭军踏着木头浮桥,开始向着仁川港发起了冲锋。
林育容脸色冷峻的站在阵地上,观察着对面的倭军队伍。因为事先并没有预计到倭军会从永宗岛的方向发起进攻,所以这里仅有一些辅助阵地,大约能够容纳两个营的兵力而已。面对倭军在大量炮兵掩护下的集群冲锋,区区两个营无法阻挡的。
林育容立刻投入了一个工兵营和一个步兵团在两个营后方挖掘纵深阵地,同时命令炮兵压制对方的炮火,务必击毁对方的炮兵阵地。
林育容的心里非常清楚,只要能够彻底摧毁倭军的炮兵,对方就算有再多人也没用。显然畑俊六也很清楚这一点,虽然永宗岛的面积不大,他还是尽量分散进行炮兵布置。畑俊六并不一次投入过多兵力,一半的炮兵留在白云山背面的安全地区,与另一半炮兵进行轮换。这样既保证了战斗力和火力持续性,又能迷惑对方的炮兵,让他们无法确定目标。
第一千一百章战况胶着()
对于畑俊六的这点小把戏,林育容并不放在眼里,在纵深阵地基本构筑完成之后,倭军已经失去了攻入仁川港的可能。林育容最担心的是月尾岛上的战况,那里才是真正的众寡悬殊。
在退朝之后,倭军第十九旅团的数千倭兵被留在了岸上,虽然地形上他们处于劣势,但守军人数毕竟太少了。月尾岛只是作为前哨阵地进行构筑,工事虽然是环岛而建,却没有太多的战略纵深。虽然如今利用炮营的火力支援,让没有火炮的倭军难以寸进,但这毕竟无法持久。
因为倭军人数众多,一起发动冲锋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大部分倭军都躲在防波堤下休息,而冲锋的人可以轮番冲锋。西特军兵力过少,每次迎接倭军冲锋都需要全员防守,而炮营的战士们也是如此,在持续射击了数个小时之后,他们搬运炮弹的手臂都要麻木了,炮击速度也大大降低了。
林育容对月尾岛冷眼旁观,他发现倭军最大的问题就是火力不足,为了尽可能多的让士兵登岛,他们放弃了一切辎重,甚至连子弹和机枪都没有带多少。为了节约子弹,倭军在冲锋中很少用机枪掩护,或者用步枪进行射击,他们总是想以刺刀解决问题。
可惜西特军虽然兵力不足,但武器装备却非常先进,而且日常阵地的储备都是十个基数的弹药,根本不用担心消耗光。寺内寿一也很无奈,他率领的第十九旅团将大部分重装备都放弃了,这才造成现在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局面。如今第十九旅团能够发挥的,只有当年乃木希典大将的亡命精神,以猪突战术拼命的发起冲锋,希望能够依靠人数优势突破阵地,消灭被围在岛中心的西特军。
从仁川港到月尾岛进行增援是很困难的,因为这里需要经过著名的飞鱼水道。飞鱼水道位于月尾岛和仁川港之间,是仁川港唯一的交通要道,它长约90公里,宽约1。8公里,水深11米到18米,涨潮时水流速度高达时速9。5公里。
这样水深流急的航道,就是倭军必须先攻克月尾岛的原因。水深流急难以使用小船进行登陆作业,而且因为飞鱼水道的特殊地理位置,让月尾岛的炮火能够很容易的封锁此地。只要有一艘登陆船被击沉在水道内,后续所有船只都会被堵死,连转弯撤退的机会都没有。倭军不敢冒整个船队被完全堵死在飞鱼水道中的险,所以才稳扎稳打的慢慢打。
有利就有弊,飞鱼水道的水深流急宽度窄,同样给守军造成了很大困扰。因为水流太急,如果进行武装泅渡,士兵很容易被冲走,所以仁川港内的贝加尔第二卫戍师主力想要增援月尾岛同样是妄想。
步兵无法上岛,就能用炮火支援了,虽然炮团主力正在对永宗岛的倭军进行压制,但各步兵团都拥有一个装备八门沪2型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兵营,各步兵营还有装备沪1型五十七毫米步兵炮的机炮连,此外各级部队还有不少迫击炮可以使用。这些火炮全都放到一起,同样能够制造出巨大的弹幕。
林育容很快将各步兵团里的炮兵全都集中起来,拉到了飞鱼水道的沿岸地区。这些炮兵都被临时整编在一起,由炮团的副团长临时进行指挥,随着副团长的一声令下,数百门口径不一的火炮同时发射,密集的炮弹覆盖了防波堤周围的大片区域。虽然这些团属和营属火炮口径不大,但胜在数量众多,如雨点般落下的炮弹接连在倭兵中爆炸,伤亡的倭兵数量立即飙升。
寺内寿一被吓了一跳,根据侦查仁川附近只有一个西特军的卫戍师驻扎,其兵力不足一万两千人,根本无法对抗数万倭军。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一个二线的卫戍师,居然拥有如此之多的火炮。在密集的炮弹轰击下,第十九旅团的形势越来越危险,他不得不下令停止了在绿滩和蓝滩的进攻,全军移防转向了红滩。
第十九旅团的进攻面大大缩减,这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