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轻轰炸机师使用的是轰2型轻轰炸机,作为第一种被定义为前线支援任务的轻型轰炸机,轰2装备有两台500匹马力的中华4型9缸径向发动机,澎湃的动力让这架轰炸机能够达到240公里的时速和六千八百米的飞行高度。双翼的轻型轰炸机长达22米,可以携带七百公斤炸弹。除了机头有一挺空一型自卫机枪之外,在机腹两侧还有两挺机枪。
这支轻轰炸机部队的使命不是轰炸工业区,因为在高丽半岛的领土上,也没有什么工业设施可以轰炸。面对着倭国可能的地面进攻,他们要做的就是敲山震虎,先震慑一下倭国陆军,让他们知道要开战就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
倭国陆军在鸭绿江防线上的部队,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庞大的机群,但仅限于发现而已。当一架架轰炸机突然俯冲,对着倭军阵地、后方集结地、指挥部和后勤基地展开轰炸的时候,倭军才如梦方醒。
猛烈的轰炸让倭军抱头鼠窜,而集中起来进行对空射击也没有什么效果。这些安装了腹部装甲的轰炸机,即使低空进行水平轰炸,也足以预防住倭军的步枪子弹。
这些轻轰炸机自然不仅仅有炸弹可用,其机腹下的两挺机枪可不是吃素的。在机枪自上而下的猛烈扫射中,那些挤到一起进行对空射击的倭军团队成了最好的靶子。
为了增加火力密度,他们挤得是如此密集,以至于机枪一个长点射过去,就会在地面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血槽,其中断肢残臂与鲜红的血水四处横流,看得不少倭国士兵心中发紧。
见到没有对手,33团的战斗机们也肆无忌惮起来,他们纷纷降低高度,用四挺机枪的火力来回犁着倭军阵地,直到血肉横飞才算满意。战士们口中纷纷打着唿哨,犹如在进行一场猎杀盛宴。地面上的倭军士兵完全成了摆设,他们只能尽量让自己躲得严实些,避免被空中的杀神发现。
只可惜人能躲避,仓库却不行。因为没有防空意识,那些储存弹药和粮食的仓库甚至没有进行防空遮掩,就目标清晰的摆在那里。随着轰炸机过篦子般的清剿,倭军运送到前线的九成弹药和大半粮食都化为了焦炭,连带着损失的还有两个辎重团的所有装备,也包括从撒尔帝国进口的一百多辆卡车。
比起仓库的损失,倭军人员损失也少不到哪里去。等到轰炸机群离开的时候,倭国陆军已经有超过八千人阵亡,一万多人受伤需要救治,更是有七百多人直接吓疯了。为了不降低军心士气,这些人只好被指挥官送回国内。不过为了避免这些人回去传播恐慌消息,实际上他们只是被运送到了数十公里以外,就被在偏僻的山谷中解决掉了。
继海军遭到重创之后,倭国陆军也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打击。如果鸭绿江一线的倭军想要发动进攻,至少需要一个月的重新补充,才能有充足的兵员和弹药渡江作战,否则他们去了也只是送死而已。
没有办法,倭国政府不得不考虑暂缓对华兰国的进攻,并发出外交函件,希望西部特区能够拖延数天,让倭国内阁讨论后,再知会他们。倭国照会说得非常客气,他们对之前的回绝表示道歉,但对于海军的偷袭却断然否认,同时也不承认陆军遭到西特空军的轰炸。
两天以后,侥幸活下来的木下少将带着残存的四艘商船返回倭国,这个时候倭国军方才接到了确切消息,原来运兵船队同样遭到了惨重打击。
两个最精锐的陆军甲等师团,不但损失了全部的重武器,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也只有两个大队的一千多人而已,这两个师团已经可以被除名了。
在接到木下少将的报告之后,陆军高层大为光火。海军竟然在危急时刻弃陆军于不顾,任由他们遭到西特海军的潜艇猎杀,结果损失了数万将士。这样的事情如果不闹个天翻地覆,那就不是倭国陆军的风格了。
第九百六十五章火箭基地()
实际上陆军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对海军发难,也有掩盖自己过失的想法。毕竟倭国并无空军编制,那些陆上航空队是编制在陆军序列中的,北面遭到对方空袭完全是陆军的战败。
陆军对海军发难这件事情闹得很大,甚至惊动了陆军宿老山县有朋,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海军只好对此事展开调查。土屋金光中将被免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多名海军高官被追则,替死鬼舰长被枪毙的也不在少数。属于海军的内阁首相山本权兵卫根基被大大动摇,倭国本就不和的海陆军之间,间隙越来越大了。
西特军仅仅出动了空军,就让倭国海陆两军损失惨重,甚至到了难以承受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倭国政府就算想要强硬,也是难以为继的。何况关东大地震刚刚过去,关东平原东部成了一片废墟,急需大量资金注入重建。
远东两大工业区几乎被覆灭,人口损失超过十五万,如果继续打下去,倭国唯一的大陆支点远东地区,很有可能被对方攻克。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区区七百死难者的赔偿就相当普通了。
倭国政府和军方都已经意识到,倭国还不具备摧毁西部特区的能力,他们必须暂时忍让,等待下一个机会的到来。无奈之下,倭国政府向华兰国发出正式照会,声称将严惩行凶者,同时给予其家属相应的赔偿,倭国愿意向华兰国郑重道歉,同时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发生。
当然倭国的屈服仅仅是面对华兰国的,对于数千高丽人被杀,倭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高丽已经成了倭国殖民地,杀死几个奴隶似乎没有多少心理负担。倭国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极大激怒了高丽人,不少中立态度的高丽人借此看穿了倭国的丑恶本质,他们很快转变思想投身到了反抗斗争之中。
原本就一直没有被剿灭的北高丽义兵人数大增,他们在安终根的率领下声势越来越大,游击区几乎扩展到了整个北高丽的山区。安终根在高丽人中声望极高,如今其义兵势力又异常强大,他很快就成了高丽人心目中的领袖人物,成了倭国殖民政府眼中最大的隐患。
好在安终根的部队在整个北高丽山区来去自如,能够获得来自西部特区通过长白山区进行的补给,让他们没有被消灭的可能,倭国人也只能继续头疼了。
这次大战获胜,让全世界都对空军的作用有了颠覆性看法。高射炮、高射机枪和新式军用飞机的研发成了热门,各国都对此加大了投入,就连倭国也不意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西特军也同样不会止步不前,战后召开总结大会已经成了军内传统。各部空军拥有更加详细的作战数据,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武器进行改造。赵守宏首先提出了加快各种口径高射炮及空爆炮弹的研制要求,同时在此次战斗中发现,7毫米口径的空一型航空机枪已经不适用了,因此枪械研究部门要立刻开始大口径航空机枪及高射机枪的研制。赵守宏在会上给出了指标,使用全金属下单翼的新型战斗机,十五毫米口径的机枪,以及可以装载大量机枪,拥有自我保护能力的超大型轰炸机。
各国的研究方向不一而足,但新式武器发挥出功效要在下一次战斗中了,至少此次并不算正式开战的战斗,让西部特区赚足了便宜。此次单纯以空军进行的作战,让西部特区借着关东大地震的机会,不但有利削弱了倭国赖以生存的海军,以及其在远东建设的工业力量和移民数量,还让华兰国内成功的对倭国产生全民性仇视心态,为将来对倭作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次西部特区能够仅以空军的微小代价,取得了对倭国的胜利,避免华兰国遭受再次入侵,大涨了民心士气。各地百姓也有了一种感觉,似乎华兰国的领导者并不在北华城,而是在蜀都城一般。
华兰国每次对外遭遇危机,都是西部特区一力承担,而且每次都能赢得辉煌的胜利。反观北华城政府,虽然一直自诩为中央政府,却只是专擅于内战而已,这样的政府任何百姓恐怕也不会有好感的。
在不自觉之间,西部特区成了华兰国天然的保护神,北华城则被大家所鄙视,连带着各地军阀包括粤东的革命军政府都被大家看低了一线。在经历多次对外战争,以及多年为自己树立良好形象的努力之后,赵守宏终于在形象上开始隐隐超越孙文海,成了华兰国第一人。
声望在国内一时无两,赵守宏却没有多少倨傲的感觉,他依然是那个为了国家发展禅精竭虑,时不时还要在科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