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巷战很快开始了,双方士兵沿着狭窄的小巷展开激战,双方逐屋展开激战,一点点挤压着条顿军的活动空间。面对这样的贴身近战,枪身短小灵活射速极高的驳壳枪和冲锋枪成了主角。反观条顿军因为gew98式步枪过长,在狭窄的院落中难以转身,结果造成了条顿军的大量伤亡,赵守宏当初向毛瑟提出的改进意见竟然变成了现实。
不同于华兰军从驳壳枪到掷弹筒的全套巷战利器,白鹰军虽然也有柯尔特手枪防身,但因为拒止能力差,经常遭到条顿军士兵的临死反噬,结果在战斗中伤亡惨重。
在付出了重大代价之后,华兰军和白鹰军联合作战,一举消灭了驻守巴黎的条顿军。因为巷战进行的过于激烈,整座巴黎几成废墟。
翌日早晨,由刘元勋率领的西特军第一坦克军第一坦克师,以及麦克阿瑟率领的白鹰国第四十八步兵旅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两军排起整齐队形,昂首阔步的走过凯旋门。由三辆披红挂彩的奔狼1型坦克为首,后面是一整队的坦克,在后面是华兰军和白鹰军的整齐军列阵。
望着雄壮威武的军队,高卢国群众夹道欢迎,为解放他们的协约国盟军欢呼。华兰参战军与白鹰军赚足了面子,也得到了福煦元帅的通电嘉奖。唯一不爽的就是高卢军了,在解放自家首都的战斗中,他们居然没有赶上,为此法军数位集团军指挥官遭到了总理的痛批。
尽管脸面上有些过不去,但高卢国政府还是回到了巴黎,高卢国总理克列孟梭也得以重新回到爱丽舍宫的总理府内办公。这件事情很快就平息了下去,但战争却要继续进行,追赶上来的撒尔军和高卢军不敢怠慢,立即加大了对条顿军的进攻力度。
第七百九十一章高卢军的困境()
条顿军队开始节节败退,失败的命运已经不可逆转。就在条顿政府焦头烂额的时候,威廉二世接到了赵守宏的亲笔信。赵守宏的信中非常客气,他列举了撒尔国情报组织探得华兰工人在条顿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表示自己处于协约国盟友的压力,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他将在数天后发出命令,将所有在同盟国境内的技术工人撤回西部特区,对于给条顿国带来的损害他就只有说抱歉了。
从头到尾的看完这封信,威廉二世尽管异常愤怒,他却发不出火来。赵守宏写的相当清楚,撒尔情报局是在被俘条顿军士兵无意中泄露秘密之后,才查实这件事情的。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是条顿方面泄露的,并不能怪到西部特区头上。
西部特区并非中央政府,对于段瑞泉对同盟国宣战的决定无法反驳,何况当初陈文褒也亲自来解释过,还将珍贵的合成氨技术交给条顿国,可谓仁至义尽。这次的情况又是条顿国的疏漏所致,威廉二世也不好责怪对方。
“我认为应该扣留这些工人,有三百多万华兰工人在我们手上,相信对方进攻的时候,也会有所顾忌的。”从前线撤回来的兴登堡将军提议道。
“不可以,赵守宏对我们处处帮忙,已经是竭尽全力了。”鲁登道夫反驳道:“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如此做,等于是背信弃义,彻底放弃了朋友之义,这是为他人所不齿的。何况我们败局已定,就算有这些工人在条顿国工作,也已经无济于事了,倒不如给赵守宏一个好印象,等到条顿国有东山再起的一天,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
鲁登道夫的话听得威廉二世连连点头,赵守宏的确已经做得很好了。他们不但给予了条顿国力所能及的支持,还始终扶持着条顿国的工业能力。除了没有直接参战帮助条顿国以外,即使是真正签约的盟友,也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好吧,我决定让那些华兰工人回国。”威廉二世站起身来艰难的说道:“派出外交人员,我们要主动与协约国谈判,尽早结束这可恶的战争。”
“可是如果主动提出谈判,会对我们很不利的。”兴登堡提醒道。
“不论如何,尽快让战争结束吧,我已经受够了。”威廉二世突然怒吼一声,似乎是在宣泄这些日子以来,他心头所压抑的不满。
汉兴集团公司的效率不可谓不高,在陈文褒的主持下,华兰的技术工人开始经由奥匈帝国和斯曼帝国向国内撤退。三百五十万人的大撤退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公司几乎包下了整条铁路线,不分昼夜的向红海省运送人员,即使这样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运送工人的同时,如果不夹带些私货可不是陈文褒的风格。汉兴集团公司在西大陆的工作人员不少,在规划部下发任务之后,不少公关部人员分头出动,拜访那些被圈定的目标人物。
科学家、工程师、高级技工,甚至是艺术家都受到了拜访,同盟国已经是日落西山,这一点在巴黎收复之后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了。同盟国一旦战败,国内必将引发动荡,就算国家不给协约国肢解占领,经济动荡也是在所难免的。
人总是要吃饭的,一旦经济动荡到来,谁也难保不会牵涉其中。就算那些科学家并不在意物质生活,也总要考虑家人的感受,他可以饿着肚子做实验,总不能让家人也跟着饿肚子。何况在全国的经济动荡之下,那些科学家还有没有做试验的条件都很难说。
在这种情况下,受到拜访的人至少有七成都随队走了。运送的华兰工人实在太多了,多到条顿国根本无法点清数目,只好任由他们坐上火车离开。在海量的华兰工人之中,夹带几千人根本就看不出来,这些人因此安安稳稳的被送出了两大同盟国。
这些人的离开并未报备海关,所以只能算是失踪人口,与华兰国扯不上任何关系,在这个混乱的时期也没人会关心这些。幸好协约国军队短时间内也没法攻入条顿国境内,华兰工人有充裕的时间撤退到国内。
为了配合工人的撤离,吴子玉接到了赵守宏的亲自命令,止步于凡尔登要塞,未接到命令不得前进。华兰参战军的前进脚步停在了凡尔登要塞前,吴子玉的借口也很有说服力,长途奔袭之后,所有设备都需要维修补充,人员也需要进行休整。
这在战争中是相当正常的情况,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何况条顿军为了阻止协约国军队进入本国境内,在原本高卢军建设的凡尔登要塞布置重兵,并安设了国内最强大的重炮部队。
没有华兰参战军的配合,吃过苦头的白鹰军也不敢贸然发动进攻,他们与华兰军同样开始了就地休整。看着奋勇无比的华兰参战军和白鹰军突然休息了,撒尔军和高卢军相当着急。
前一阵子华兰参战军与白鹰军密切配合,打的那叫一个顺风顺水,不但突破了条顿军的防线,甚至奔袭数百公里,一举克复了巴黎。这样辉煌的战绩让华兰国和白鹰国面上有光,也让撒尔国和高卢国有些灰头土脸。
尤其是高卢国的军方,承受着来自全国的舆论压力。国家首都失陷,甚至几乎被灭国,高卢军在整个世界大战中,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作为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华兰国,这个历史上曾经无比辉煌,近代却极度衰落的老大帝国,派出了区区数十万参战军,却打出这样的成绩。依靠仅有的兵力能够打的条顿军手忙脚乱,甚至将巴黎重新夺回,这无异于打高卢军的脸。
华兰军和白鹰军的成绩辉煌,他们选择休整无可非议,可是高卢军却不敢休整。如果再无法拿出让国人满意的战绩,高卢军的指挥官们恐怕会被国人的唾沫淹死。
第七百九十二章死磕凡尔登()
在这种情况下,福煦元帅不得不派出他最得力的战地指挥官贝当上将,指挥高卢军三个集团军向坚固的凡尔登要塞发起了进攻。条顿军得到的命令则是坚守阵地,等待上级命令。
为了能让和谈更有优势,威廉二世认为必须取得军事上的局部优势,所以他下达的是死守命令。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各部队一律不得后撤,否则将送交军事法庭以逃兵论处。
在这样的命令下,本就善战的条顿军发挥出巨大的素质优势,第四集团军的二十万部队牢牢坚守在凡尔登要塞内,他们依仗着兼顾的要塞群与重炮,防御着来自高卢军的进攻。
条顿军取得凡尔登已经超过两年了,在这段时间中条顿军未雨绸缪,对凡尔登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他们依托原来的工事群,又增加了不少机枪暗堡和地下通道,让原本面向条顿国的工事群,在面向高卢国进攻的时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