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只一起活动。如不能一枪将它打死,受伤的袋鼠会乱蹦乱跳,其他的袋鼠就会逃走。
如能一枪毙命,一只突然躺下的袋鼠是不会引起其他袋鼠的警觉的,因为袋鼠很多时候都是躺着的。而沈比利每次都能打很多袋鼠,因为他弹无虚发,每次都是一枪致命。
袋鼠猎手的经历,将沈比利锻造成了一位顶尖狙击手。这种经历对狙击手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因为在战场上,一名狙击手如果不能一枪狙杀敌方士兵,就会立刻暴露自己的位置,招来杀身之祸。
沈比利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甚至击杀了斯曼帝国的第一狙击王阿布都尔。在随队撤出斯曼帝国之后,沈比利作为澳军的骄傲被送回国内,担任了军校的射击教官。
第七百四十一章狙神比利()
这是澳洲政府为了提振国内士气,树立英雄形象而对沈比利的一种保护措施。不过这也让他失去了继续建功立业,为自己的击杀数增添新功绩的机会。就在沈比利认为自己会安安稳稳的在军校内工作,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澳洲爆发了大规模的歧视屠杀事件。
白人与华兰人的仇恨达到了最高点,就连沈比利也受到了牵连。一夜之间,沈比利从护国的无敌英雄,变成了被周围人仇视的有色人种。这样的待遇变化,让沈比利感觉非常不适。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华兰人,因此在华兰人决定奋起反抗那些白人的时候,他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沈比利很快就秘密离开了昆士兰州的军校,他联络了几个乡中的华兰人好友,一起去西方投奔华军了。在进入华军之后,曾经在澳军中工作过的一些战友认出了他,并将其推荐给周建屏。
对于这样一位神奇的狙击手,周建屏自然是非常欢迎。在国内周建屏曾经学习过狙击战术的应用,因此他决定让沈比利担任教官,从华军中选出一批人加以训练。
一个狙击手在战斗时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但如果能训练出一整队狙击手就另当别论了。在周建屏的大力支持下,沈比利很快投入到狙击手的训练之中。他在全军中挑选精英,终于组成一支拥有三十四个人的狙击队。
在第一师转战各地的时候,这支狙击队尚不成熟,尽管他们也参加了数次战役,始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或许是因为这一次的防御战更加适合狙击战术,或许是狙击队已经日趋成熟,在这次作战中,沈比利和他的队伍终于开始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在冲锋的队伍中寻找澳军军官并加以狙杀,这个任务成了狙击队的主要任务。结果因为带队的低级军官经常被半路射杀,让冲锋队伍的士气大跌,战斗力差上许多。
面对没有优秀狙击手的澳军,沈比利打得相当放松,结果澳军的指挥官死亡率开始节节攀升。一个师拉上战场发动进攻,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它的连级以下军官就能换个遍。
这样恐怖的射击能力,致使澳军的不少低级军官拒绝加入冲锋队伍,这让澳军的进攻效率大打折扣,步兵的防御也轻松多了。围困一连持续了五天,在这五天中澳军付出了重大伤亡,却始终无法攻克任何一个山头。
比起伤亡超过六千的澳军,周建屏也并不好过。饮水在两天前就用完了,为了避免水冷式机枪耗水,重机枪早已被弃用,但即便如此储存的水依然不够喝。
周建屏趴在机枪掩体后面,因为干渴它的脸色有些发青,嘴唇裂出一道道口子,凝结的血珠挂在那里,将整个嘴唇染得嫣红。
周建屏紧皱着眉头看向山下,如今子弹已经所剩无几,援军却遥遥无期。如果澳军再继续进攻下去,华军最多还能支持一轮进攻,就会宣告子弹耗尽了。
周建屏在机枪掩体内踱着步,暗中思索着解决的办法。本来他是可以带队突围的,虽然损失会很大,但至少能保住一半人的性命。可是在得知增援部队即将抵达的时候,他最终决定使用这个中心开花的战术。
依靠第一师吸引澳军主力,再利用华军援兵包围对方。让外围和中心的华军一起发动进攻,致使敌人腹背受敌,这样的战术可谓极其冒险。
如果不是因为突围的损失难以承受,周建屏或许会考虑换个比较稳妥的作战方式。可是自己一时的失误,造成第一师被澳军包围。
如今周建屏的决定,可能会将整个第一师彻底葬送。周建屏的眉头紧皱,双眼死死盯着远处澳军的阵地。如今突围已经没有可能,周建屏一切的希望都托付在援军身上,这种自己无法掌控结果的感觉,让他非常不舒服。
此时的沈比利却在前沿的一个阵地内,与他的观察手赵明一起,观察着对面的情况。
在对面的战壕中,一处明亮的反光已经出现数次,很显然那里有人在使用望远镜。“嘿兄弟,你看那边似乎有条大鱼。”赵明招呼道:“我已经看了那里半天了,似乎是一大群带着望远镜的军官。”
沈比利正围着枪坐在战壕里,这是他每次狙击时的习惯。让观察手去查看周围的情况,等到发现目标他再起身,而每次沈比利起身,都会有一个敌人倒霉。
听到观察手赵明说有大鱼,沈比利眼前一亮,他顿时直起身子,小心的探出头去。最近澳军队伍中,那些神枪手和低级军官被沈比利干掉了不少,不过他一直想要干掉一个大官。可是那些大官平日里都躲在后面,在战壕中轻易发现不了。两天前他训练的一位狙击手击杀了澳军一个团长,这让所有狙击手都兴奋不已,沈比利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找一个更大的目标击杀。
今天听说出现了大目标,沈比利自然不会放过。他端起了步枪,小心的瞄向了对面的战壕。如今沈比利使用的武器,已经不是那种只有机械瞄准具的菲尔步枪了。如今配发到他手里的是一柄中川兵工厂制造的,一三式狙击步枪。这种步枪虽然以菲尔步枪为母版,但它一开始就是为了狙击而制造的。
一三式狙击步枪不但使用了更好的钢材,每个零件也都经过了严格挑选,务必做到精密和稳定。枪管被刻意加长以稳定弹道,而最让沈比利满意的是,在枪管上方,安装着一个莱特蔡司光海城光学制造厂出品的三点五倍狙击镜。
有如此精确的狙击镜,可以极大扩展狙击手的射击范围。本来使用机械瞄准具的步枪,极限射程只有八百米左右。在这个距离的射击上,就算是沈比利这样的天才狙击手,也只能靠运气射击。
第七百四十二章千米绝杀()
一三式狙击步枪就不一样了,它的枪管加长之后,不但可以让有效射程稳定在一千五百米左右,还能将一千米外的景物拉近眼前,让他能够轻松的瞄准敌人。不过或许是平时的习惯使然,沈比利自从使用这种步枪之后,还从未进行了超过八百米的狙击,而这一次的目标距离他至少有一千两百米。
沈比利闭上一只眼睛凑近狙击镜,他将狙击镜当做望远镜,观察起对面的敌军战壕来。此时在奥军的战壕内,约翰莫纳什上将正率领着他的参谋军官们,在澳军第四师师长的陪同下,视察前沿阵地。
连续几天的进攻,澳军伤亡非常大,约翰莫纳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尤其是炮兵阵地遭到偷袭之后,澳军的进攻更加疲弱。今天早上,约翰莫纳什接到了消息,一支华军的部队在悉尼登陆,将那里全面占领了。
约翰莫纳什上将心里十分清楚,如果他现在回师悉尼,这里的华军必定会尾随追杀,澳军一旦腹背受敌没有任何胜算。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消灭这支被包围的华军,然后自己回师与华军的援军作战。
华军的援军从海上而来,漫长的补给线决定了他们弹药不会携带太多。一旦没有了后顾之忧,澳军返身与华军决战,胜利应该还是有可能的。华军将主力投送到南澳是危机也是机遇,如果真的可以在南澳消灭华军主力,澳军就有了恢复元气的时间,将兰芳军和澳洲华军全部驱逐出澳新利亚还是有可能的。
为了尽快消灭当面的华军,约翰莫纳什亲自带着参谋部过来,为前线官兵搭起。来之前约翰莫纳什上将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华军的火炮不多,弹药更是匮乏,对澳军阵地没有威胁。自己要去的阵地距离华军阵地尚远,在枪械的有效射程之外。因此约翰莫纳什上将才敢大摇大摆的带着人,在前沿阵地里转悠。
为了激励士气,也为了显示一下自己不畏生死的军人形象,他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