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央政府示威。黎元洪又转而希望试探冯国甫的心意,打算拉着直系打压皖系,然而他的如意算盘还没有打响,江南省的倪嗣冲就独立了。
黎元洪心里非常清楚,倪嗣冲的独立绝不是单一事件,这是段瑞泉和督军团开始反击了。果不其然,几天之内陆续有七省宣布独立,脱离中央建立地方自治政府。
万般无奈的黎元洪猛然想到,他还有一个对抗北域军阀的希望,华兰最大的军阀西部特区总领赵守宏。黎元洪很快给赵守宏发去一封电报,希望他能够带兵入北华城组阁,帮助他支撑起政府的权威。
接到这份电报之后,赵守宏立刻将自己的心腹召集起来议事。
“大家看看这份电报吧,你们认为这件事我们该如何处理?”赵守宏随后将电报递给了身边的一个人。那个人四十多岁,身材消瘦留着平头,脸色黝黑双目炯炯有神。如果有北域政府高层在这里,他们一定可以认出,这正是受到黎元洪通缉之后,失踪许久的杨晳子。
第六百七十八章不蹚浑水()
杨晳子自从组织筹安会,鼓吹君主立宪之后,曾被袁隗引为第一心腹。袁隗对他恩宠有加,甚至亲自赐匾题字,称他为旷世逸才。然而正是因为杨晳子对袁隗称帝的大力支持,使得洪宪帝制出台之后,他被全国上下唾骂声讨,先前的好友梁启超甚至称其为‘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
对于这些谩骂之声,杨晳子不为所动,他一如既往的支持袁隗,让他的称帝野心得以膨胀,而所有人都不知道,杨晳子却是别有用心的。袁隗也是直到死前的一刻,才想通了其中关节,否则他也不会大呼‘杨晳子误我’了。
袁隗死后,杨晳子写下挽联:“共和误华兰,华兰不误共和;千载而还,再评此狱。明公负洪宪,洪宪不负明公;九原可作,三复斯言。”表面上杨晳子实在惋惜袁隗君主立宪的失败,实际上他却表达了既不欣赏共和,也不支持君主立宪的思想,他的立场早已因为赵守宏的出现而发生了转移。
黎元洪继任总统之后,曾经发布惩办通缉帝制祸首令,杨晳子竟然名列第一人。从那个时候起,杨晳子就犹如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人知道他的行踪。
黎元洪怎么可能知道,杨晳子就是赵守宏安插在袁隗身边的棋子,他不但将袁隗所有的秘密决定都及时转告赵守宏,还左右了袁隗的政治倾向,勾引出他内心称帝的欲望。袁隗正是在杨晳子的一步步引诱下,迈上了称帝的不归路,做间谍达到这种境界,杨晳子也算是古今第一人了。
如今的杨晳子早已被特战师的人接回中川蜀都,担任了赵守宏的总领政治顾问的角色,成了赵守宏身边决策层的一员。如今杨晳子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为了他心向往之的政治理念而奋斗,犹如焕发了事业第二春一般。现在的杨晳子满面红光,精气神与在北华城时都不相同了,四十多岁的然看起来犹如年轻了一半。
看了看这份来自黎元洪的电报,杨晳子冷笑道:“看来黎大总统是抱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啊,只可惜他不明白要做渔翁需有相应的实力。想要在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凭借空手套白狼的本事左右逢源,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接过杨晳子递来的电报,谢明爵仔细看了一遍随即摇头道:“我看黎元洪是昏了头,竟然想要引咱们进北华城。一旦特区的势力介入到北华城政府,还有北域系什么事?到时候黎元洪拿什么平衡各方势力。”
蒋方震摇头道:“我们现在介入国内政局不是好时机,军队连续作战非常疲劳,损失也很大,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补充。我们所掌控区域一下子多了一倍还多,这需要咱们慢慢的进行消化,短时间内介入国内政局,会让咱们消化不良的。”
“蒋兄说得不错,现在不是我们插手国内的好时机。如今我们要做的一是利用大战赚钱发展工业,二是努力消化地盘,趁着列强无力东顾的机会,尽快稳固我们的内部。”赵守宏点头道:“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华元刚刚开始发行,决不能再过多消耗资金,一旦造成金融动荡,特区的大好形势很可能出现波动。”
“看来咱们要坐山观虎斗了,不过我认为黎元洪还算不上一只老虎。”谢明爵笑道。
“我认为让黎元洪下台有好处,如果没有他的掣肘,直皖两系绝不会和平相处的。”对北域内部最为熟悉的杨晳子显然知道其中内幕。
“就这么办吧,现在我们不介入国内政治。各位要齐心协力,先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以我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才是上上之策。”赵守宏拍板决定道。
“主席英明。”众人皆表示同意。
“晳子,让你进行的事情应该差不多了吧。”赵守宏话题一转,看着杨晳子笑问道。
杨晳子知道赵守宏所问的是关于北方的移民问题,这件事情是由他全权负责的。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以来,陆续出现了多个强盛的世界性大帝国,其中红衣国和撒尔国等最为突出。不过这些大帝国在侵占了广大土地之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将新领土作为殖民地。帝国只是派出部分官员和少量官兵驻扎,依靠当地人进行统治。
殖民政府只知道利用各种手段压榨当地人的财富,为国家赢得巨大利益,却不将当地人融入本国,使其加入到帝国内部,成为真正的国家领土。
想要提升国家本质的实力,领土对国力的提升要比殖民地高得多。在领土上,国民都认同本国政权,不论何种时候都会为中央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中央政府也愿意在这些土地上建立各类提升国力的工业设施,培养当地民众成为推动国家建设的人才。
殖民地则与领土大大不同,殖民地人民没有对国家的认同感,他们从来都只是二等公民。殖民地对国家的贡献充其量只是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而已。这些地方在国家强盛的时候自然服服帖帖,而一旦这个大帝国出现了危机或者衰败迹象,它们就会最先爆发革命脱离这个国家。这个不稳定的因素正是当地民众对本国没有认同感,不愿意将自己视为国家一员的表象。
当然各国的操作手法,并不是因为没有能人看出其中利弊,无法清醒的认识到国家领土与殖民地之间的本质区别,而实在是因为各国的先天不足,让殖民地难以成为领土。
要想让一块从来不是本国领土的殖民地,成为新的国家领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让本国国民融入当地生活。通过言传身教和特定的教育模式,慢慢将当地人转化为本国的国民。
这种方式是最有效扩大国家领土的方式,但也有一个非常大的先决条件。那就是这个国家的民众要足够多,移民到殖民地的民众必须多于当地人口,直接摊薄当地人的比例,改变当地人口结构。
第六百七十九章领土与殖民地的区别()
只有利用人口的优势,才能让新获取的土地成为本国领土,慢慢的将当地人通过通婚等手段,融入自己的民族内。
如果移民人数过少,这个过程就会被反向操作,让移民反而融入当地人之中。这种情况恰恰是崛起的诸多帝国最大的软肋,试问红衣国、撒尔国和高卢国等崛起的大帝国,哪一个不是全国仅有几千万人口,以这么点人口摊入越来越多的殖民地,只能是让自己消亡的更快。
所以说并非是这些大帝国内没有能人,这一点无论是之前的西班牙,现实中的撒尔国和高卢国这样依靠殖民地进行敛财的军事殖民帝国,还是后世利用经济殖民的白鹰国都存在相同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华兰的强国梦尚在襁褓中时,白鹰国就喊出了华兰威胁论的原因。
来到这一时空的赵守宏,因为有前世上千年的见识为基础,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如今的华兰虽然所有的方面都不如西大陆诸强,但有一点却是所有强国都比不上的,那就是庞大的人口基数。
只要有这样的人口基数,华兰就可以快速改变新领土的民族构成,将一块块土地彻底并入国家之中。这就是赵守宏鼓励生育的初衷,也是他敢于提出大华兰主义的基础。
如今西部特区兵锋所指,乌拉尔、北利亚、中大陆都进入囊中,但这知识库开始,在军事占领之后,赵守宏立即着手同化这些地区。北方领土同化比较容易,虽然那里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但对于住在匈奴和西域等地的人来说,这样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