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万人选一的比例,人口未满八百万的省也至少选出十人。
这样一来,将有八百余名国会议员经民主选举产生,史称“八百罗汉”。这可是全世界最大的经选举出来的议会了,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撒尔国,经选举产生的国会下院也只有六百五十个席位
不光是议员人数,从法定选民人数而言,民国第一届国会两院选举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选举,四千七百万的选民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匹敌的。
第四百八十二章第一次选举()
华兰大地上的第一次选战对于四千七百万华兰人来说,这张民主的馅饼来得如此突然。1912年9月5日政府就公布了选举日期,规定1912年12月10日进行众议院初选,翌年1月10日复选。而参议员则分别在1913年1月20与2月10日选举,等于是在公布选举时间三个月后大选开始。
如此大规模,如此民主的一次国会大选,准备时间竟然只有三个月,这不得不说有些匆忙。选举这个新鲜事物,就在这样一个国家肇始民智未开之时,强行进入了华兰人的生活中。
参加竞选的主要有孙文海、宋教初等组建的国大党,赵守宏的华兰先锋党,谷钟秀、吴景濂整合的共和党,还有由一些小团体组成的以梁启超为核心的民主党。
除了这三家比较大的,其他还有独立候选人,各种小党派不计其数。对于这场选举而言,属于破天荒第一次,谁也不知道如何操作,民国的政治家们只能有样学样摸索前行。
摸索就意味着试验,试验就意味着出现问题,准备时间短,组织人毫无经验,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各地的城市乡镇很快出现了许多拉票的竞选人,他们带着各自的助选团,敲锣打鼓沿街吆喝,将各地搞得都十分热闹。
据后来江北的共和党众议员王绍鏊回忆:“当时的竞选活动,除了有一些人暗中贿选外,一般都采取公开发表演说的方式。我在江北都督府任职期间,曾抽暇到江北的苏、松、太一带作过四十几次的竞选演说。竞选者作竞选演说,大多是在茶馆里或者在其他公共场合里。竞选者带着一些人,一面敲锣,一面高声叫喊:‘某某党某某某来发表竞选演说了,欢迎大家来听呀!’听众聚集后,就开始演说。有时,不同政党的竞选者在一个茶馆里同时演说,彼此分开两处各讲各的。”
当时的选举招数与后世所用的大同小异,比如提出自己的政见,以煽动人心的话发表演讲。只不过按照当时局面,这些政见和宣言大多十分空洞。对内阁制或总统制的各抒己见,对政府工作的批评或者支持,还有就是对竞选对手进行一定程度的人身攻击。
例如后金有名的报人杭辛斋在宁江当选众议员,但不久被人控告其吸食鸦片。法律规定吸毒者无选民资格,如果这件事情坐实,杭辛斋将失去选举资格。不过后来随着调查的深入,大仙这个消息根本就是诬告,宁江政府对诬告人进行了严肃查处。虽然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但由此可以看出,某些西大陆各国惯用的选举手段已经在华兰大地上使用了。
在这场选战中,最辛苦的可能是宋教初,这位国大党的干将在这次选战中充当了“党鞭”的角色。首先他推动了共兴会改组为国大党,1912年8月13日,国大党发表宣言组党,随后宋教初对选战通盘谋篇布局,派人到各省建立党支部,作为地方选举指挥所。
宋教初为了提高国大党的声望,游走于汉夏、长沙、光海城、南都等各地进行演说,同时视察党务,鼓舞士气,安排宣传拉票,比孙文海还要操劳。对于‘革命元勋’黎元洪控制的中原省,更是宋教初经营的主要地区。宋教初的工作很有效果,其他党的候选人也承认国大党在选举方面组织能力很强。
各政党参加竞选懵懂生涩,选民更是对选举四六不懂,比如南通某地就有选民说,过去选农会的时候,自己老爹被被迫去投票,还得给2块钱投票费。自己老爹已经去世但选票又来了,自己就将钱缴纳一下人就不来了,请有关部门见谅。
对他而言,选举就是去交钱。为了让选民懂得如何投票,有的党团特地开办了私塾夜校,教授选民如何写候选人的名字。或者直接印候选人名片,交给选民照葫芦画瓢。
到了选举这一天到来之时,种种原因之下,总共约有四百万选民投了票,投票率10%,这就是所有第一次吃螃蟹的华兰人。既然是第一次,选举过程肯定显得荒诞不经问题多多。首先是贿选和舞弊,作为一个不懂民主权利的老百姓来说,选票能给他们带来某些看得见的好处。
比如在桂林某地,选票可以换一张米粉券,选民凭券领米粉若干碗,如果不去吃或没吃完,还可以折价领现金。如果你是洛阳选民,选票价格在两毛五到五毛之间,宝鸡县便宜些两毛或三毛。
要是苏州人,这选票可是能卖大价钱的。复选时,在最后几日关键时刻,只差几票的候选人不惜重金收买,促成了票价大幅上涨。如果这时你手里还有一张没卖出去的选票就发达了,共和党方面愿出三百大洋认购,这让那些之前已经廉价售卖的选民懊悔不已。
当然这都比不上粤东某位富商的大手笔,这位要过瘾当参议员的主,声称只要投票给他,一票就送七套燕尾服。当时一套燕尾服市价为六十银元,这一票就是就是四百二十银元,他要当选至少需付出一万五千银元,可谓一掷千金了。
除了大洋开路,还有种种舞弊行为。清河县市议会议长安树为了当选,就不劳烦选民自己选了,直接把马头镇的四百张选票拿来填上。结果马头镇的选民不干了,直接把他告上法庭。
这种手法过于露骨,做得绝不如宝山县的商人金其源与沈士楷高超,他们先将选票抽出数百张,并在选举名册中加减年岁,使合法选民不能到场投票,这样就用空余选票找人冒名顶替。选举日那天,两位热心“民主人士”在选举场外发选票、名片和钱,结果被调查员发现才泄露了天机。
在华兰的政治活动中怎能少得了全武行,江北省武进县的初选,支持孙民政长的一方派出打手打砸城乡各投票站。结果造成票箱被毁,管理员受伤,全县十个投票站只有两个幸存。
第四百八十三章选举结果()
在中原省第二选区,国大党田桐、石瑛等人身带手枪纠合多人,在场外威胁投票,并将对手共和党多人殴打致伤,从而引起了司法诉讼。
在这场对于所有华兰人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的大选中,共收到各地选举舞弊情况电文三十八起。其中最多的是滥用权力十三起,投票违规十二起,裁判不公五起,金钱贿选、开票作假、选举暴力、选票作弊等各两起。用申报的评论员文章来说,就是‘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场,其中丑态百出不一而足,若各国选举皆此造作,那么民主不要也罢。’
回顾这次国会选举时,人们可以极尽揶揄嘲笑之能事,但这就是华兰民族的第一次,任何第一次都不一定美满,也不可能成熟。民智未开并不能成为理由,正如学者叶曙明所说的:“桥搭起来自然有人过,民主训练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行民主。”
在这次选举中,最文明的恐怕就要属大蜀军政府辖下各地了。赵守宏这个后来人,对于选举的程序十分熟稔,他也能够避免任何舞弊行为的出现。首先在选举颁布之后,大蜀军政府辖下各地巡警局就紧张了起来,内部情报系统也全部开动,调查任何可能贿选舞弊的人员。
各地的高音喇叭有了新的项目,就是向各地百姓介绍选举的程序和重要性,以及选举所需要的流程。选举当天,各地驻军更是出动侦察兵的便衣手枪队,布控各地投票点。一旦有人闹事或者公开贿选,当即予以逮捕,有当场顽抗者可以击毙。
在赵守宏的严密监视下,大蜀军政府治下的各地选举显得井然有序,就连在场的外国记者也交口称赞。由于中川不遗余力的投入大量教育资源的原因,使得中川省拥有小学文化的人数突破了两千万,只是因为年龄不足的原因,投票人数才会只有八百万左右,但这已经是历史上的几倍了。
尽管如此,大蜀军政府下辖的地区历史上毕竟大多是落后地区,人烟稠密的也只有中川和光海城周边。加上除了中川之外,其他地区刚刚掌控不久,教育尚未展开,民心也未归附。加上大蜀军政府绝不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