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赵守宏已经再次秘密抵达了光海城,这次来他主要是迎接程璧光的,但也有不少其他的事情要做。就在程璧光决定加入大蜀海军的时候,赵守宏正矗立在吴淞炮台的最高处,凭眺着湛蓝的海面大发感慨:“霓蓝星有七成的面积被海洋包围,这是一片多么大的国土啊。可惜华兰数千年以来都只盯着陆地,对海洋太过轻视,结果自从1840年以来,列强多次从海上入寇,而我们却只能依托这样简陋的岸防炮台,一次次抵挡着列强的侵略。”
“校长不是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海军了吗?我看不久之后,这种情况便得以改观了。”陪同而来的朱代珍笑着说道。
赵守宏摇摇头:“倭国自明治维新以来,始终将海军建设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如今倭国已经完成了八艘战列舰和八艘装甲巡洋舰的八八舰队构想,同时其船厂内还有河内级战列舰正在建造之中。此外他们还在撒尔国按照最先进的设计,订购了金刚号战列巡洋舰,并且依照其图纸进行改进,开始建造新一代的扶桑级战列舰。”
赵守宏语重心长的说道:“倭国所图非小,他们这些年来倾全国之力建造海军,实在不是我们短时间内能够赶上的。我估计至少二十年之内,华兰海军都不可能完全压制倭国,所以我们要做好长期准备,这海防炮台就必须要好好的造,千万不可以懈怠。”
“知道了,校长请放心,如今吴淞炮台、平湖天妃宫炮台、舟山炮台、宁波镇海炮台同时动工兴建,我们是按照最高的标准进行建造。到时候安置了校长从条顿国买来的大口径要塞炮,保证做到万无一失。”朱代珍当即介绍道。
看了看周围忙碌的身影,赵守宏拍了拍水泥基座道:“你们打算修多厚的水泥堡垒?”
一旁的工程师当即说道:“我们参考了各国常例,打算修筑三十厘米厚的混凝土堡垒,这样足可以挡住大多数战舰炮火的攻击了。”
赵守宏摇头道:“我们不能依照老规矩办事,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如今倭国人开始建造的扶桑级战列舰,其主炮的口径将达到356毫米,这样威力巨大的主炮在三万米的距离上,水平穿深将达到142毫米,五千米距离上的垂直穿深将达到559毫米,依照这样的数据,我修建的堡垒显然太过单薄了。”
赵守宏居然有这么翔实的数据,听得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凉气,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工程师听得也是脸上发白,如果倭国的舰炮真的有如此威力,自己设计的炮台将来会死的很惨。
赵守宏道:“如今海军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舰炮口径也越来越大,而我们的炮台一经修建,就需要使用很长时间。所以我打算依照防御四百一十毫米口径火炮的标准建造堡垒,这些堡垒的钢筋混凝土厚度必须高于六百五十毫米,而且墙体内要加设钢板,顶部要铺设钢帽。成本问题你无须考虑,只要海防能够安全,无论花费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我一定重新设计,并尽快投入修建。”工程师点头道。
赵守宏道:“这就好,修建此类工事必须一丝不苟。大家必须尽职尽责,因为你们的一时疏忽,将来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我建议你在设计炮台的时候,要增加护卫炮台的步兵阵地。这样可以防止倭国人绕到后面进攻炮台,这可是他们的老套路了。”
“是。”工程师连连点头。
“校长不来,我们还真不知道会有如此多的问题,看来我们的工作还要继续细化。”朱代珍感叹道。
赵守宏点了点头:“光海城的防卫工作实在重要,这里不但是我们主要的出海口,还有复杂的租界,以及来自宁江省江北省等几个方向的压力。所以我才将你这个强将放在此处,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我一定尽力做好,只是如今我手下的独立旅兵力不足,此外装备也大多没有到位,尤其是火炮缺编严重。”朱代珍忍不住诉起苦来。
“这件事情我会尽快解决的,等到浦东工业区的火炮厂建立起来,咱们要造火炮就方便多了,到时候我优先配给你火炮。”赵守宏鼓励道。
“多谢校长。”朱代珍高兴的敬了个礼。
赵守宏又问道:“王柏龄不是在九江搞起了实验吗?他的土地改革成果如何?”
“这件事情,王旅长背的黑锅不小啊。”旁边的秦仲义笑道:“他搞土改,得罪了当地不少士绅,这些人都跑到江左省都督李烈钧那里哭诉啊。”
“这件事我知道,李烈钧这阵子没少向咱们军政府发抗议函,说咱们占着江左省九江不走,严重影响了他们江左省的发展。”赵守宏哈哈笑道:“这个李烈钧,才当了几天都督,就跑到咱们这里来说三道四,真是不知死活。我看咱们就给他来个不出声,继续埋头搞土改。让王柏龄给他多捣捣乱,让他头疼去吧。”
第四百六十七章沙逊洋行()
“说起来这土改也不都是坏事嘛,如今王柏龄将土地分给穷人,得到了九江百姓的一致拥护。现在他手下执行命令十分顺畅,百姓们对他也很拥护。王柏龄已经组建起来三个保安团,负责九江周边的安全,可谓卓有成效。”朱代珍解释道:“何况王柏龄也不是对富户一味打压,他都是平价赎买土地。对于那些有商人身份的地主,他更是客气无比,并未太过得罪那些人。去李烈钧那里告状的,多半是有劣迹的土豪。他们因为犯法而遭到了王柏龄的严厉镇压,至于那些开明士绅还是很拥护他的。”
“江左省的事情的确不易,这哪里像中川,一个保路同志军将大户都解决了。而西域青原等地又是地广人稀,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秦仲义点头道。
“慢慢来吧,咱们总不能一下子全都改过来。只要咱们初步显露出这个意向,慢慢的搞重商仰农,相信很快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赵守宏道。
“说起商人,都督让我约见沙逊家族的人,现在他们已经回信了,不知道都督何时去?”秦仲义问道。
“这么快?咱们明天就过去。”赵守宏笑着挥手道。
第二天早上,赵守宏带着秦仲义等几个人前往沙逊洋行,会见沙逊家族的管事人伊利亚斯?沙逊。沙逊家族是撒尔籍犹太人,1832年大卫?沙逊在斋尼孟买创立了沙逊洋行,后来由长子阿拉伯特?沙逊继承父亲的实业,产业多置于斋尼。
大卫?沙逊的次子伊利亚斯?沙逊自立门户,他于1872年在孟买开设了新沙逊洋行。光海城新沙逊洋行创设于1877年,地址就在仁记路5号,赵守宏要去的地方就是这里。
早期的沙逊洋行是将撒尔国的纺织品和斋尼的鸦片销往华兰,因而发展为巨富。新沙逊洋行仍然继续经营鸦片、纺织品,但自从去年的罂粟事件,让全世界所有的罂粟都无法再生产出鸦片,他们的这项业务也就停了。
为了弥补损失,新沙逊洋行从斋尼进口大麻,然后出口到华兰替代鸦片。但是大麻的制作比较复杂,其利润远低于鸦片。而且华兰人对大麻并无什么好感,因此他的生意十分艰难。为了摆脱困境,沙逊洋行在最近又涉足军火和五金,并开始向着房地产业发展。
赵守宏此次登门拜访,新沙逊洋行上下受宠若惊。伊利亚斯?沙逊更是很明白,如今赵守宏是光海城的地头蛇,他不但掌控了整个光海城的军政,还开始向青帮等黑社会组织试探。如果沙逊洋行想要在光海城继续存活下去,与赵守宏搞好关系是必须的。
对于赵守宏的来访,伊利亚斯早就开始准备了,今天早上他很早就来到了洋行,在将对自己打扮停当之后,他就坐在办公室里静等对方登门,可是一直到喝了三杯茶之后,却始终没有听到赵守宏来访的消息。
“你们派人去大门口看看,为什么赵都督还没有来?”伊利亚斯走到门边,对着外面的工作人员说道。
一名主管笑道:“老板,你都问了七八次了。你不是说赵都督九点钟才来吗?这还差十分钟。”
“对,对,是我心急了。”伊利亚斯又把头缩回了办公室。
“老板,赵都督到了。”伊利亚斯屁股刚刚沾上椅子,外面的下属就跑进来报告,他立刻跳了起来,带着人就往外走。
伊利亚斯将赵守宏一行人迎入洋行之中,随后又引着他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不知道赵都督这次来,是否打算与我的沙逊洋行合作,我想咱们有许多可以合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