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道夫狄赛尔虽然父母都是条顿国人可他却是在巴黎出生,并在那里受教育的。条高战争爆发之后,由于两国交恶在高卢国境内的条顿国人遭到迫害,他们不得不举家逃亡伦敦,而幼小的他则被送到奥格斯堡的舅舅家居住。
童年的遭遇似乎预示了狄赛尔一生的不顺利,不久他以优异成绩进入慕尼黑科技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家国际冷冻公司的工程师和推销员。本来他已经有一份薪水不低的工作,享受中产阶级的富足和悠闲,但对于机器的痴迷却让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在工作中,狄赛尔深感蒸汽机的效率地下,于是萌发了设计新型发动机的想法,实际上他甚至提前一年申请了专利。他很快找到了合伙人,并花了数年时间完善新发动机的性能,1897年他成功的制造出狄赛尔柴油机,其功率达到了14瓦特,远远超过当时的蒸汽机。
新发明让他成为了百万富翁,可是由于缺乏商业头脑,他在股票上输了许多钱,经济逐渐陷入困境。后来他得了严重的精神虚弱,在慕尼黑附近的疗养院休息了很长时间。他的公司也渐渐有了问题,由于柴油机的一些缺陷,不少用户开始退货,他的公司面临倒闭的危机。就在这个时候,沈若雪伸出援手,帮助他清偿了所有债务,并保证后金国能够治疗他的精神虚弱。
狄赛尔就这样踏上了来后金国的道路,抵达之后他果然没有失望,太空医院很快治好了他的病,他又可以生龙活虎的投入工作了。由于川西各研究所的通力合作,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两家大型机械加工厂配合,对柴油机的研究能力成倍增加,他终于可以开始安心研究了。柴油机的研制工作快速展开,赵守宏有希望尽快看到真正完美的发动机成品。
赵守宏旗下的各个厂家与研究所通力合作,产业开始越做越大。随着各条铁路的不断推进,销售网络也在逐步增加,销售问题开始得到好转,尤其是在江底暗礁险滩都被炸掉之后,至少在丰水期的时候,航道一切畅通,足以让在新炮艇掩护下的商船队完成来往于重山和光海之间的商路,三千吨以下的江轮甚至上朔到宁远厅直接装货。赵守宏赚钱的速度大增,他对教育和铁路的投入也更大了。
对于赵守宏的想法,作为中川总督的赵尔巽都全力支持。有这样的保证,赵守宏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川吏治。他以提学使的名义发布命令,要求全中川吏员必须进行考试,只有通过考试得到吏员资格证书,才能在中川充任吏员,否则一旦发现有不合格者,对于官员和吏员都要重罚。
第二百三十八章公务员考试()
在后金的官场上,官员是由朝廷任命的,而吏员则属于临时工性质,是由各地官员自行招募的待遇根本无法保证。这种聘用制度就有了可以营钻的空子,只要赵守宏以资质不足等借口,便可以将全省吏员都换成自己的亲信,这等于间接控制了整个中川的官场。
这条规定在得到赵尔巽的支持以后,很快得到了实行。所有吏员都参加了赵守宏主持的所谓公务员考试。经过系统学习的那些大学吏科学员自然对考试更有优势,而那些野路子出身的师爷们就不那么乐观了。考试成绩很快下来了,吏科出身的人排名靠前,而那些原来的吏员就倒霉了。
中川官场上的吏员空缺很快被中川大学吏科出身的学员充斥,这些人有着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对治理地方极为在行。原本各地官员对上面的这种做法还颇有微词,但在看到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而他们的工作量却逐步下降之后,这些人都感到十分满意。可惜他们并不知道,在不知不觉间中川的政权已经开始掌握到那些吏员的手中,而这些人之中的大部分都是先锋党的党员,剩下的也都是积极分子。
朝廷的俸禄只提供给官员,对于官员下面工作的吏员都属于临时工性质,也就是说他们的工钱都由官员自掏腰包。针对这一点,赵守宏又出台了新政策,布政使衙门开始为通过考试的吏员提供财政补贴,以减轻官员们的负担。因为布政使衙门只承认通过考试的吏员,只要聘用他们就能少支付不少工钱,这回官员们是彻底拥护赵守宏的政策了。利用资金补贴的方式,大家都有好处,赵守宏也就堵住了官员可能因此上告的漏洞,避免自己的计划提前暴露。
赵守宏对于自己的安排非常满意,如今他逐步掌握了十七镇新军,以及六个巡防营的官兵,手上军事实力大增。加上政权的掌控,可以说他随时造反,整个四川都会跟随他了。可是赵守宏并不满意,因为他的目光从不局限于国内。
很快巡警局的规模大增,各地衙役都因此被裁撤了下去,而且他还以布政使的身份上书朝廷,认为中川的经济逐步好转,可以支持当初预定的三镇新军了,希望朝廷能够给予番号,并任命军官。
载沣刚刚弄倒了袁隗,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没想到赵守宏来了这么一手,着实将他吓了一跳。随后他不但在旨意中严厉斥责赵守宏,表示不许中川再增加新军,还在中川官场布置自己的人,想要严密监控这个与袁隗关系密切的‘立宪派’。
赵守宏此举只是试探载沣的想法,见到对方如此重视自己,他决定先蛰伏下来等待机会,再一举掌控西北。
时间转眼已经进入了1909年,春节刚过清廷就下达了旨意,要求各省正式成立谘议局筹办各州县地方自治,设立自治研究所。这个旨意本事朝廷安抚人心,做出准备立宪的一种姿态,赵守宏对此积极响应,他立刻建立起中川谘议局,将川中有名望的士绅都聚拢了过来,作为参政议政人员。其中光冉年间的进士,曾经留学倭国的蒲殿俊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谘议局议长,而与袁隗为首的立宪派不对付的瞿鸿禨门徒罗纶却意外成为了副议长。
这些人似乎都是反对袁隗,也就是反对赵守宏一系的,而赵守宏不但不打压他们,还反其道而行之,让其成为谘议局首脑,这让所有人都看不懂了。实际上赵守宏的打算很明白,省谘议局只有议政权却没有决策权,这根本就是个摆设而已,将这样的权利让给他们属于惠而不费。
这些有名望的反对派进入了省谘议局,下面那些州城府县的谘议局自然就容易控制了。刚刚成为各地吏员的吏科学员大多数是当地人,他们进过洋学堂,又成了吏员,在当地也算是有名望的人物了。
那些原本最有名的人物都去了省谘议局,这些下面的县谘议局自然就由他们掌控了。实际上赵守宏用一个空头的省谘议局拴住诸多省内名人,然后自己掌控了各地方谘议局实权,这等于让他掌控中川更进了一步。
除了这些,借着铁路修建的东风,赵守宏埋头发展西疆东部、蜀都和宁远厅三大工业区,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由于有了诸多西大陆工程师的加入,加上各种世界最优秀枪械图纸的帮助,中川机器局很快给他传来了好消息。一种比麦德森轻机枪更加优秀,更轻的新式机枪终于被试制了出来。
这种轻机枪很像后世的zb26轻机枪,在这个时代这种武器属于结构十分简单轻巧,而且不需要太高深加工工艺就能制造的武器。一般受过基本训练的技工,就能利用较少的机械进行制造,这正适合华兰的国情。
该机枪非常坚固耐用,同时为了防止影响瞄准,机枪的弹匣被放在侧面,成了一个有弧度的双排供弹斜弹匣,足以提供三十发子弹,这对于步兵班的火力支援已经足够了。
有赵守宏的提点,这些没有经验的设计师们设计出的机枪非常完美,机枪的弹道极佳,对于射手要求低。此外它能够随时更换枪管,大大增加持续作战能力,且极少出现卡壳和炸膛的问题。
这种二十斤重的轻机枪,只需要两个人操作,实战性能与机动性能都远远超过了改进枪机后的马克机枪,成了护厂队的最爱。赵守宏再看了这把机枪之后也非常喜欢,他当即拍板将这种轻机枪命名为中川零九式轻机枪,而将枪机旋转九十度,减重优化而成的马克机枪则成为零九式重机枪,用于装备部队。
此外三种口径分别为一百零五、七十五和五十七毫米的火炮也开始试生产了,这些火炮都是山炮和榴弹炮,虽然射程并不远,但在多山的中川却非常实用,很受大家的喜欢。
第二百三十九章秘密扩军()
要说战士们最喜欢的,要数零九式掷弹筒了。这种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