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泊虐甙叩睦飞撕郏蚴廊怂咚底潘窃馐艿哪ツ押椭两袢员惶旄饕环椒掷氲耐纯唷
而历史上的昭陵也是屡遭侵扰,地宫之中的其他绝世宝物是不是也向昭陵六骏一样,已经惨遭厄运?这座费尽心思,倾一国之力建成的帝王之陵,还能留有多少当年印记,供后人去瞻仰和追思呢?或许这一切只有待正式发掘昭陵的那一天,方能揭晓答案。
温韬盗遍十八陵
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鼎盛的时代,无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有唐一代独领风『骚』。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李渊开国的大唐王朝,至今大唐遗风尚存。在全球好多地方和国家,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中国的古式服装在外国人眼里是“唐装”,至今仍穿在国人的身上,并作为“国服”而出现在重要的国际外交场合。
第35章 盗墓风潮第三波:隋唐五代十国的盗墓之风(4)()
与唐代的繁荣鼎盛相对应,唐代崇尚厚葬,唐代大墓无不装饰精美,奇珍异宝藏满其中,尤其是唐代帝陵,陵园恢弘,雄伟瑰丽,气势磅礴。这些帝陵皆是设计巧妙,巨石林立。
唐代自建国以来,历21朝,凡290年,其中女皇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夫妻合葬,所以唐代共有帝陵20座。除了唐末被朱全忠挟持至洛阳的昭宗李晔(yè)葬在河南渑池的和陵,哀帝李柷(zhu)葬在山东菏泽的温陵,其他十八座唐陵均坐落在关中地区。这些陵墓分布于渭河以北的礼泉、干县、径阳、三原、富平、蒲城六县境内,东西绵延100余里,以长安为中心,呈弧形展开,与巍峨的秦岭遥遥相望。由于这十八座陵墓均位于关中地区,所以后人将这些唐陵称作“关中十八陵”。关中十八陵各据一山,因山起陵,或封土为陵,或凿山为陵,有的山势险要,曲折蜿蜒,有的峰回路转,难觅行踪,动辄百里之广,无不固若金汤。但其中17座都被盗掘了,而第一祸首就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节度使温韬。温韬也算是历史上盗掘帝王陵最多的一个人,许多珍贵的文物都让他给毁了,实乃危害最大的盗墓者,真是罪该万死。
我们说温韬其人有两个特点。一为屡装儿孙,谁的势力强谁便是亲爹娘,趋炎附势,反复无常到了极致;二为盗掘古墓,尤其对唐十八陵大肆袭劫盗掘,将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历史珍藏侵掠破坏,成为千古大盗。
温韬,五代时梁国人,祖籍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县),出生在大唐王朝风雨飘摇的末日。曾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镇辖关中地区。也许是为了附会温韬后来盗墓成狂的恶行,后世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温韬出生之时,有匪星陨落在嵯峨山。嵯峨,东与九嵕山向望,而九嵕山就是唐太宗昭陵的所在之处,其南渭水之滨,其北黄土高原掩映在巍巍苍山之间。『迷』信者遂传将给唐皇陵带来一场灾难的人物出世了。果不其然,这个荒诞不经的预言在温韬担任长安行政长官时应验了。
温韬年纪不到10岁,便成了家乡有名的小蟊贼,加入土匪团伙的人当中,数他最小。起初,百姓看到这么个小娃娃耍枪弄棒,行为刁钻,传以为笑,但当他挥刀杀人不眨眼时,人们方才如梦惊醒。生逢唐末战『乱』,10多岁的时候,温韬就上嵯(cuo)峨山拉人马,发展土匪队伍。俗语云:兔子不吃窝边草。温韬正好相反,他凭着吃窝边草起家,祸害家乡一带,使他率先在自己的家乡华原成了名。
尽管如此,此时的他,也只仅限于小打小闹,尚没有攻城略地的实力。狡猾、『奸』诈的温韬,一方面经营他的嵯峨山根据地,一方面坐山而看天下大势,伺机出山霸天下。
有消息不断地从最近的地方传来,唐皇室彻底土崩瓦解,“西府王”李茂贞日益强大起来。李茂贞身居凤翔节度使之职,不断扩充实力,随时觊觎天下。此时的李茂贞成了他走上仕途的领路人,温韬立即以“贼帅”的身份攀附李茂贞。正在另立中央的李茂贞,看到温韬的贼众,心想正是用人之际,热情接纳了来投的温韬贼众。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二人都有各自的小算盘,都是想利用对方的实力,来壮大自己的队伍,两个各怀鬼胎的人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为了使自己无后顾之忧心腹之患,李茂贞意欲认温韬为干儿子,温韬自然乐意,拜李茂贞为干爹,并主动改自己的姓,要李茂贞为自己重取个名字,李茂贞赐他名字为彦韬,委任他为华原镇将。
我们在前面已经交代过,温韬是个反复无常的人,这样的人根本就靠不住。在战『乱』频发的年代,温韬极易倒戈。
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十月,于军阀战『乱』蜂起中脱颖而出的朱温大军锐不可挡,攻克长安,旌旗西来,直捣风翔,风翔李茂贞拼死抵抗,但难以遏制住朱温军队的攻势,情势到了最后关头,李彦韬(温韬)见李茂贞大势已去,遂倒戈投敌,降附朱温。李茂贞落荒而逃,到朔方重整旗鼓去了。
但是,对温韬不利的是,没多久,朱温东归,他成了没爹没娘的儿。无依无靠,为了不被其他军阀吃掉,温韬重又回到了他当初打家劫舍的据点——嵯峨山。在这里,他再次施展两手,一手坐观天下,静待其变,另一手则加紧聚敛财物,疯狂地掠劫长安附近的各县,重又当起了打家劫舍的土匪。而李茂贞又回到了他的凤翔,重新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见温韬已被人丢弃,遂不计较昨日背叛自己的旧嫌,派人下书,又与温韬修复了父子关系。
天佑三年(公元906年),李茂贞命名华原县为耀州,命名美原县(今富平县东北美原镇)为鼎州,设置义胜军节度使管理这两个州,李彦韬(即温韬)领命,坐上了节度使的交椅。
随着流浪逃遁的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哀帝李柷覆亡,大唐宣告结束,埋葬李唐王朝的朱温,以马上挥舞的剑戟,开辟了新的朝代——后梁,从此,战『乱』不堪的五代开始了。
在此期间,温韬曾担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在担任耀州节度使的七年时间内,温韬挖掘了关中十八陵中除了乾陵之外的十七座皇陵,敛取陵中无数金银珠宝。《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温)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资治通鉴》也有类似的记载:“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峨山,暴掠雍州诸郡,唐帝诸陵发之殆遍。”嵯峨山临近唐太宗昭陵,而雍州即是关中地区。《资治通鉴》又记载:“(后周太祖)屡诫晋王日‘昔吾西征,见唐十八陵无不发掘者,此无他,唯多藏金玉故也’。”这一记载不仅坐实了温韬盗墓之事,也说明温韬盗墓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赤『裸』『裸』的抢劫财物。乾陵保住不被盗掘之身,要感谢奇异的天象。宋人程大昌《考古编》中称,“史载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就是说,在盗掘乾陵时,出现了极为反常的天象,狂风骤雨闪,电雷鸣,怕遭报应的温韬被吓跑了。
温韬给中国帝王陵带来的破坏是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许多珍贵的文物让其给毁了。所以史学界、考古界都认定,温韬是中国盗墓史上危险最大的一个盗墓者,有千古之罪。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把《兰亭序》等众多珍贵的名家书画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
最为愚蠢的黄巢
历史是不断地前进的。经过了安史之『乱』的唐朝,逐步从封建社会统治的顶峰,转入衰败。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让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各地叛『乱』不断发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摧毁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进士不第,适逢关东大旱,官吏还要催缴租税、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干符二年(公元875年),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起兵。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与子侄黄揆(kui)和黄恩邺等八人起兵,响应王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