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翼翼地打开金箱,发现里面盛满了书籍。书籍码放整齐,计有杂书40余卷,包括:《老子》2卷、《太素中脂经》6卷、《天柱经》9卷、《六龙步元文》7卷、《马皇受真术》4卷。经过进一步核对,让主要官员大吃一惊,原来这是汉武帝的随葬书籍。他们赶紧上报给当时的皇帝。但由于皇帝要顾及自己的面子,只对守陵的官员作了一些简单的处罚就草草了事,所以这件事情的真假就成为了悬案。这是关于茂陵的第一起悬案。

    不久,又有一位地方官从一个农民的手中缴获几个玉碟,经过查验,发现是茂陵内的东西,地方官急忙禀报上去。谁曾想,检查组还没有到,这个藏有玉碟的农民就不明不白地死掉了,至于他是从哪儿得到的这个玉碟,也无人能知了!这是第二起悬案。最后一起悬案更加离奇。江苏某县县志记载这么一件事情:有一天,一位商人出门采购货物,忽然遇到大雨,他急急忙忙跑到一个土地庙中避雨。没有想到雷电交加中土地庙上空出现一个似龙非龙的动物,当这个商人想要看个究竟的时候,这个动物突然吐出一颗宝珠来。商人捡起一看,上面刻着“御用”两个字,他哪敢留下,很快就交给官府并将此事原委说了出来。谁曾想到,怪事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不久这个商人不见了,又过了几个月,放在官府府库中的这颗宝珠也不见了,朝廷严厉追查也毫无消息。又过了3年,人们却发现商人口含宝珠死在离茂陵不远的一口井内,也不知道死了多久了。后来西汉皇室成员确认这颗宝珠是汉武帝的随葬品,并将它送回祭祀汉武帝的祠堂内。据说后来每天晚上都有打雷的声音隐隐从祠堂里面传出来,以至于守卫祠堂的士兵晚上都不敢靠近祠堂,再后来这颗宝珠就不知下落了。这个悬案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但就没有人能说出它的真相来,也许确有其事,也许是杜撰的,不过这却给茂陵笼罩了些许神秘的气氛。

    这些悬案不能确切地说出茂陵是否被盗过,也就更加吸引后来者去探究茂陵珍藏宝藏的秘密。那么都有哪些人真正进入过茂陵呢?这些进入茂陵的人都从那里带走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次打开历史文献,就不难找到这样的记载:西汉末年,琅野人樊崇率百余人入泰山,揭竿起义。公元22年,新朝皇帝王莽派大军10万人击樊崇军。樊崇军准备大战,起义军用赤『色』涂眉,作为起义军记号,史称“赤眉军”。结果大败王莽军。公元25年,赤眉军30营(一营为一万人)攻入长安。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民,入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肆掳掠,在将长安城抢劫一空后,赤眉军又来到咸阳塬上,发掘汉帝后坟墓,收取宝货。西京长安二百年的文物,几乎被破坏殆尽。而武帝的茂陵,当然也在劫难逃。

    据史书记载,赤眉军掘开茂陵后,成千上万的士卒搬取陵中宝物。搬了几十天,但“陵中物仍不能减半”。茂陵附近的帝后陵,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令人发指的是,个别人竟然干起了『奸』尸的可耻勾当。据《后汉书·刘宣子传》记载:赤眉起义军进入关中,攻占长安后,焚烧了皇宫,又发兵西征,“逢大雪,坑谷皆满,上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公元26年,赤眉军再一次“光顾”了茂陵。当时,他们正被刘秀领导的起义军打败,走上了穷途末路,兵退咸阳。许多士兵都开了小差,军心更为不稳,樊崇为此一筹莫展。此时,起义军的军师,名叫徐宣,他给樊崇出主意说:“眼下我们东有刘秀攻打,西有隗(wěi)嚣追击,两面受敌,想退是不可能了。只有设法再次打进长安,方有一线生机。只是现在雪下得这么大,军心不稳。我看主要是士兵闲来生事。这一带陵墓不少,不如叫大家去掘坟盗宝,土兵们有了财物,士气自然高昂,攻进长安就有希望了。”樊崇一听,茅塞顿开,立即下令士兵再次去盗茂陵。

    徐宣此次出主意去盗茂陵,除了想要提高士气外,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想得到茂陵中的道术秘册。原来徐宣能掐会算,曾当过县里的狱吏,在《易经》上造诣匪浅。他知道汉武帝生前信神敬仙,收集了不少方士的道术,所以猜想其墓中必有秘册。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徐宣的这个想法只是一种猜测:士兵们找遍了茂陵的所有角落,甚至捣毁了著名的茂陵陪葬墓——西汉大将军霍去病墓,然而道术秘册却不见一点蛛丝马迹。

    两汉盗墓奇事多

    中国的墓葬,发展到秦汉时期,已经有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制度。从秦始皇开始,最高统治者的坟墓有了特殊的规制,开创了中国历代皇帝的陵寝制度。为了显示与老百姓之间存在着不同之处,帝王的墓筑得又高又大,就像座小山。《水经注》云:“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由于帝王身份是等级最高的特权人物,所以生前有能力凌驾于万民之上,死后也有财力将坟墓修筑得巨大无比,这样才可以显示出军权的至尊无上。『毛』泽东在诗词中所提及的“秦皇汉武”,不仅在活着时时当时的杰出帝王,就是在他们死后,其墓葬也无不显示出人世间的奢华。在他们的带动下,中国的厚葬之风走向了一个高『潮』。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盗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厚葬,厚葬必然引起盗墓。因此,这一时期也是盗墓活动最为猖獗的时期之一。历史上,被盗掘的两汉墓多如牛『毛』,难以尽数。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仅将一些重要的或有意思的盗墓事件辑录如下:

    《晋书·愍帝记》中记载:“(建兴三年)六月,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得金玉采帛不可胜记。时以朝廷草创,服章多阙,敕收其余,以实内府”。

    据《史记》载,薄太后死于汉景帝二年,即公元前155年,而其墓于470年后被盗,即公元315年。另据《古书图成·堪舆卷》可知,盗墓贼为三秦人尹值、解武等。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晋愍帝建朝时,竟连穿衣都成问题,所以不得不收拾盗墓贼留下的“烂摊子”,用来充实内府所需。

    在徐州龟山汉墓前,立有一块石碑,碑上用不规则的小篆写着:

    第百上石,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椁,不布凡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母今玉器。后世幸视此书,(目)此也心者,悲之。

    这座墓乃西汉时的楚襄王刘注与其妻的“同茔异『穴』”墓。碑文主要是告诫后世,他虽为一代楚王,但墓中既无华贵的服饰,又无陪葬的宝物,当你看到碑文时,你心中一定会感到悲伤。

    尽管如此,后来的发掘证明,其墓仍被盗掘两次。更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在历经两次盗掘之后,墓中依然出土了玉器、陶器、车马器、陶俑、五铢钱、麟趾金、龟纽银印、铜矛、朱雀肖形印等大批文物。而那碑文,让人想起了一句古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使用数量众多的塞石封堵墓道,塞石重者可达7。8吨,但仍未能阻止盗墓贼的进入。经现代考古发掘可知,盗墓的贼娃子或将塞石击断,或将其拖出,最后成功地进入了墓室,将随葬品洗劫一空。考古人员清理时,发现后甬道一块塞石已被盗墓者拖运到前室,塞石的前端有盗墓者为便于拖拽而凿出的牛鼻扣。据推测,盗墓贼借助凿出的牛鼻扣,拴上绳索,用一头或数头牛向外拉动,一一将石板拖出室外,然后轻而易举地进入墓室,打开棺椁,盗取宝物。在塞石的缝隙中,清理人员发现了玉衣片,这证明墓主曾穿戴金缕或丝缕玉衣,盗墓贼连同玉衣和陪葬器物一并劫走了。

    五花八门的离奇的事,史书记载却屡见不鲜。传说,盗墓贼打开刘表的坟墓以后,香气扑鼻,打开棺椁,更是香溢心田,令人心旷神怡,以至陵墓附近几里地都能闻到香气。那么,刘表之墓何以如此飘香数里呢?

    刘表(公元142~公元208年),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刘表死后八十余年,也就是晋太康年间,他的墓遭到了盗贼光顾。当盗墓贼打开棺椁的时候,不仅感到香气扑鼻,而且还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刘表和他的妻子栩栩如生,皮肤和活人差不多,据说面带微笑,好像对盗墓贼说:你们现在才来啊!我们夫妻俩等你们久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