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章被他说破心事,面色倒是一窘,辩解道;“先生何出此言?”
田不礼微微一笑,道;“其实本来我心中还有些困惑,可到了代郡后看见大军来往频繁,这便顿时茅塞顿开。想来是赵国要对中山动手了,却忌惮齐国的干涉,而让齐国的不干涉的代价就是我们宋国,公子我猜的可对?”
作为一名成熟的政客,应该了解国与国之间的邦交不过是利益驱动而已,所为“邦无定交、朝秦暮楚”说的大抵就是如此。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盟友,自然也不会有一成不变的敌人。昔日的朋友很可能会突然化成敌人,同样的道理,长期的世仇也许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也会握手言和。
只是赵章到底年轻,不善说谎,闻言不禁面色有些尴尬,干笑了几声道;“先生当真是好眼力,其实赵章并不是诚心隐瞒,只是事关军机,所以不敢相告,还望见谅。”
田不礼笑了笑,不以为意道;“我何时怪过公子了。平心而论,赵国做此选择也是有利于赵国的发展。中山虽小,于赵国却如鲠在喉,宋国虽弱,却也是五千乘之国,齐国虽然势大,可真要吞并宋国,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牺牲一个宋国,却能拖住整个齐国,让赵国空出手来吞并中山,收拾诸国,这么划算的买卖,换了谁都会做的。”
赵章闻言笑道;“先生倒是想得开的呀,这样也好,省的我再费口舌安慰你了。你猜的不错,父王他正是如此打算的,他说宋国再不济,也能支撑下来几年,甚至更长。这段时间齐国的大部分精力都会被宋国拖住,而无心干涉我赵国之事,那样的话有利于我赵国征讨四方。”
赵章言罢见田不礼脸色并没有太多的感伤之色,依旧面色如常,不由好奇的问道;“先生身为宋国大夫,听到这些后,为何怎么没有一点担忧之色都没,到似平常。”
田不礼晒然一笑,挥了挥衣袖,道;“难道公子以为我应该仿效‘申包胥奔秦’一样痛哭流涕吗?宋国待我不过衣冠之礼,宋王待我不过大夫之职。我田不礼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宋国在邯郸奔走了数月,已尽了为人臣子的职责。再说宋国沦落到如今这等局面,也是宋王子偃四处结敌、咎由自取,如今宋国大势已去,我却是没必要与宋共存。”
(PS:申包胥奔秦,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助之下,在柏举之战中大败楚国,一举攻陷了当时强国楚国的国都。楚国大夫申包胥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发兵车五百乘前往救援,楚国乃复)
第四十四章 公子之忧(四)()
田不礼的一番话赵章听着倒是觉得新鲜,不由哈哈一笑,又道;“那先生今后可有何打算?”
“齐国是我家国,但却不容下我;宋国虽待我不薄,可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趋利避害才是君子所为;那算来我也只能投身赵国了此残生了。”
赵章拍掌笑道;“如此甚好,先生你才华出众,我军中正缺司马一名,先生可否愿意屈才?”
司马是赵军中文书官吏之职,掌一军之文书,品阶已是不低。赵章虽然是赵王之兄,却无权任命高级官员,司马一职已经是他自付能争取到的最高官职了。
田不礼却微微一笑,说道;“多谢公子厚爱,只是在下所学恐不擅长司马之职。”
赵章没想到他会直接拒绝,闻言不由一怔,脱口问道;“那你擅长什么?”
田不礼伸手整了整衣冠,从容的朝着赵章深深一拜道;“回公子,在下毕生所学不过是辅明君,称霸业的帝王之术耳,而我观公子此处正是在下一展所学之处。”
赵章脸色忽然大变,不由自主的退后半步,满脸警色的望着田不礼,许久见他脸上并没有什么异色,这才强笑着说道;“先生是在开玩笑吧,章不过是先王之子,区区一公子耳。论爵至多封君,论权不过一军之主,如何当得起先生这番话。还望先生不要害我,这等话切不可为外人所知。”
田不礼却面色不为所动,见到赵章举动后细长的眼睛中反而隐隐闪过了一丝兴奋,长声道;“公子太过自谦了,你身为太子,这王位本该就是你的。而如今年幼的赵王何德何能,却让你无端被废,国人早已有了愤愤不平之心,只是公子你还不……。”
话还没说完,田不礼只觉得眼前一花,随之喉前一寒,却是赵章佩剑出鞘,剑锋直指他的喉头,生生的将口中的话咽了下去。
赵章面带杀气,厉声道;“你若再敢口出狂言,吾必杀之。”
田不礼心中虽然惊骇,面上却强撑着不露声色,而是目光与赵章对视,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道;“公子又何必自欺欺人,你之所以如此暴怒,无非是因为我说中了你的心思而已,却又怕被他人所知。”
赵章直视田不礼,眼中厉色数度闪过,却终究没有刺下手中的剑。缓缓将配剑回鞘,目光复杂的望着他说道;“你好大的胆子,当真以为本公子不敢杀你?”
田不礼确实怡然不惧,反而面带笑意直言道;“伯夷有约: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像我们这种寒微的士人,若想青云直上,只有靠着依附达官贵人,这样才能扬名立万。人皆曰:自古富贵险中求,我田不礼一生碌碌无为,枉负一生才华,如今愿助公子一臂之力,也好了我心愿。”
赵章沉着脸,道;“那我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并不是你想要依附的人。主父是我父王,与我有养育之恩,为我所敬;大王是我亲弟,与我血脉相连,为我所亲。我敬你是我母后亲族,幼时又对我有所关照,所以今日饶你不死。这等疯话你今后若是再提前,就休怪我不念旧情了。”
赵章虽然色厉语决,但听到这一番话时眼中闪过的一丝狂热却没有逃过田不礼的眼睛。他不禁眯起了眼睛,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赵章脸色阴晴不定的看着眼睛狂笑的田不礼,语气不善的说道;“你笑什么?”
“我笑公子你自欺欺人,明明心中清楚却又明知故问。你视主父为父,可他当年废黜你的时候可曾顾忌你的感受?你视赵王为弟,他日你若是对他的王位造成了威胁,他可会视你为兄?”
赵章脸色阴霾,十分难看,显然田不礼的一番话打动了他心,却又强忍着辩解道;“一派胡言,大王从小是我看着长大的,他宅心仁厚,性情单纯,自小都我这个大哥向来也是十分亲近,他怎么可能会对我不利。”
田不礼却是冷笑道;“公子你似乎忘记了你赵氏一族百年来所历之事,襄子让位兄长后人,其弟恒子却杀侄自立;烈侯让位其弟武侯,其子敬侯弑叔夺位;敬侯去世,公子胜和公子仲兄弟相残,以夺王位;成侯薨,四子相残,去其三。才短短百年时间,赵国就已经上演了四起为了王位手足相残的事情,失败者皆是身首异处。”
“最是无情帝王家,公子你一厢情愿的相信手足骨头之情,那离死期也已不远了。”
赵章脸色数变,最后转而苍白,显然田不礼的一番话语已经让他深深惧怕,他不禁放下了手中的剑,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可是我素来本分,并未有夺位之举呀,无凭无据,弟弟他有何理由害我。再说有父王在旁,这赵国的天还轮不到弟弟说的算。”
田不礼见赵章已经将他的话听入耳中,心中不由窃喜,便趁热打铁道;“公子你说的不假,只要主父一日在朝,公子的富贵性命便无忧虑,可是主父今年已经四十有二,而公子你才二十五,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难道要指望父辈的成荫?若是主父薨,公子又当如何自处?”
“我观如今赵王处事,虽然年幼但井然有序,丝毫不见混乱,显然是个有为之主。既为有为之主,那自然绝不会允许国内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而公子你无疑是可以对赵王王位构成最大威胁的。试问如果是你当了赵王,你会不会容许一个手握重兵,有着一大批朝臣追随的前朝废太子活在朝中?”
赵章脸色脸色阴晴不定,却始终没有开口反驳,显然田不礼的话句句属实,所谓的亲情,在自尊王权面前是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赵章紧握起拳头。偏偏拥有者至高无上王权的本该是自己,而不是王座上那个才十几岁的小孩子!
赵章的脸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