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信身后一直低着头未说话的人忽然抬起了头,虎目中闪过几丝笑意,打趣赵信道;“看不出来,你小子在邯郸的名声到是挺大。”
赵信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这不都是托主父您的赏识,这校尉想来是赵中尉手下的将领,我和城卫打过不少交道,他们应该都认得我。”
心中却是知道,防守此城的正是乐毅。上次他替乐毅向中尉李希讨了个人情,李希也就顺水做了个人情给赵信,将乐毅调往邯郸城北的郾城任驻军校尉。赵信正是心知此事,所以才如此胸有成足。
在得到燕王姬职的承诺后,赵雍便也不再停留。为了尽快回到邯郸,他决定和赵信两人骑着军中良驹日夜兼程赶回。又令韩胜带着大军打着自己的旗号依然留在代地和燕王会盟,以此来迷惑别有用心之人,防止中途生变。
两人所骑都是赵雍收集来的千里良驹,人皆双马替换,日夜兼程吃睡皆在马上。从代地南下邯郸近千里之远,二人却只用八日就已赶到。赵雍虽然年事渐高,却半点也不输于年轻之时,累了就在颠簸的马背上随意休息一会,饿了只是简单的抓起袋中的干粮嚼上几口,强行军六天却混若无事,倒是赵信一路叫苦连连。若是路上有人看见二人赶路,任谁也想不到这个胡须拉碴、满脸粗犷的中年男子就是赫赫有名的赵国主父。
见回报的赵兵半天都没有回信,赵雍和赵信等的渐渐有些不耐烦了,于是下了马来。半响过去,才见那赵兵将他们领军的校尉带了过来。
乐毅本在营中正在用膳,听到手下禀告时也没放在心上,仍然慢条斯理的用着晚膳。
在他看来无非就是一些大户豪门的子弟出外游猎玩耍晚归了而已,以为仗着权势就能破例入城,在他乐毅这里却是行不通的。
他自上任二月以来,这种场面不知道碰到过多少,也就见怪不怪了。
用完膳后,乐毅才抬了抬眼皮问道;“那二人是什么身份。”
“一个少年说是羽林中校尉您的旧识,其他到没有多说。”
乐毅一怔。“少年”,“羽林”,他哪里还会想不到是赵信,心知顿时泛起了狐疑。
赵信这个时候不在宫中戍卫,却突然神秘兮兮的出现在城外,其中一定有问题。又联想到邯郸城内盛传主父和大王不和的风声风语,心知愈发肯定了起来。
想归想,不过既然是赵信来了,他自然不会不见。忙跟着那赵兵回到城楼处,举起火把伸头往城下望去,见当先马上的骑士果然正是赵信。
赵信抬头微笑的拱手道;“乐兄,别来无恙。”
乐毅将火把递给了亲兵,哈哈笑道:“果然是赵兄弟你,愚兄刚刚才得到回报,一猜便知道是你。抱歉抱歉,让你久等了。”
顿了顿又奇道;“赵兄弟,你怎么这种时候出现在这里。”
赵信道;“此事说来话长,我奉命出城办理要事,回来晚了些才错过关门的时辰。”
乐毅面色犯难道;“赵兄弟应该知道,依照我赵国的律法寅时三刻便要关闭城门的,如无虎符王令,是不允许入城的。为兄虽然与你交情甚好,可律法在上还是不能通融的,还望见谅。”
赵信心中虽然微微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这确实是乐毅的性格。他本还想不暴露主父身份便靠着和乐毅的交情混入城中的,现在看来是行不通的。
扭头望向身后的赵雍,低声请示道;“主父,要不我让他下来见见您。”
赵雍微微点了点头,神情倒也看不出喜怒。他是提倡军制之人,见军中将领如此恪尽职守自然也不会生怒。
赵信虽然是压低着声音说话,可是神情动作却没有瞒过城楼上的乐毅。他见赵信回头低声和后面的人说了几句话,神情毕恭毕敬的,又见那人点了点头,看上去像是赵信在请示于他。
乐毅心中顿时咯噔一声,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赵信身为羽林主将,赵国中能让他鞍前马后的陪伴而且神情谦卑的人屈指可数,想来想去似乎只有一个人。
乐毅又见那后边的人虽然一直低着头,看不清楚相貌,但无论是身材还是举止,都和那人极为相似,心中也愈发肯定了起来。神情不禁有了些慌乱,幸好天色太暗别人也看不怎么清楚。
又听见赵信抬头开口道;“我自不会让乐兄为难的,我正是奉王命出城办事的,这里有主父的信物,乐兄不妨下来一看。”
乐毅点了点头,道了声“好”。城门开启关闭十分麻烦,乐毅就让手下拿来了绳索抛下城去,他沿着绳索滑了下去。
着地后迎着赵信走了过去,目光却是紧盯着赵信身后的人。
月光之下,那人抬着头正望着他,虬髯魁梧,龙颜鸟喙,双目迥然有神,相貌极为威武,不正是当今的赵国主父赵雍。乐毅此时哪里还敢有半点怀疑,忙跪下想要行礼,却被赵信上前一把拖住。
赵信低声道;“不要张扬,主父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乐毅会意,忙压低声音低头向主父行礼道;“卑职参见主父。”
赵雍“嗯”了一声,扭头望向赵信,目露询问之色。
赵信正色道:“主父,此人名叫乐毅,和我交情想来不错。他为人恪尽职守,识得大体,主父完全可以信任他。”
乐毅听到赵信在主父面前如此夸奖自己,顿时心花怒放。要知道他满腹才华,唯独缺的就是主上的赏识,若是主父能对自己另眼相看的,将来平步青云绝非虚言。想到这里不由目露感激的看向赵信,心中却是暗暗记了下来。
第二百零四章 主父之怒(四)()
赵雍听罢赵信的话,目光望向乐毅,嘴角微动道;“寡人记得你,你就是那个曾经在秦国使团救驾有功的乐毅,可对?”
乐毅又惊又喜,没想到主父竟然还会记得到自己这么一个小人物,忙低下头来毕恭毕敬道;“回主父,正是卑职。”
他却是不知,赵雍最引起为傲的本事就是能毫不费力的记住几千张不同的脸和人名。在禁卫和羽林之中,他能轻易的喊出任何一个人的名字。正是因为如此,曾追随他的部下才会对他忠心耿耿,不会轻易背弃。
见主父的目光望向身后的城门,乐毅这才回过神来,忙抬头对城头上的下属下令将城门打开。
有了主将之命,这些赵兵们自然不敢再为难,很快便有数十人下来协力将笨重的城门打开。
既然主父有意隐藏身份,乐毅也不敢造次,便在前为二人引路。赵雍和赵信二人也没上马,只是牵着马随之入城。
将属下挥退,乐毅见左右无人,便放慢速度到主父身边,压低声音请示道;“主父,需要卑职送您回邯郸吗?”
这座小城叫做石城,是邯郸东北部一处重要的卫星城,紧扼住了代地方向通往邯郸的道路。乐毅见主父仅有赵信陪同,心中有些担心路上出事,毕竟石城距邯郸仍有十里,于是便主动请缨。
赵雍却并未回答,只是停下步子望向乐毅道;“你这些日子在邯郸城中可曾听到些什么不寻常之事。”
乐毅想了想,有些迟疑的点了点头道;“听到了一些,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主父您想要的。”
赵雍沉声道;“说来听听。”
“诺。”
“十日前邯郸城内突然流传起一事,说是三年前被秦国扣押的楚王熊槐逃出了咸阳,一路向东狂奔逃到了赵地投奔我们赵国,希望我们赵国能为他主持公道。”
赵雍和赵信相视一眼,心中皆是觉得有些古怪。
像这么涉及到朝堂的机密要事,向来是严加封锁消息的,可为何会在民间得意流传。
难道是有人故意为之?
赵雍看着乐毅,沉声又道;“继续说下去。”
“诺。”
乐毅躬身应道,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坊间传言,说主父此时并不在邯郸,大王和相国等一众大臣因为惧怕秦国所以不敢收留楚王熊槐,而是强逼着边关将士将熊槐驱逐出境。后来又传出熊槐仓皇南逃想要投奔魏国,却在路上被秦军抓获,羞愤之下吐血升斗,如今已经气息奄奄,命在旦夕了。”
赵雍听罢睚眦欲裂,失声吼道;“什么!”
吼声在夜晚的街道显得格外刺耳,远处的士卒纷纷探头望来。乐毅和赵信见主父神情如此可怖,心中着实有些惶恐,对视一眼皆低头不语。
赵雍怒目圆睁,重重的呼了几息才强压下心中的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