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氏为王-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赵奢口称“奇人”,赵信脑海中不禁想起来师父王诩,心想不会这么巧吧。当下也不声张,只是不露声色的问道:“不知赵兄口中的奇人,可是一身长清瘦,面如冠玉的中年文士?”

    赵奢一愣,有些狐疑的看了赵信一眼,不知他为何突然问起这问题。又了摇头道:“似乎并不是都尉口中说的那人,家师虽然身材高大,确实名年近古稀的老叟,想来不是都尉所说的人。”

    赵信听到不是王诩,心头才一松,便笑道;“想来定是民间的隐士,说不定是哪位大有来头人物厌倦了金戈铁马,老年归隐山林。”

    赵奢却是摇了摇头,“应该不是,家师因为年事已高,在五年前就已经去世,临死前他告诉我他是魏国大梁人士,名为尉缭。家师寿终之言,自然不会欺骗于我,所以想来是名不见经传的乡野隐士。”

    赵信听着“尉缭”之名,依稀觉得有些耳熟,待仔细想了想才恍然拍头道;“原来是那尉缭。”

    赵奢一怔,急问道;“都尉可曾听过家师名讳?”

    赵信点了点头,“我倒是在坊间杂谈上见过尊师的名讳,魏惠王时期尊师曾经与孟轲、淳于髡等大贤共入魏宫朝拜惠王,向惠王提出了大量的治军主张。却因为当时的魏国上将军庞涓嫉妒成性,将尊师逼走,从此再无音讯,想来是隐居山林之中,所以赵兄机缘巧合之下才碰见了。”

    想到这里赵信不由啧啧称奇道;“我原本看到这段还以为尉缭只是个夸夸其他的碌碌之徒,所以史书中才只有淡淡的一笔。如今见赵兄如此人才,推算尊师必非非常之人,只可惜贤才不得其用,白白浪费了一身才华。”

    战国大争之世,各国权贵们多好礼贤下士之风,以富贵侍贤才。故而大批涌出的人才如同过江之鲤,数不胜数。士子们在各国之间更是川流不息,令君王们目不暇接,以至大批真正的贤才反而得到了埋没,而这尉缭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尉缭本是大梁人士,出身晋国将门之后却家道中衰。他的父亲从军时曾受过魏武侯的恩惠,所以尉缭从小便将魏国视为家国,立志为魏王效命。

    只是当时魏国霸业正隆,朝内上将军庞涓排贤驱能,妒忌成性,尉缭虽然凭着一番说辞成功获取了魏惠王的赏识,却因为庞涓相逼被迫亡命赵国。他自付魏国对他家有大恩,不忍背叛之,所以这才终身未曾侍奉任何一国的君王,最终中老山林。

    因为尉缭活动的时间极为有限,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所以天下人大多都未曾听过他的名字,所以赵奢才会从未听过他的名讳。至于赵信,也是从小博闻强记,对这些知之甚详,所以才对这个尉缭有些印象的。

    当年魏惠王问尉缭师说:听闻黄帝出兵作战可以百战百胜,是因为有刑德上天庇佑,可有此事?尉缭立刻反驳答道;所谓刑德,是说用武力征伐敌人,用仁德安定天下,不是指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等而说的。黄帝所说的,不过是强调人的作用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譬如现在有座城,从东西两方进攻,不能取胜;从南北两方进攻,也不能取胜,难道四方面都没有适应吉利时辰的方位吗?其所以攻不下来,是因防守者的城垣高,城壕深,武器装备完善,资财粮食充足,豪杰之士同心协力的原故。如果它的城垣低,战壕浅,守备弱,就能攻下来了。由此看来,相信天官时日,不如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按《天官》书上说:‘背水列阵是置军队子绝境,向坡列阵是把军队置于无用之地。’但武王伐纣的时候,却背着济水,向着山坡列阵,以二万二千百人,击败众多的纣军,灭亡了商朝,难道是纣王所布的阵势没有得到天官之利吗!楚将公子心与齐国作战,当时出现彗星,彗星的柄搦向齐国方面,有人认为柄所指的方向定会取得胜利,因而不能进攻。公子心说:‘彗星知道什么呢,用扫帚打人的,本来就应当倒转头来用柄去打才能取胜’。第二天与齐国交战,果然大破齐军。黄立说:‘首先问神问鬼,不如首先问问自己的才智如何’。与其说是天文星象的应验,不如说它是发挥了人的作用。

    虽然关于尉缭的记载只有这么一段简短的对话而已,但从中仍然不难看出尉缭言辞中闪烁的智慧,称得上是当世奇人。

    

第一百三十五章 扩军(九)() 
ps:这章还没写完,为了赶在十二点钱传上来只好先传了,为了全勤奖…。。请过一个小时再过来看,不好意思呢。

    还是有些意外赵奢居然是尉缭的传人,赵信心中不禁好奇心大起。不由放慢了步子,回头望着赵奢道;“赵兄,书上关于尊师的记载只是只言片语,若是不介意的话,我到想听听尊师说主张的军势之说。”

    赵奢点了点头,道;“都尉既然感兴趣,赵奢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家师留给我的兵法二十四篇,共分为天官第一、兵谈第二、制谈第三、战威第四、攻权第五、守权第六、十二陵第七、武议第八、将理第九、原官第十、治本第十一、战权第十二、重刑令第十三、伍制令第十四、分塞令第十五、束伍令第十六、经卒令第十七、勒卒令第十八、将令第十九、踵军令第二十、兵教上第二十一、兵教下第二十二、兵令上第二十三、兵令下第二十四。”

    “总结起来就是十二经验法则,那就是:树立威信在于不轻易变更号令,给人恩惠在于奖赏及时,当机善断在于能顺应各种事态的变化,战胜敌人在于掌握了敌我双方的士气:进攻取胜在于出其不意,防守坚固在于修整防御工事,不犯错误在于守法度,不陷于困境在于有准备,谨慎在于防微杜渐,明智在于能处置大事,消除祸害在于果敢善断;能得众心在于谦恭待人。”

    “如此治军,则必然守必固,攻必克,天下能称为名将者,莫出于其中。”

    赵信面露喜意,道:“如此说来赵兄对操练士卒想必十分在行。”

    赵奢点头道;“练军之说,无非就是要求将帅秉公执法,恩威并施,吃苦在疥,临战忘身,为人表率,同时应该重视制定军中完备的战斗、内务、律法条令,注重军队的训练,训练的目的、方法、步骤及训练中的奖惩制度应该一应俱全。重视赏罚,即是‘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喜者赏之;杀之贵大,赏之贵小’。”

    言罢赵奢自信满满的说道;“赵奢虽然并没领军经验,但想来练军之法必然不出其外,都尉大人若是有所吩咐,尽管之言便可。”

    赵信却是打了个哈哈,道;“不急不急,来日方长,待我将你引荐给主父后再说。”心想我自然不会跟你客气,到时候就有你忙的了,那时候我到可以逍遥自在,不亦快哉。

    两人一路相谈,话语极为投机,渐渐也熟络起来,倒有些相逢恨晚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便拐入了一处破旧的街区,想来赵奢家中便在此处。赵信一边和赵奢笑语相谈,一边余光扫过这些街道,只见这里污浊不堪却无人清扫,暴晒之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烂味,与街道整洁的大街截然不同,想来便是邯郸城内贫民窟,穷苦人家居住的地方。

    赵奢似乎也注意到了赵信看望周边的目光,神色渐渐有些不自然起来,嘴中的话也越来越少,只是快步的在前头带路,赵信则紧跟其后。

    走到一处简陋的院落外,赵奢止住了步子,回头有些尴尬的看着赵信道;“都尉,寒舍到了。寒舍简陋,若是有怠慢大人的地方还请多多见谅。”

    还没待赵信客气一番,就听见屋中已经传来了一声清朗的女声,“可是奢儿回来了?”

    随着话声传出,一阵拐杖声也随着出屋,只见一名中年妇人拄着拐杖缓缓走出,想来就是赵奢口中的老母。

    这女子

    赵奢点了点头,道;“都尉既然感兴趣,赵奢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家师留给我的兵法二十四篇,共分为天官第一、兵谈第二、制谈第三、战威第四、攻权第五、守权第六、十二陵第七、武议第八、将理第九、原官第十、治本第十一、战权第十二、重刑令第十三、伍制令第十四、分塞令第十五、束伍令第十六、经卒令第十七、勒卒令第十八、将令第十九、踵军令第二十、兵教上第二十一、兵教下第二十二、兵令上第二十三、兵令下第二十四。”

    “总结起来就是十二经验法则,那就是:树立威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