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相-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他恢复记忆?”徐七想起皇帝当初的警告,心生怯意,生怕被皇上抓住。

    而张三最讨厌徐七犹豫不决的样子,气愤道:“怎么,不愿意?虽然你是下三队的,但当初我们可是一起喝过酒,一起打过架,一起上过战场的。再说了,难道你以前,没受过李四的恩惠?没借过他的钱?”

    “我没说不去啊。”徐七一直是个墙头草,此时陈五不在,而赵六早在五年前就消失不见了。他顿时没了主意,只好被张三牵着鼻子走。

    至于在场的其他隐卫,李洪辉自然是同意的。而李洪义手下两个副将却有些不情不愿的,毕竟帮李洪义恢复记忆,也相当于帮邵安认哥哥啊。当年邵安害死他们多少兄弟,他们永远不会忘的。

    张三见他们磨磨唧唧的样子,自然知道他们心中还过不去当年那道坎。张三走过去道:“那事已过去很多年了,邵安也走了五年了。如果有人非要耿耿于怀那件事,那我也无话可说。我张三交朋友呢,看重一个‘义’字,兄弟一场,能帮则帮。哥几个去召集相熟的兄弟,半个时辰后,邵府相见。我不希望有人缺席,如果有没来的,就当我瞎眼,不会再认这样的人当兄弟了。”

    ※※※※※

    三司会审的情况,早已汇报到了皇帝跟前。他接到冯彻奏折那时起,就知道李洪义的案子恐怕要出篓子,可没想到冯彻那么厉害,连多年前的事情都能挖出来。而后大胆猜测,步步引诱,终于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旁的陈公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其实早就想到,邵安的秘密不可能一直瞒下去,李洪义早晚有一天会记起来一切的。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还没等李洪义恢复记忆呢,真相却以这样的方式,血淋淋的在世人面前展开了。

    “呵呵,恐怕不久之后,全天下人,都知道朕为了制衡,拆散他们兄弟的事了。”皇帝闭上眼睛,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将来悠悠青史,还不知道会把他写成怎样一个玩弄权术的昏君呢。

    “皇上,得先安抚李将军啊。”陈公公不得不提醒道。文人墨客的评论不重要,但是对于手握兵权的李洪义,皇帝不得不加以宽慰。

    “朕如何安抚,恐怕只能是邵安他自己去安抚了。”皇帝揉揉眉头,低声吩咐道,“怀恩,带上邵安临走前给朕的那封信,还有玉佩,全都交给李洪义。”

    “是。”陈公公正要领命下去,突然又被皇帝叫了回来。

    只听皇帝道:“等等,朕亲自去。”

    等皇帝到邵府时,府邸门前聚集了半数以上的侍卫司。皇帝坐着轿中粗略一数,其中隐卫约有四十人,几乎全部都到场了。他示意陈公公停轿,躲在暗处看看,这些人想做什么。

    半个时辰后,除了未在京城或已去世的隐卫,一队到七队的所有隐卫几乎都来了。甚至和张三一直争锋相对的陈五,也亲自带人来到了邵府门前。

    于是满脸迷茫的路人们突然发现,好多侍卫司的人都聚集在邵相的府邸,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难道皇帝突然对邵相不满,在人离开了好多年后,下旨抄家吗?

    结果只见侍卫司的都指挥使上前,掏出一把钥匙,小心翼翼的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光明正大的走了进去。其余人也跟着张三,一脸怀旧的表情,故地重游了。

    预想中砸门闯入的情节并没有上演,但正是因为如此,围观的看客们对此次侍卫司的行为,更加好奇了。

    隐卫们进去时,李洪义早已翻墙入院,在院子中待了很久了。失忆以来,这是他自己第一次来到邵府,却有一种莫名的熟悉之感。一向路痴的他,甚至能轻车熟路的找到主院、偏院、马厩、花房等等地方。

    “我来过这里,他们没有骗我……”李洪义喃喃自语,但要他想起更多的往事,却感到大脑一片空白,越想越头疼了。

    突然,大门开启,张三领着人赶过来了,满脸期待的问道:“我就知道你会翻墙进的,怎么样,想起什么了吗?”

    李洪义茫然的望着大家,无奈的摇摇头。

    “没事,慢慢想不着急。”张三将钥匙递给李洪义,“你还没进室内吧,这是钥匙,你拿着吧。”

    李洪义没有接,他直径走到李洪辉跟前,闷闷道:“信在哪?”

    “信……”李洪辉不知该如何往下说了。

    “信在这儿。”突然,一个沉稳有力的声音响起,所有隐卫赶忙转身跪倒。原来是皇帝来了。

    “皇上……”李洪义此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皇帝,要是张三所言不虚,那么皇帝则是从小看他长大的长辈,也是知情人之一了。

    “免礼。”皇帝吩咐陈公公,“把盒子给他。”

    陈公公小心的捧着盒子走到李洪义跟前,李洪义打开,里面是一封信和一枚玉佩。

    玉佩?这枚玉佩,曾经多少次在李洪义的梦中出现过。他颤抖的拿起玉佩,翻过面,果然刻有“李四”二字。

    “这是隐卫的玉佩。”张三解释道,“我们都有。”

    话音刚落,张三、李洪辉、陈五、徐七都掏出贴身所带的玉佩。张三挨个指着人,一个个介绍道:“王二、张三、陈五、徐七。还有已去世的丁一,和不知所踪的赵六。我们全是隐卫领队,一共七人。”

    李洪义接过张三手中的玉佩,抚摸着上面和自己一模一样的麒麟图纹,再看玉佩背面,也有着刻字。他又看过其他几人的,触动心肠,悲切道:“原来,我们是朋友。”

    几位领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们回想起最初,那时他们不过是稚子顽童,一起在安王府习文练武,无忧无虑。总角之交,谊如昆季。他们知道彼此年少时干下的所有不为人知的丑事,他们的童年回忆中,永远参杂着对方的身影……

    那时,一切尚未开始。没有上下三队之分,也没有纷争和仇怨……

    “张三,对不起。”李洪义痛苦道,“我忘记了,我不知道。这些年我老跟你吵架,建立侍卫司的时候,我还和你在邵府门前,大打出手。”

    “这有什么。”张三笑道,“当初我们在一起玩时,还不是三天两头的拌嘴,吵得最凶的时候都能打起来,可过阵子又玩一块儿了。不过是吵吵架而已,吵完就过去了啊,谁也不会当真的。”

    “可是我当真了啊!”李洪义自责道,“我还对邵安,说过那样绝情的话,与他处处作对。他恐怕不会原谅我这个哥哥了。”

    “不会的。他不是给你留了信吗,快拆开看看。”张三提示道。

    李洪义这才想起还未看信,他急忙打开,只见上面写道——

    兄长台鉴:

    近来诸事烦杂,以致身体抱恙。案牍劳形之际,难免生鲈脍之思。恰值时和岁丰,遂有游历四海之心,不告而别,望兄勿怪。

    昔年之事,皆不得已而瞒之,万勿介怀。且圣上为家国计,所虑非虚,尽忠职守,臣者本分也。况吾等自幼养在君侧,承恩承教,是谓君父,怀恩深重,不可有怨矣。

    兄昔年旧居,庭中花草,园中树木,郁郁葱葱,犹胜从前。弟离去经年,忧苔绿石阶,蔓生扉前,恐其年久遮窗,不能得日,暂托张哥代为打理。

    书策刀剑,兄之旧物也,时有拂拭,未敢擅用。今物归原主,幸甚,幸甚。

    彼此天涯,两相安好,勿念勿挂。

    弟安书

    短短几行字,却饱含相思之情,读罢令人久久不能自已。李洪义轻抚信封,问张三:“信中说,我的旧居……”

    “我带你去。”张三自告奋勇,率先领着李洪义往那个偏院走去。等到了门前,张三找了半天钥匙,才打开门锁。

    推开门,院中青砖黛瓦,故景依旧……

119倏忽梦醒形影参商,再掀风云朝露日晞() 
时光,仿佛在这所小院中停滞,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若从前。回忆的气息迎面而来,院中景色如故,与外面是不一样的时空……

    李洪义,以及后面进来的皇帝和隐卫众人,都被眼前的景致惊呆了。并非院中有多么秀丽的风景,新奇的装饰,而是里面的一切都完好如初,仿佛一切从未改变。若说唯一的变化,可能就是院中的树木又长高了许多吧。

    皇帝看着这一尘不染的小院,又进去看了看房中保存完好的书籍、刀剑,心道邵安这些年,一个人守着回忆,苦苦支撑,真是太累了。谁人都无法感同身受,看不到,则不知道当事人心中的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