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相-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颍州那么远,居然派邵相去?”孙敕惊奇道。此刻西北战事正紧,皇帝居然派丞相出去办事?的确是怪哉怪哉。

    然而刘汝卿却没孙敕想的那么远,十分老实的说道:“河南府内一直矛盾不断,而且河南灾情,也需要实地考察考察。”

    “也是,也是。”孙敕点点头,然后转移话题,问道,“圣上让拟的旨意,你写完了吗?”

    “昨儿就写完了,已呈圣上御览,邵相今早临走时,也签押了。”

    “年轻人办事就是快。”孙敕赞道,“已发下去了吗?”

    刘汝卿回道:“刚发下去。”

    “好,好,好!”孙敕说了三个“好”字,不明所以的笑了笑,然后就走了。

    刘汝卿看着孙敕脚步轻快的离去,总觉得那三个“好”字,有种说不出的怪异。好?到底是指什么好呢?

100道之所存岂惧深渊,义之所至敢掀骇浪() 
已近晌午,河南的天依然是阴沉沉的。从昨夜开始,就一直淅淅沥沥下着小雨。邵安带着阿瑞,外加暗中保护的徐七,一路上甩掉仪仗随从,快马加鞭赶到淮水河边。主仆二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沿着河道的江堤上策马徐行。

    江上风大,一阵风袭来,阿瑞措不及防被雨水打湿了一脸。他一边抹脸,一边抱怨道:“主子为何不直接去河南府衙门,非要先来河堤看看?”

    邵安解释道:“以前常有地方官员谎报灾情的事情。今年淮水泛滥,虽然颍州及时泄洪了,其他地方受没受灾,可不好说。”

    “哦,原来主子是来实地查探的。”阿瑞一脸恍然大悟的说道。邵安侧脸看向阿瑞,轻笑着摇了摇头。

    两人轻骑快马,一路南下,不久就来到了颍州境内。阿瑞下马询问当地村民,泄洪的地点。那些村民看着邵安和阿瑞,只见一人身着月白色的衫子,负手站在河边,面色无悲无喜。而问路的小厮也穿的比他们这些人强过百倍,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一老头伸手指了指前方,热情的说道:“再向东走十几里就到了。”

    “多谢老人家了。”阿瑞谢道,正准备走,却被老人家给叫住了。

    老头打探道,“小哥,听口音不像河南人啊。”

    “是啊。”阿瑞含含糊糊的应付道,“听说这里发洪水了,过来看看。”

    老头闻言,皱着眉头,骂道:“要不是冯灾星,我们这也不会下这么大雨了。”

    “冯灾星?”邵安在旁听了多时,听到他们对冯彻的称呼,玩味的说道,“这话怎么说?”

    老头厌恶的说道:“大老爷远方来的,自然不知道。有句传言说:‘冯彻至,洪水肆。冯彻离,洪水息。’你看他没来颍州时,我们这儿风调雨顺的,哪里下过这么大的雨。”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邵安无奈的摇头,今天全国的雨水都多,连金城那边都无法避免,哪就能怪到冯彻头上了?

    邵安还没说话呢,阿瑞最先听不下去了,跳起脚来了。他打抱不平道:“冯大人得罪贵胄,为你们泄洪了,你们还怪他?”

    “冯灾星不走,雨就下个不停。”老头仰头望了望天,愤愤道,“你看这雨,还在下。可不就是因为他吗?”

    “你们……”阿瑞还要再去辩论,却被邵安拉住了他的胳膊。只听主子讽刺的低声道:“不与愚民论长短,我们走吧。”

    阿瑞被邵安拖走,一路上还骂骂咧咧的。他抱怨道:“这里的人怎么这么不识好人心。冯大人救了他们,他们居然还骂冯大人。简直了,这年头,好人做不得。”

    “那些村民也是被人愚弄,分不清真假传言。你消消气吧,否则待会,还有你气受的呢。”邵安叹口气,这个阿瑞,还是那么单纯,不知人心险恶,世事艰难啊。

    “谣言害死人啊,谁编的传言,太可恶了。”阿瑞生气的揉揉肚子,闷闷道,“气的我胃痛。”

    “哪是胃痛,是饿了吧。”邵安好笑的望着这个小厮,“走,先找个地方吃饭去。”

    ※※※※※

    边关的天依然是那么深不可测。而金城外连绵不绝的草原,也还是那么辽阔无边。十日期限已到,然而西北这几天,几乎一直在下雨。李洪义阴沉着脸,听着外面滴滴答答的雨声,心道弟弟果然所言非虚。

    李洪辉也在观察的天气,但他还是不是往长安方向望去,看有没有特使过来。从金城到长安,往返一趟,正是十天。这也是李洪义决定再等十天的理由。然而十天已过,京城那儿什么动静也没有。

    一传令兵禀告道:“将军,兵马已点齐,随时准备出发。”

    帐外,大队人马集合完毕,整军待发。李洪义再次抬头看了眼外面漆黑异常的天空,心知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于是下令道:“出发!”

    众将领命,大家簇拥着主帅出帐。此时外面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马蹄裹布,口中衔枚,确保撤离成功。李洪义见状十分满意,骑着高头大马,率领大军向永靖撤退。李洪辉殿后,他看着大军乘着夜色悄然退出,直至最后一人。然后自己再次望了一眼金城,眼底有一丝留念,然后一甩马鞭,追赶前军。

    金城,只余下了几千守军,在那里虚张声势,上演一番空城计。

    然而此时,他们谁也不曾料到,一天之后,才有圣旨到达金城,禁止撤兵。可惜那时,大军已退,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了。

    李洪义撤到永靖后,开始了积极备战中。他知道此时不能再拖,否则多拖延一天,金城那边便多一份露馅的危机。然而当他和弟弟李洪辉分析战况时,却发现南山,的确是挡在中央的一块拦路石。

    有人提议绕过南山,但是李洪辉一言否决了,“这样不行,如果绕道的话,至少得两天时间。而且其中可能会遇到敌方侦骑,一旦惊动了敌人,偷袭如何进行?”

    “难道我们翻山过去?可是南山如此陡峭,爬山也至少得花三四天吧。”

    “虽然爬山会躲过敌人眼线,但是也太危险了。”

    “是啊是啊,而且南山树木稀疏,没法隐藏。大军从山上下来时,就是敌人的领地了。一个不小心,西瓯他们抬头就会察觉山上有人的。”

    李洪义沉默的坐在主座上,他这时才发现,统领全军和当先锋有着天壤之别啊。以前他只需要往前冲冲冲,不需要思考什么战略战术。可是现在,全军的担子都在他肩上,让他不得不耐下性子,深思熟虑起来了。

    “此事,容后再议。”李洪义虽然心底没有主意,但他面上还是不动声色。众将见状,也不敢逆其威严,起身告退。而唯有李洪辉,赞叹的看着大哥,心道李洪义此番出征,真的是磨练了不少。

    待众人走后,李洪辉主动跪地,请罪道:“末将考虑不周,让将军陷入进退两难之地。末将之罪。”

    “罢了。”李洪义扶起弟弟,“这事不怪你,怪就怪我决策不当吧。没想到统军这么难,现在回去是不能了,该如何是好?”

    “我们对这里地形不熟,现在只能多派些兵,查探南山地形。若是有什么捷径,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李洪义却惆怅道:“这样又得花几天时间,金城那边能坚持的住吗?”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金城的数千守军,能够多坚持几日吧。”李洪辉现在也没什么良策了。他又开始思念邵安,如若邵相在此,定会有绝处逢生的妙计吧。

    ※※※※※

    西北大军陷入僵持阶段,而邵安这边却是进展神速。邵安来到泄洪的地方,望着湍急的江水,邵安若有所思。他发现东河一带河道最窄,流速最快,然而东河河堤却修得毫不牢靠,最有决堤的隐患了。

    看来这事不是冯彻之过,而是那些修堤的官员们,中饱私囊,把河堤修的不堪一击,这才逼得冯彻不得不泄洪啊。邵安看着急流的江水,依然觉得后怕,幸好冯彻当机立断,及时泄洪了,没让险情发生。否则这里再闹水灾,官府赈灾济民的,又得消耗朝廷一大笔银两。

    “我们沿河堤再走走吧。”邵安对阿瑞说道,然后两人踩在泥泞的江岸,有些踉跄的艰难前行着。这里,不久前曾是良田万顷,然而此时,却是汪洋大海了。也怪不得那些士绅,捶胸顿足,誓要报复冯彻了。

    阿瑞扶着邵安,边走边问道:“主子,咱已经来这两天了,啥时候去见冯大人?”

    “不急,等仪仗过来后,再见他吧。”邵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