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营长小六子说:“明白!”
石头说:“我和你一起坚守这座山。”
二营长小六子一下笑了,他心里正巴之不得哩,问了一句:“真得?”
石头点点头。
石头眼睛一瞪说:“执行命令!”
二营长小六子一惊,立即打一敬礼说:“是!”
二营长小六子跑步回到了队伍中,二营迅速抢占了老爷山。
龟村一郎发现了中国军队不知了去向,已是第二天的早上,鬼子继续搜索前进,龟村一郎他们到达北城的时候,又发现北城是一座空城,龟村一郎非常恼火,他说:“中国有一句老话: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给我搜,全城地搜,我就不信找不到粮食,挖地三尺我也要找到粮食。”
鬼子把北城翻了个底朝天,还就是没翻出一粒粮食,鬼子就在城里放起火来,浓烟滚滚远远都看得清楚。
二营抢占了老爷山,山上并没有一个老百姓,二营到了山上,石头说:“马上修筑工事,我们在这里要把鬼子紧紧地吸住,这里将是我们消灭鬼子的主战场。”
老爷山,传说此山很神灵,山是座泥山,却没有人敢在山上开荒种田,谁动了老爷山上的土,谁家就一定会遭报应的,不是死老婆就是死孩子,老爷山上还修着一座老爷庙。老爷山在北城的正北方向,距北城有三华里的路程,从山上就能俯视整个北城,是守护北城一个最理想的战略制高点。
现在小鬼子在城里放起火来,石头在老爷庙里看得一清二楚,石头说:“要阻止鬼子继续烧城,现在到了把鬼子吸过来的时候了。”
现在,老爷山上的环山工事已经修好,二营的士兵都已进入了阵地,做好了战斗的准备。石头对小六子说:“看到没有,城内学校那个地方是鬼子聚集最密的地方,现在我命令你,指挥炮兵立即对那个地方实施炮火打击!”
二营长小六子答一声:“是!”
二营长小六子转身离去。
二营的炮兵阵地,就设在老爷庙外,一块较平坦的空地上。不一会儿,只听到老爷庙外炮兵阵地上,一声声:“咚咚咚”,一连串地爆响,好多发炮弹带着啸声一串串地飞上了天空,准确无误地落到了北城里的那所学校里,学校里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龟村一郎柳树沟受到阻击之后,又得了一座空城,想要的粮食又一粒没有得到,杀人报复找不着人,发起攻击又找不到目标,气得几乎就要发了疯的龟村一郎,刚刚下令准备烧城,就遭到了79团二营一阵猛烈炮火的轰击。
炮火打疼了龟村一郎,也让龟村一郎心中的怒火,一下找到了发泄的出口。龟村一郎当即就拔出指挥刀,对着老爷山:“杀给给!”
所有的鬼子伪军都向老爷山扑去,鬼子的所有炮火,对老爷山上二营的炮火进行压制式的『射』击。二营的炮兵早有准备,在鬼子的第一发试『射』炮弹打来的时候,二营的炮兵就已转移,鬼子的炮火把那一平坦的地方,平平地炸了一个坑。
可怜的百年老爷庙,在鬼子的炮火中,仿佛在眨眼之间就变成了一片瓦砾,还冒着一串串的焰火。
所有的鬼子伪军,放弃了焚烧北城,黄『色』的蚂蚁一样漫山遍野一齐像老爷山扑了过来。由于鬼子的炮兵压制,鬼子的炮火占绝对的优势,二营的炮兵再没有集中起来对某一目标进行集中地轰击。在鬼子没有对老爷山发起攻击之前,石头把炮兵分散到山的各个位置上,继续对鬼子的步兵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轰击。
石头吧二营的炮兵分散使用,对鬼子的步兵有一定地杀伤,二营的炮兵还经常打一炮换一个地方,鬼子的炮火也被分散了,相对而言也削弱其优势。
阳历的六月、阴历的五月天,山上的植被已经长起来了,树木也开始茂密,老爷山又是一个泥山,所有的植物长得犹盛,从山下看山上视线被阻挡,从山上看山下却一目了然。
双方炮兵们的对『射』,分散后的二营炮兵不吃亏,二营在暗处,鬼子在明处,二营长小六子这位神炮手这回可过足了炮瘾,他快速打两炮,就换一个地方,给他搬炮弹,移炮座就动用了一个战斗步兵班的士兵,二营长小六子打出去的每一炮,不是掀翻了鬼子的一门炮,把鬼子连人带炮炸上了天,就是一下打倒了一群鬼子兵。
有人曾说过,二营长小六子的炮弹在这一次的炮击中,曾准确无误地打在鬼子的一门炮的炮筒里,鬼子的炮当即就炸了膛,一下炸死了十多个鬼子炮兵。这话不可信,炮弹打进对方炮筒里的几率微乎其微。有的传话就是这样,在原来传话的基础上,传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所添加,或是被人为的进行了一定的艺术的加工,所以有些话就会越穿越神,甚至都超越了想象,都是未可知的。
不过,发生在老爷山上二营的炮兵与鬼子的炮兵对『射』却是真的,这一点不容怀疑。
那个时候,二营的炮兵与鬼子的炮兵对『射』,或打击鬼子聚过来的步兵。二营的步兵却在已挖好的工事里大吃大嚼吃中午饭,谁都知道这一仗和小鬼子接上了火,会打到什么时候,打到什么程度,谁都不可知,更不知道吃过了这顿饭后,下顿饭什么时候吃,还能不能吃上……
第九十四章:决战老爷山(2)()
山上的79团二营不断有炮打到山下,鬼子的炮弹也不停地打到山上,掀起了一片片泥沙,泥沙又铺天盖地落在士兵们的身上。多亏事先挖好了工事之后,才与鬼子进行炮兵对『射』,士兵们躲在挖好的工事里,要不是有铺天盖地的泥沙盖到身上,还真像看大年三十放的鞭炮一样热闹、自在。士兵们莫名地激动着,心里热血沸腾,只是这炮弹的炸声比鞭炮声音好像是大了些,震耳欲聋。
炮弹还在对『射』着,鬼子的步兵现在远着还没上来,79团二营的士兵们吃饱了,喝足了,呆在战壕里,也是最无所事事的时候。
石头也在战壕里,与士兵搭在一起。石头在军官中很有威严,而在士兵中却很随和,士兵们都愿围着石头问这问那,石头只要是知道的,无论士兵们问什么问题,他都愿给士兵们以满意的回答。
老班头兴致勃勃,问:“参谋长,唱唱有调,说话有声,我们在这里打这一仗想要个什么彩头哪,能让我们知道,给我们说说好么?”
老班头胆气不少,这话都敢问,也是太大胆了吧?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执行命令少问几个为什么,军人除了服从还是服从,有必要知道的那么多么?
有士兵担心,用手悄悄地捅了老班头一下,老班头不理不睬,眼睛期待地望着石头的脸,平静的神『色』就像坐在自家的炕头与石头聊天,有一句没一句地权当拉着家常理短。
在国军的队伍里,关于军事上的事,士兵是绝不能随便打听什么的,国军的长官更多的喜欢一言堂,说一不二。作为士兵,长官指向哪里,你就冲上哪里,绝对就是一个好士兵。士兵打听知道那么多事干啥?
老班头的问话,也让石头吃了一惊,这好像不该是一个士兵应知道的,不过也没什么,让士兵之大一些,打仗肯定会更有劲头。石头想到这里,石头笑了,石头问:“老班头今年有五十了吧?”
石头答其非问,但老班头并不觉得有些奇怪。
老班头说:“四十尾上,五十不到,正好四十九岁。”
石头说:“关于年岁上的话怎么说来的?三十而立——”
这话正问在老班头的心里,老班头对这一套理论颇有研究,老班头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一发就不可收,老班头说:“这话当从人的十岁就开始的,这话应当这样说: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顺耳、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九十老顽童、百岁活成人间一神仙。人活着是一段历史,死了是一段记录。还有,人是哭着来的,说人下生的时候,没有不是哭着落地的,包括皇帝下生都不列外;笑着死去的,说人在死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笑着死去的。”
石头说:“你知道的真多,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活到这个年纪,活得就是一个明白,你想知道为什么要打这一仗,问得好,我就告诉你吧,我们在这里打这一仗,不是为了要什么彩头,一切都是为了赶走鬼子兵,保住北城,决不让鬼子抢走一粒粮食。”
老班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