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外表,这次碰上的胖子和一年前看着他绕道走的胖子完全是两个人好吧!
不得不说,上帝对他的子民都还算公平,并没有说给某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挤了他脑袋,丑得惊心动魄的朱少校心思还是挺敏锐的,竟然让他给猜到了问题的实质。
“蠢货,刘浪走了,你让我们怎么回去给师座交待?你狗日的捅出的篓子你自己给师座解释去。”一旁的黄玉鹏更是个急性子,上前就是一个大嘴巴子。
别看都是少校军衔,也别看朱元章是师部副官,但师部的副官多了去了,说白了朱元章就是个跑腿打杂的,和他们这些拥有军衔又有实职的完全都不是一个档次,同样是官二代的黄玉鹏此刻那还会给他面子。
“是,是,各位大哥别着急,我来找柏师长汇报,他会为我们做主的,放心,刘浪这个王八蛋绝对吃不了兜着走。”朱元章头如捣蒜,连连应是。
“哼,那我们哥仨先回去了,你好自为之。”张成海鄙夷的看了一眼朱元章,冷冰冰的丢下一句,带着另外两人转身跳上停在不远处的一辆吉普车,扬长而去。
不想着怎么把这事儿捂下去,竟然还想着去找人家一个上校的麻烦?都不说那个摸不透的胖子,人家那上千士兵一人一口吐沫也足够淹死你了,张成海也是对自己的这个“猪”队友无语了。
“狗日的,个个都是怂包蛋,遇到狠的就成软脚虾了,我呸。”朱元章呆呆地看着冒着黑烟的吉普车越走越远,跳起脚狠狠的将一口吐沫吐得老远。
“营长,我们回去怎么给师长交待?”一直没说话的廖得钱有些忐忑地问身边脸色不太好的张成海。
“哼,怎么交待?有柏副师长去交待,我们据实以报。”张成海冷哼一声。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国民第二师也不例外。刚才朱元章嘴里提到的柏师长,就是二师的副师长柏天民。柏天民是黄埔一期毕业,从4年前一直就任二师第六旅旅长一职到近两年升任二师副师长,可以说是第二师除师长黄杰以外的第二号人物,而这个朱元章就是柏副师长从第六旅带过来的。
平时朱元章对几个人还算恭敬,一有空就请几个人下馆子,所以今天他在来的路上提议说让他自己来做主迎接他的老同学刘浪,几人也就应允了。毕竟,一个21岁的上校团长,多少是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给他添点儿堵也是喜闻乐见之事。
只是没想到刘浪个性如此酷烈,朱元章又如此的蠢,甫一见面,别说给人家舔堵了,人家径直不跟你玩儿了。
既然这个猪队友把柏副师长抬了出来,张成海再不乘机脱身,那他真的就可以和朱元章为伍了。
不提几个心思各异的年轻军官。
刘浪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进了一里路,来到了古老的小城潼关。
做为关中的东大门,北临黄河南据山腰的潼关的确是易守难攻之地,从东汉到民国,这里都是做为重要的关防要隘。
仰望着潼关城楼外横额上依稀可辨“第一关”的字迹,也不知道还是不是昔日乾隆皇帝的御笔亲书,看着城墙边怀着警惕眼神不停偷瞄过来的小商贩们,刘浪不由感慨万千。
屹立千年不倒的雄关和小城不足4万的居民们不知道,五年以后他们将会遭遇日寇多少炸弹的侵袭,据记载,1937年11月7日,是日机空袭潼关之始。此后,人们依山掘洞、开沟或作掩体以防空袭。敌机也不断地由运城等地起飞袭扰潼关,一直到1944年春豫西沦陷日寇借机进逼却被击退。
整整八年,古城和古城的居民们不仅用自己的坚韧捍卫了“第一关”的荣誉,并在整个战争期间,四万人的潼关古城先后出壮丁3799人,军粮2万多包合计200万多公斤。
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刘浪对这座小城都是尊敬的。
就像现在,城门洞里已经跑出几个背着长枪的士兵拦住了他的去路,刘浪也并不丝毫为杵一样。
“我是刘浪,我独立团1271名官兵只是想进城尝尝陕西风味小吃罢了,请小兄弟行个方便。”刘浪对紧张的发抖冲着自己行军礼的上士班长回了个军礼,温和的说道。
“长。。。。。。长官,您请。”本来是硬着头皮迎上来的上士班长那见过一个团级长官不仅如此和颜悦色还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兵还军礼,激动的话都有些结结巴巴了。
刘浪哈哈一笑,拍拍这位还算忠于职守的小上士的肩膀,带头踏入了城门洞。
第85章 有粉丝?()
“独立团?班长,我们二师有独立团吗?”看着浩浩荡荡的人马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进了关隘,一名士兵凑上来满怀疑惑的询问道。
“咱们师只有参座以前带的独立旅,那来的独立团?可能是其他师的弟兄们临时过境吧!不过刘浪这个名字倒是好像在那里听到过,你们都帮老子好好想想。”上士班长摇摇头回答道。
这样贸贸然的放入一支军队进城,要是长官怪罪下来,他这个带队的一定要倒大霉,那怕那支军队没拿任何武器,其中大部分人还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但是,年轻的上士心中奇怪的并没有特别害怕,那名体态富态而温和的长官和他那帮奇怪的属下们仿佛有着一种巨大的魔力,让他心甘情愿的让路。
“额们咋可能认识长官呢?头儿你可别逗额了。”一名士兵羡慕的看看远方排的整齐的队列,笑道。
“说得也是,但我真的是在哪儿听过这个名字。”上士班长苦恼的扣起了头皮,继而目光一扫大吼一声:“石大头,嫩看啥呢?偷听军事机密嫩要枪毙的你晓得不晓得。”
吓得距离几名士兵边上五六米远的一个围着脏乎乎围裙缩头缩脑正往这边凑的小贩一哆嗦,跟他的“名字”一样,一个大光头在阳光下崭亮崭亮的显得极为显眼。
踌躇了半响,见上士嘴里说得严重,但其实脸上并无多大怒色,便又腆着脸凑了上来。让上士倒是有几分诧异。
这常在城门口卖馍的石大头平日里他们也没少照顾他生意,也算是熟悉。这位看着个头不小,但性子却最是谨慎不过,能不惹麻烦就不麻烦,有了麻烦也尽量让着。说得好听是老实本分,说得白一点儿就是胆子小,没一点儿关中男儿应有的豪气。
上士对他动辄就是大吼,未尝没有看不起他的意思。没想到他今天竟然突然大胆如斯。
“陈长官,您知道那些长官阿达来的?”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面,语系属关中话,这阿达就是哪里的意思。不过二师驻守渭南已有不短的日子,陕西本地兵也有不少,听懂陕西话自然不是太困难。
“石大头,长官们的事也是你娃能打听的?赶紧去卖你的馍去。”一个士兵不耐烦的挥挥手,准备把这个平日里还算相熟的小贩给打发走。
“不是,不是。”小贩的大光头摇的像拨浪鼓,从脏兮兮的白围裙下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小心翼翼地打开,指着报纸上印的一个黑白人像道:“陈长官,您看那位领头的长官像不像报纸上的这位长官?”
上士班长一愣,劈手夺过报纸仔细瞅起来。这个时代的报纸因为印刷技术的落后,纸张也舍不得弄太好的纸,画面虽然不是很清晰,但那个宽大的身形和那张圆圆而温和的脸却让上士有些熟悉。
“小三儿,你读过几天学堂,你看看长官的名字写得啥?”上士把报纸递给身边的一个小个子士兵。
“长官你等一哈。”士兵高兴的接过报纸,仔细看了几遍,不确定的说道:“姓刘,但后面那个字额忘记叫“浪”了,还是叫“狼”了。”
“狗日的,一到关键时候你就不求行,那有人叫刘狼的,肯定叫刘浪。”上士骂骂咧咧的从士兵手上拿过报纸,决定自己研究。
画面上的那位胖长官和先前和他温和说话的长官的形象越来越重合。
周围一片寂静。
寂静的上士都吓了一跳,一抬头,属下们都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看,看得让人都有些发毛。
“嫩们看啥呢?老子脸上长花了?”
“头儿,那位长官好像也说他叫刘浪。”先前努力认字的小个子指指前方,弱弱的说道。
上士一呆,再看看手里的报纸,抬起头不可置信的说道:“天呐,真是刘浪长官,杀了几千小鬼子的刘长官。”
一边说,一边激动的整整自己的军装,准备拔腿朝城门方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