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还我河山-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抠门已经成习惯了的岛国天皇和他手下的那帮大臣们内心崩溃的同时,对美国牛仔们充满了各种怨念,尤其是那个叫山本五十六天天琢磨着太平洋战略的那货,更是坚定了一定要找机会捅美国牛仔菊花的决心。

    浪团座如果知道还有这后果,一定会眉开眼笑的对美国牛仔们解释一下:这可真不是哥的责任,哥只是建议提高五倍售价而已,是你们太黑了,看,把小短腿们给惹急眼了吧!没关系,弄七八颗胖子炸弹去揍他们,他们会马上老实的。

    一眨眼,近3000万美刀的资金再度到手,这下海外分公司高层们集体歇了。什么叫点石成金?这就是。

    压根儿没多卖出去几颗药,就靠着发放一个销售牌照,银行里就多了2900万美刀,比特娘的抢银行都来得快。

    甚至,所有人都忽略了刘团座是个军人的事实,他的主业,是杀人,而不是在这里陪着他们数钱玩儿,这只是他为了多宰点儿小鬼子而临时开发的副业给弟兄们多搞点儿装备而已。

    组团去打怪,配上裁决大刀砍人才更爽不是?

    。。。。。。

    而与此同时,美国舆论的焦点逐渐对向了遥远的大洋彼岸的中国,不是因为正在资本市场上搅风搅雨的华商集团。哪怕磺胺药物在美国激起了不小的反响,但那种影响力也只是暂时的,没有多少人的目光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小小的药物上面的。

    这一切,却是因为一张小小的照片引起的,一张来自中国的照片。尤其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时代周刊在首页发布了那张在半月前美国摄影展上获得金奖的照片之后,无数美国人的目光尤其是美国华裔的目光,都投向了大洋彼岸那个他们心目中古老而落后的中国。

    可能很多的美国人印象中的中国,贫穷而落后,那里的人们穿着长袍和布鞋,脑后扎着可笑的小辫子,身材矮小而面黄肌瘦。事实上,自十八世纪开始被当做猪猡卖到美洲的大量中国劳工和远渡重洋来美国淘金的中国人,几乎都是这幅模样。

    但这张照片,拍摄的不是中国的城市也不是乡村不是风景亦不是建筑,照片中的主角,是一群女人,确切的说,是七个女人,七个拿着枪的女人。

    并没有穿军装,七个穿着破旧但浆洗得却还算干净的特有中国气息的黑棉布棉袄的女人抱着枪站在山林中,距离她们不远的地方,是正在行进中的军队,那群正在行进中的中国人,都穿着军装。而这七名并不太像军人的女战士,显然是在执行警戒任务。

    她们显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摄影师的镜头,因为她们的眼神,显得有些空洞。这也应该是一群刚刚拿起枪不久的女人,否则,任何镜头都不能如此清晰的偷拍到七个战士的面容。当然了,摄影师显然也和她们很熟悉,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七名没有穿着军装的女战士,无论是她们展现出的军容还是她们略显空洞的眼神以及刻板而无任何表情的面容,都证明了她们并不像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军人,更像是农妇。

    但她们,却拿着枪。

    有些突兀,却也并不是特别吸引眼球,至少在参评的上万张摄影作品中,并不是特别的显眼。

    但,照片的背后,却写着一个故事,属于七个中国女兵的故事。

    她们,如同所有人所看到的一样。她们,本不是军人,在数月以前,她们不过是田间劳作的民妇,享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间平静生活。

    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向她们袭来。

    战争,这个恶魔摧毁了她们曾经的一切,她们的父兄全部死于那场灾难,不是死于漫天炮火的狂轰乱炸,亦不是死于双方交战的枪林弹雨,那些无辜的平民,是死于另一个国家正规军人的残忍屠杀。

    家园和亲人全部被毁于一旦,整个村庄,只有七个本应该被充作军妓的民妇幸存。当她们被自己的军队救下的那一刻,她们毅然选择拿起枪,向杀害亲人和毁坏家园的侵略者说不。

    而镜头中记录的,正是她们在参加军队后的第一次执勤,因为时间太短,中国军队甚至来不及给她们准备合适她们穿的军装。

    但,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她们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所有人,扛起枪,她们就是军人。她们的愿望,就是在死亡来临之前,向侵略者射出枪膛中的子弹。

    哪怕,仅仅只是一颗。

    所有的疑问,在读到这则故事的那一刻,都被解开。

    为何她们眼神显得空洞,黑白照片的影像中,观看者分明能看到她们眸中深深掩藏的悲伤,那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柔弱的身躯并不高,但她们站的却很直,手掌并不大,但她们手中的枪却握得很紧。

    那表明着,总有一天,她们会像她们所想的那样去战斗。哪怕,只是开一枪。

    照片的题目:战争,女人亦不会走开;摄影者:罗斯拆尔德。劳拉;地点:摄自中国热河长城山脉;时间,1933年4月。

第749章 就这样火了() 
?    原来,在那个古老的国度,正爆发着那样一场战争。

    原来,国仇家恨,可以让柔弱的女人选择拿起枪走上战场。

    一张记录着七个中国女子的照片,记录的不仅仅是那七个人,透过她们哀伤的眼眸和笔挺的身形以及手中紧握的钢枪,展现在大洋彼岸崇尚自由民主美国人眼里的是一种精神,绝不屈服的精神。

    这其实很对美国人的胃口。美国人很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哪怕他们是如此的热爱生命,但为了祖国和他们想要守护的人和事,他们一样不吝啬献出他们的生命。正如美国独立战争中他们的那位英雄临刑前所说过的那句传世名言:我唯一的遗憾,是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

    作为间谍,黑尔失败了。但是为了纪念他的爱国精神,一座刻有他那句名言的、真人大小的黑尔雕像就伫立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

    美国人,崇尚英雄。而那七个毅然拿起枪和侵略者做斗争的中国女兵,就是英雄。

    于是,小洋妞儿的这张参赛摄影照片,从万余张照片中脱颖而出,被评审们评为金奖。

    很快,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故事被逐渐传播开来。而美国人锲而不舍的精神也着实令人佩服,有人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从8个月前的废旧报纸里找到了关于中国和日本在中国热河省的战争信息,那个时间段,中日双方的确发生过一场总计投入兵力达30万的大战,日方七万人中方二十三万人。这完全可以证明,小洋妞儿的照片和背景并没有胡编乱造。

    不过,一个即将被裁员的小记者才是真正将这张照片推到全美人民视野中的始作俑者。

    那名名叫理查德的小记者恐怕也没想到他的稿件会被时代周刊所选用,他只是在接到裁员通知时还在采访摄影展,对这张来自于中国的照片很感兴趣觉得很有新闻点而已。

    也不知道是出于新闻记者天生的敏感性,还是知道自己半月后即将失去工作,理查德做出了最后奋力一搏,花费了足足十美元向远在中国上海的堂兄发出了一封电报,希望能找到那七个中国女兵的具体情况。

    理查德发完这封电报几乎就把这事儿给忘了,他得努力寻找新的工作,否则两个月后他就得流落街头。

    但奇迹般的,他那位堂兄在一周后给他回了封电报。因为,日本人屠米家峪村事件在中国被柳记者战地日记一报道,实在是太热了,随便问一个中国人,几乎都知道这个事实,而且,那篇中国报纸的报道上还有劳拉小姐的亲言证词,因为她也目睹了屠村后的惨状。

    只是,要找到将近一年以前的报纸却不太容易,爱较真的美国人一直花费了一周才从一家旧书店刨出了那份旧报纸确认了那张照片上七名女兵的真实身份,为首的那名女兵的名字叫做米芝。

    顺便,同样被柳记者战地日记感动的理查德堂兄还将连续大半个月共十几篇的柳记者战地日记进行了浓缩,花费了十倍于理查德电报费用的钱将这些文字传给了焦头烂额中的小记者理查德。

    身心俱疲的小记者在那个晚上读完了来自于万里之遥中国的通篇电文,也不由深深的为中国曾经有一支那样的军队而感动。果然,照片背后的故事比照片本身更令人动容。

    记者之所以被称之为无冕之皇,那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手上一支笔,能将黑白颠倒,同样,也能将平淡变成璀璨。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