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指上了迟大奎的鼻子。
“那个,刘团长,我能不能插句嘴?”黄汲清在刘浪发飙之时就眉头皱着蹲下身仔细观看山梁上那道浅浅的壕沟。
壕沟不过一尺深,如果说那就是战壕的话,就连黄汲清这个不懂军事的人都觉得,那的确是太敷衍了事了。刘浪这个一团之长大光其火完全可以理解,一炮下来,可能躲在战壕里的士兵就得完蛋。
只不过,这地形,真的是不适合挖战壕啊!没文化可怜,长官没文化才叫可怕。看着满面灰扑扑的中校被刘浪骂的狗血淋头,黄汲清突然有种替那位可怜的中校出头的心思。
“嗯?黄大师您说。”见黄汲清突然开口,刘浪微微一愣,压着怒气道。
再听黄大师这个名号,黄汲清也有些气结。自从他自报家门之后,这位胖团长就很固执的用这个称呼来称呼他。天知道他是说自己是黄大师呢还是黄大仙呢?
年轻的地质专家可不知道未来的他,绝对是当的起大师的称号,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世界,他这位中国地质界大师的光芒一直闪耀到这个世纪末才黯然消散。
“我觉得刘团长你可能误会迟中校了,他和战士们之所以没有深挖战壕,实在是因为他们挖不了。刘团长你看。”黄汲清一边说一边跳入战壕,用手拂去战壕底部的尘土,露出布满劈砍痕迹灰白色的岩层,继续说道:“龙门山区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地貌,为印支期形成的地槽褶皱系。位于中朝准地台与扬子准地台之间,向西与祁连、昆仑褶皱系相接,向东被郯庐深断裂截切。它是从寒武纪初至三叠纪长期发育的以冒地槽为主的多旋回地槽褶皱系,经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三个发展阶段。加里东、华力西褶皱带分布于北秦岭地区,印支旋回结束地槽发展。后期又经受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强烈改造,前者并伴有相当规模的、以中酸性为主的岩浆活动。具有明显双层结构的地区。上结构层有未变质的、产状平缓和厚度较小的沉积岩层组成,一般称为沉积盖层;下构造层有巨厚的、强烈褶皱的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的复杂岩系。。。。。。。”
谈起地质,未来的地质学大家滔滔不绝,绝对的很有水平。
可是,不仅刘浪一脸懵逼,迟大奎和士兵们也是一头雾水。
眼睛书生究竟在说什么?
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啊!抬起头看着从长官到士兵都是一脸懵逼模样的军人们,黄大师心中微叹一口气轻轻说道:“这山顶上除去覆盖的一尺土层,尽是坚硬的岩石,他们挖不动啊!”
卧槽,大师,您说的这个我也知道啊!迟大奎心里默默流泪,这话可不就是他想给长官汇报的嘛!
刘浪没说话,默然而粗暴的拿靴子踢开战壕底部的浮土,满眼尽是灰白色的岩石,上面一道道斧砍的痕迹清晰的记录着士兵们徒劳无功的努力。
默然片刻,刘浪看着有些委屈的迟大奎道:“是不是觉得老子没调查清楚就胡乱骂人,委屈你了?”
“报告长官,大奎不敢。”迟大奎忙肃然回答道。
事实上,迟大奎还是稍微有些委屈,这些坚硬的石头,已经弄坏了几十把铁锹和铁镐,他毫无办法。
“别给老子说不敢,有委屈就有委屈,有啥子不敢承认的。”刘浪脸上的神情稍见缓和,可依然严肃。“你挖不动,那是因为你知道这只是训练,因为你知道不会有炮弹落到这里,因为你知道不会有人会因为这条浅浅的战壕而失去生命。可是,你们肯定不知道,曾经有支军队,在没有土层,全是石头的山上,挖出了足以防住155MM重炮的完善交通壕和地下坑道。”
第182章 杀人灭口?()
“不可能,在这样的山顶上,如果没有大型机械,光凭人力是无法掘开这些岩层的。”黄汲清从科学的角度本能觉得刘浪在扯淡。
“黄大师,那是你没有经历过战场,你不知道,掘不开这岩层,等待他们的唯有死亡。”刘浪摇摇头,脸上一片肃穆。
刘浪没有编故事。那支部队是所有中国人的英雄。
刘浪所说的那支部队正是在中国鸭绿江北的那个国度全是石头海拔不过数百米名叫“五圣山”的小山头上,创造了至今都没有那支部队能超越的神话。
那是共和国所有人都必须铭记的一场战斗。没人能够明白,在那块不过3。7公里的狭小阵地上,所谓的联合国军在43天之内竟然动用了超过300门大炮,坦克170多辆、飞机3000多架次,倾泄了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5000余发,也没有人能明白,共和国的战士是如何在这样的炼狱中生存的。
甚至直到六十多年后,骄傲的美国大兵依旧还在向共和国将军提问,希望得到最正确的回答,因为他们无法相信钢铁般的意志就可以战胜钢铁洪流。要知道,战后的五圣山,在世界地理文献上,永久的低了两米。
但那支令共和国骄傲的部队做到了,他们不仅在漫天的炮火中活着,他们还重创了可以拿炮弹不当钱,尽情倾泻的联合国军队。一个多月的战斗,守方亡7100人,伤残8500人;攻方亡11300人,伤13600人。伤亡比为1:1。6,一个世界大战史上都极为稀少的数字,一个让双方将领都痛彻心扉的数字。
那场本来只是场营级遭遇战的小小战斗,最终却成了所有共和国人民都难以忘记的一场战役,一场被全世界军校都收录进教材当成案例的战役。
而刘浪,对那场战役远比其他人更熟悉,他甚至闭着眼都能画出阵地的火力点和坑道图,因为,他的外公,正是那场战役的前线指挥官之一。老爷子走的时候,骨灰里还带着五片弹片,那都是那场战斗留给他永恒的纪念。刘浪到现在都还记得老爷子临走的时候,嘴里呢喃的是:活下去。
是的,活下去,就是当年做为指挥官的老爷子对每一个战士下达的命令,不活下去,就没人战斗,就会失去阵地。
听着刘浪近乎呢喃的讲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无法想象,会有人能在190万发炮弹下存活,而且还能重创敌军,那真的只能是神话吧!
“长官,那场战斗发生在那里?”有士兵大着胆子问道。
“不在中国,你见过那支中国部队有那么多大炮?好了,不说这个,现在说的是你们偷工减料的事儿。”刘浪岔开话题,眼睛一瞪道。
“可是长官,我们的工具都坏的差不多了,只要您给我们足够的工具,我想我们也不会比您说的那支部队差的。”士兵委屈的直言道。
“岩石太硬是吧,估计让炮弹炸一炸就好弄多了。这样,带我们去你们建的反斜面坑道去。”刘浪没头没脑的丢下一句,径直往山顶背面走去。
这啥意思?炮弹炸炸就松了?迟大奎见刘浪没发火了,心里一松的同时,又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都还傻站着那儿干嘛?全体跑步走,跟我去你们建的坑道,别怪我没提醒你们,炮弹那玩意儿可飞的很快的。”刘浪走出几步,回头说道。然后对身旁的陈运发说道:“发信号,让赵二狗开始,我顺便看看他这段时间的训练成绩怎么样。”
“卧槽,团座疯了,兄弟们跑啊!”迟大奎不愧是跟随刘浪时间长的老人,一见陈运发毫不迟疑的从腰里拔出一杆小红旗冲着山下摇旗,一声大喊转身就跑。
跑的同时也不忘身边刚才还仗义执言替他出头的黄大师,一蹲身就把还没反应过来的黄汲清抗在肩膀头上,撒开腿像山背面跑去,就像一只中了枪的兔子。
不管反应没反应过来,士兵们轰然而动,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往自己好不容易建好的工事跑。能把迟长官吓成那样,魔鬼般的胖团座这次出的幺蛾子肯定不一般。
那是相当的不一般。
若干年后还有不少老兵想起自己差点儿被自己人的炮弹炸成渣渣的一幕都忍不住蛋疼,还好,造坑道的时候位置选的不错。
进口货瑞典博福斯75毫米山炮的威力真特娘的不是盖的,一点儿也不比小日本的155榴弹炮差,没躲好的话,都只能成渣渣。
六公里外的一片空地上,两门瑞典进口货博福斯75毫米山炮短短的炮管在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光泽。两门炮后面不远处,摆放着两个基数高达四十发的炮弹。如果依照规定,一门山炮一个基数应为30发炮弹,可由于炮弹严重不足的问题,一个基数有规定的三分之二就不错了。
虽说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