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京政府早就对天府之国觊觎已久,只是别看四川省内八大军阀打过来斗过去跟有杀父之仇一般,但若是南京政府一旦表现出进军四川将天府之国彻底纳入掌控中的打算,那帮家伙们瞬间变纠合在一起成了袍哥兄弟联合对抗中央,拥有几十万大军的川军虽然装备低劣,但天然险峻易守不易攻的地理环境和庞大的人口基数让南京政府就像一只面对刺猬的猎狗,只能龇牙咧嘴徒呼奈何。
刘浪的独立团能之所以能进川省的川北门户驻防那是因为独立团主官刘浪的特殊家庭背景,如果刘浪不是刘家人,光头校长敢肯定,别说一千五百人马,就是一个连百把号人都能让四川那帮袍哥大哥们炸毛了。
不过,让光头校长感觉欣慰的是,他好歹在四川驻扎了一只军队,减少了些许尴尬。那怕仅仅只是驻防,那怕那一千多号人,在几十万川军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就像一只小蚂蚁,随时都可以被吞个干净。
可现在,四川最大的军阀之一刘文辉,竟然极为大方的将整个川北的门户,都交给了独立团,他这是想干什么?
没人会认为刘浪会改旗易帜带着部队加入川军,那只能是自寻死路,别说川军保不住他,就算能保,估计也没人想保。有些东西注定只能放在桌面以下,要真是放到了台面上,可就彻底撕破面皮了,这就是所谓的政治。
肮脏,丑恶,却时时刻刻存在。
光头校长那边还在摸脑袋,四川省内的反对声浪却在另一位大佬刘湘的通电认可下消弭于无形。
刘浪身为刘湘堂侄和刘文辉侄孙身份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既然刘家的两位大佬都认可,其余实力远逊的大佬们那还会说什么,反正给的又不是他们的地盘?只要不动自己火锅里的肥肉,自然是随你折腾。一两千的独立团也没被任何人放在眼里。
大佬们的诸多心思对于刘浪来说并不重要,但广元城的地头蛇们的热情却是水涨船高,如果说以前多是虚意奉承,现在却几乎是跪舔了。
主政广元一切事务换成个文官可能只是空谈,但掌握着一千精锐军队的刘浪在得了这个名分之后却是可以实实在在主宰广元所有人的命运,包括县长在内。
城防警备司令詹成芳则是暗自庆幸自己留了个心眼,没有把刘浪透露的那个夸张主意向上峰汇报,否则,刘浪归来之日,就是他走人之时。主政广元的刘浪别说建个要塞,就是建个皇宫,只要他有钱,没人会说三道四,那怕是中央政府。
这是民众的悲哀,却给刘浪营造了不少便利。
不过,这则消息的到来,却让刘浪基地的建设大大加快了速度,在刘浪归来之时,在高达上万的民工的努力下,仅用半月之功,独立团临时驻地就已经基本完工了。虽然距离刘浪规划的那个军事要塞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不过,幕天席地十几天的士兵们终于有了宽敞明亮的营房。
按照刘浪的要求,一间宿舍可住一个战斗班包括上士班长在内的十二名士兵。并且采用了高低床,完全摈弃了以前惯用的大通铺。
一帮大男人挤在一张大床上睡固然能增加兄弟情谊,但那股子经久不散的臭脚丫子味儿也近在咫尺,几乎是每个新兵的噩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也是刘浪对独立团所有官兵们最基本的要求。
广元地区的招收新兵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月能拿十五块现大洋军饷在城市里都能成为一种巨大的诱惑,更别提在广元这样的山区了,经过同样严苛的选拔,竟然还留下了798人。
潼关的苟家也如约送来了500陕西新兵,合计接近一千七百人的新兵让独立团的高层们面临着幸福的苦恼。
整个编制才1500人的独立团,如何吞得下如此之多的新兵?那怕把七百多名伤残老兵的名额都让出来。
刘浪却是微微一笑,一千七百人算什么?纸面上兵力只有200万人的共和国,能在一周之内组织起超过一千万的正规军。
PS:凌晨更新,这两天推荐票和订阅都在减少,请书友们继续支持风月。还要感谢书友昨日的舵主打赏,感谢。
第155章 新兵营计划(历史上的今天,向先烈致敬)()
很快,刘浪拿出的一套人员编制计划,就让俞献诚等人感受到了什么叫胖子套路深,前面都白混。
近1700名新兵,加上原来的506名官兵,总共2200余人,自然不是只有1500编制的独立团能吃得下的。独立团正式编制吃不下,并不代表刘浪就会放弃近700人的兵源。
刘浪制定的计划很简单,所有新兵全部参与三个月的新兵营训练,每十名新兵训练期间的一切表现都会由一名上士班长负责跟踪记录并根据刘浪制定的训练计划标准打出评分,最后在集中考核打分,平时训练成绩和最终考核成绩各占百分之五十,再根据总成绩排出名次。一千名以内的正式进入独立团,一千名到一千五百名之内的将会被编入补充营,最后的二百名则成为辎重连壮丁,不被纳入军人编制。
排名前200名以内的新兵将会额外多发三个月军饷以资奖励,200名到600名的多发二个月,600至1000的多发一个月,1000名以外的不奖不惩。
而且,这还不算完。新兵训练营结束之后的三个月,还会有一次全团大比武,这一次的范围可不仅仅只限于新兵,是包括老兵以及成为壮丁的淘汰兵在内所有的人都要参与。依旧会排出名次,不管新兵老兵还是壮丁,依旧是老规矩,1500名以外的去补充营,2000名以外的去当壮丁。
当然,身份不同,待遇不同。
独立团正式士兵的待遇能达到15大洋每月,每日伙食有二两猪肉一斤大米和两个鸡蛋。补充营预备士兵待遇为12大洋每月,每日伙食有二两猪肉一斤大米没有鸡蛋。壮丁则每月只有8元大洋,每日伙食一两猪肉八两大米。
其实,刘浪现在手头上的经费足够充裕,足以给所有士兵更优厚的待遇,但刘浪更深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没有压力,待遇再好,也只会养出一帮老爷兵出来。他利用这样的待遇差别,就是告诉每个人,只要玩命的训练,就会获得更好的待遇,否则,你就得屈居人下。
付出多大的努力,就有多大的收获,这个定律,适应所有的人类活动。
刘浪罗列出来的计划极为详细,不仅有多达十几种的各类训练名目,从最基本的军姿到实弹射击再到拼刺刀构筑野外工事单兵掩体这种军事项目,最后甚至还有平时言行举止,就连各项目考核评分标准都罗列在列。
看着眼前长达十几页的军事训练计划及评测标准,独立团的几个临时高层们集体失语。他们之中有上过正规军校的,有在军队混迹超过十年的,亦有当兵三年就因为太过优秀就从士兵变成一连主官的,但扪心自问,这份既能精准把握人心又体现出对各项军事技能都极为熟悉的详细计划,他们是都万万做不出的。
尤其是这份计划里刘浪表现出来与众不同的气概,更是让人钦佩。
撇开军事技能方面不谈,刘浪提出的这个补充营和辎重连壮丁概念着实让人心生敬意。这两个名词其实并不新鲜,几乎每个部队都有这个编制,只不过除去壮丁,补充营士兵都属于正式编制,不像刘浪规划的那样全是额外编制,全由自己筹措军饷。
这一正式和额外的差别,可是天差地远。在其他部队,说是补充营,其实大多缺额,临到战时,再把壮丁拉入充数即可。可这缺额,也是要有军饷的,多发的军饷去哪里了,自然是流向了主官的荷包。
换句话说,如今的军队,别看个个号称满编多少人,其实真正能打仗的士兵,能有满编的百分之七十已经算是不错,有些部队,甚至只有百分之五十。
哪像刘浪这样,实额满编不说,额外还要自己掏腰包再多养七百人。换句话说,别人当官是疯狂的赚钱,刘浪个官却是傻乎乎的往里面贴钱。
不过,没人觉得刘浪傻,俞献诚和梁文忠等人再次觉得他们的选择没有错,只有这样的长官,才会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不仅仅只是严苛到极点的训练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训练成本,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不考虑自己利益的长官,这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说刘浪的那份分为三个等级的考核把握人心,俞献诚相信,这份考核标准一出炉,那帮还是老百姓的新兵们不玩命的训练几乎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