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席满心里一阵苦笑,殿前司早已不是卫稹初登基时的那支震慑大周四方士庶的中央王牌军了,那支军队在雍凉之役后就已经名存实亡,现在的殿前司就是一群散懒惯的少爷兵而已。
身为太尉的席满自然知晓殿前司行军途中各种弊端,这次出征本就准备不足,钱粮军械全都不到位,选将也是错漏百出,还指望沿途各州各省筹粮?买粮的银子从何而来?难道要各省府衙自讨腰包么?
而且主要的是,殿前司这些新军将士常年待在京畿附近,根本就没吃过什么苦,开始几日或许能凭血勇提气行军,可一旦这股新鲜劲过去,枯燥的行军生涯不是这些缺乏训练纪律的少爷兵可以忍受的,更别提面对流贼时会发生什么事了……
总之,这次殿前司出征,事实上许多在殿上的官员都并不看好,只不过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反正无论胜败都和自己没关系,别影响自己利益就算全军覆没也无所谓。
“饭桶,都是一群饭桶!”
望着殿堂上百官跪拜的画面,卫稹只能愤恨的丢下一句,无力的垂坐在龙椅之上,神情在这一瞬间仿佛老了十几岁……
“皇上,保重龙体啊……”边上的锦盛见此,忙上前宽慰了几句。
捋了下情绪后,卫稹又冲大殿内喊道:“姚仲……”
“微臣在……”姚仲闻言,立马起身出列上前恭候。
卫稹看着他说道:“朕想问你,现在该如何是好?”
姚仲沉思片刻,回道:“回禀皇上,当务之急就是一方面派人催促讨逆将军继续前行,另外传令元阳各处府衙加紧修补道路,好让大军能继续顺畅的前行,不过……”
“不过什么?”卫稹问道。
姚仲回道:“需要朝廷拨付银钱给各处府衙,方能加快修路进度……”
卫稹点点头,随后对新任的丞相阎良说道:“阎丞相,即刻从国库取二百三十万两白银拨付殿前司大军必经各处府衙,莫要再贻误大军行程了……”
“老臣遵旨……”阎良立马出列跪在卫稹面前领命。
这阎良背景一般,自姜晏死后,卫稹不想再让一个强势的世家把持着丞相一位,特意选了五十二岁的阎良为相,可惜这阎良能力平平,与姜晏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不过这样也易与卫稹掌控。
吩咐完一切,卫稹只觉得浑身上下说不出的疲惫,与是和身边的锦盛吩咐道:“乏了,退朝吧……”
锦盛躬了一声,然后和跪伏在地的百官大声说道:“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闻言,连忙三呼万岁,待抬头之后,才发现卫稹早就消失在了自己眼帘之中。
阎良起身后,顿时心里犯难了,国库早已亏空,春税还未上贡,短时间上哪凑这二百三十万两银子去呢?
当他把求助的眼神望向百官时,那些百官齐齐将头别开不去看他,都摆出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然后心安离得地出殿而去……
见到这一幕,阎良叹息一声:“唉~老了,看来老夫不适合丞相这个位置啊,还是早日告老还乡吧……”
现在的他早就从初当上丞相时的兴奋迅速跌到了谷底,短短一个月时间,便已经心灰意冷了……
……
“儿臣参见父皇……”
御花园内,卫稹在锦盛陪同下散心已解连日来的烦躁,却见一身皇家轻衫的妙龄少女对着卫稹行了个标准的万福礼,这少女正是卫稹的掌上明珠,年芳十五的逸阳公主,出落的是亭亭玉立,貌如碧玉。
见到自己女儿,卫稹紧锁的眉头这才稍稍舒缓,换上一副慈爱的面容,伸出手抚摸着她的头笑道:“逸阳,你在此做甚?”
逸阳笑着说道:“儿臣在为父皇祈福,母后说过,父皇近日为国事操透了心,所以特意在御花园内拜香设案,祈求上苍让父皇万事顺心……”
“皇上,小公主一份孝心真是天地可鉴啊……”边上的锦盛连忙赞许地对卫稹说道。
卫稹点点头对逸阳公主说道:“难得你有这份孝心,陪朕一起在御花园内走走吧……”
“儿臣遵旨……”
逸阳闻言,恭敬地行了一礼,便陪在卫稹一侧,向御花园走去。
逸阳公主不同她姐姐玉香公主那样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反而显得比较文静平易近人,深得后宫各房妃嫔喜爱,自然也让卫稹喜爱有加。
当父女俩来到一座白玉石砌成的亭子前,卫稹见亭子内石桌上好像有不少纸张,便好奇地问道:“逸阳,你在这里写诗文么?让朕瞧瞧……”
逸阳甜甜一笑,摇摇头说道:“父皇误会了,今日功课儿臣早就完成了,那些是儿臣对我大周各地听闻来的奇闻轶事,写在纸上好制订成册,方便闲时观看而已……”
卫稹闻言更加好奇了:“哦?那你倒说说,都写了些什么在这纸上啊?”
逸阳公主神采奕奕地回道:“今日所记不过是最近从侍卫和母后那听到的一个人罢了……”
卫稹问道:“是何人?”
逸阳公主说道:“还能有谁,前军都督刘策啊……”
“他?”卫稹一怔,忙说道:“你记他作甚?”
逸阳公主笑着说道:“前军都督收复我大周故土驱逐胡奴,救远东万民与水火,实乃我朝近百年来第一大功臣,儿臣当然要记下来,将来定要将他列入史册之内,为我大周再添点睛一笔……”
“这刘策何来第一大功臣之说?”卫稹面色略带不悦,“我朝中各级将领难倒还不如他一个刘策么?其他不说,就李宿温可顶十个刘策不值吧?”
逸阳摇摇头说道:“父皇,姐夫虽然名满天下用兵精练,然儿臣以为,他和前军都督一比,还是有不足之处,前军都督收复冀州,这其中凶险儿臣虽未临战场,但也能从中揣摩出这场恶仗之惨烈,而且仅从斩获敌酋数目来看,也远非姐夫可以相提并论的……”
听着逸阳公主一番合情合理地分析,卫稹不得不承认她说的都对,同时心道已经三月了,刘策应该已经处理完远东的事务,准备起征开拔了吧?
“刘策,朕很好奇你是如何做到这些的,正好朕也想见见你究竟长什么样……”
第613章 段洪有病?()
……
三月初十,雁云关前,刘策终于赶到了此次出征大军集结之地,策与马身之上望着四万整装待发的边军将士,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另一侧,随军前来送行的姜浔携同她的夫人史芸澜正在嘱咐姜若颜一路远行需要注意的事项……
“颜儿,此次远行不比寻常,那是凶险异常,你一定要听从刘策的安排,为父相信他会保护好你的……”
“颜儿,神都册封过后,你就是刘策的妻子了,其实为娘还是不放心你去河源那么凶险的地方,刀枪无眼,记得跟在策儿身边,这世上没有什么地方比待在他身边更安全的,但别给他添乱,知道了么?”
姜浔夫妇对姜若颜随军出征是相当的不放心,毕竟自己女儿从未走过这么远的路,以前虽然往返远东江南之地,但那都是开辟好的海路航道,基本没有什么风险。
可这次不同,不单走的是陆路,更重要的是要先前去河源战场,据说那里已经成为人间炼狱,姜若颜虽然见过战争的残酷,但那种厮杀交战的场面她可是从没经历过的,也不由让姜浔夫妇十分不放心。
不过好在有刘策这个身经百战的沙场名将,他们心里也安心了不少。
姜若颜对父母行了一礼,轻声说道:“爹,娘,你们放心,孩儿会谨记二位的嘱咐,一切听从刘策的安排,决不给他添乱……”
姜浔这才点点头,然后看向正在阅兵的刘策,眼中顿时变得神采奕奕……
史夫人望着姜若颜的身子,仔细打量一阵,随后叹了口气将头凑到她耳边悄声说道:“颜儿,你守宫砂还在吧?”
姜若颜闻言,俏脸顿时一红,对史夫人说道:“娘,你问这个干什么?”
史夫人说道:“怎么搞的,你和策儿呆一起这么久了,这孩子居然没有碰你?是你不愿意还是……”
“娘,你瞎说什么啊?”姜若颜娇嗔一声,打断史夫人的话,“刘策与我相敬如宾,没有任何的逾越之礼……”
“唉……”史夫人脸上闪过一丝淡淡地失望,“策儿这孩子就是太过正经,有时候还真希望他能混账点,为娘和你爹都还指望着早些抱上外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