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给他松绑,把头罩拿了,你就知道孤王为什么喊你回来了。”朱慈炯微笑着说道。
苗宣也不多话,径直走向墙角,一把扯下头罩,待看见中年人的脸后,浑身顿时一颤,膝盖有点发软就想要跪倒,不过瞬间就回过神来,低声惊呼道:“殿下”
朱慈炯呵呵一笑:“孤王见到此人的第一眼也是惊呆了,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天下间不是同胞兄弟的两个人,尽然会长的如此相像,虽然冯京终归不是马凉,但假的未必就不能变成真的。”
苗宣一呆:“殿下的意思是想用此人替换京城那位?”
“不错。”朱慈炯断然道:“孤王原本的计划是趁乱放火,就如建文皇帝金蝉脱壳一样,随便弄几具尸体糊弄世人,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天下人总不会彻底死心,成祖爷可不也因此四处寻访建文皇帝数十年吗,现在如果能有机会让天子出现在众人眼前,以身殉社稷,自然也就绝了那些人的念想,孤王的这个位置才能做的安稳如山!”
“奴婢明白了。”苗宣低头稍稍思索了一下说道:“奴婢会将此人安排去一处隐秘之地,教会他天子风仪,最多三个月定让此人模仿的惟妙惟肖,非至亲至近之人绝难分辨。”
“王爷饶命。“”顾宽身上绳索嘴里布团尽数被苗宣除去后,眼神中更显惊恐,他原以为自己只是被强人绑架,可他只有一间粮油铺子,勉强能维持一家五口生活,强人绑他做什么,难不成是想夺了他铺子,那就是死也不能答应啊,谁想到刚才听了两个强人对话,这才发现绑他的居然是个王爷!王爷自然不会看上他那间破铺子,可除了这间铺子他还有什么值得人绑的,顾宽百思不得其解,嘴里好不容易能说话了,除了求饶还能怎样。
“你很怕死?”
朱慈炯淡淡问了一句,问的自己的觉得有点铁石心肠,还有点可笑,蝼蚁尚且偷生,人又岂有不真正恐惧死亡的,就算他认为这顾宽死的值,可命终归是别人的,生活在现代那么多年,平等的概念不说根深蒂固,至少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可如今他要剥夺一个没有任何过错,普普通通一个百姓的生命,还要让他心甘情愿,这实在算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草民”顾宽呆了呆,尽管他只有一间小小的粮油铺子,可也是商人,身上难免就会染上商人独有的算计,磕头的时候看了一眼说话的少年,知道很可能就是如今仁义之名广为流传的定王殿下,可他为什么要绑自己,还问这么一句话,顾宽觉得自己往日很有些小聪明的脑袋不太够用了。
“孤王想要你去为孤王办一件事,这件事会要了你的命,所以总要让你心甘情愿才好。”朱慈炯越说就越觉得自己很虚伪。
顾宽彻底傻了,他这条贱命在定王眼里还不就跟蝼蚁一样,定王若是要他死,怕不得有几百种办法,可是为什么?他还是想不通,至于愿不愿意?他就算不愿意可是有用吗?
顾宽伏地大哭,嘴里除了说饶命也实在说不出别的了。
朱慈炯也是郁闷,让一个无辜的人为了他去死,还让去死的人心甘情愿,简直要多荒唐有多荒唐,可顾宽如果不甘心,那么他最后或许只能让他有不甘心的死法,可如果心甘情愿,那么等到天崩地裂的那一刻,效果无疑要好上无数倍。
“孤王知道你心里不甘心也不愿意,但孤王既然看见了你,那么你的命运就已经注定。”朱慈炯冷下心来说道:“至于为什么一定要你非死不可,苗公公以后会告诉你,孤王唯一要和你说的就是,你会死的很有价值,你的死更会福荫你的妻儿。”
顾宽也不哭了,既然知道自己必死无疑,那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一旦他死了以后,妻儿又会如何,好在他大儿子顾骏已经成年,有老妻帮忖经营好粮油铺子,一家生活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女儿顾颖也已经十五,过了年找户人家嫁出去,也算是有了归宿,至于小儿子顾琦年纪尚幼,却是顾不了许多了,现在听定王话里意思,似乎他死了以后会照顾好他的家人,不由产生一丝期待,如果他的死真能让妻儿老小托庇于定王,那他也算死得其所了吧。
朱慈炯缓缓说道:“你的妻子孤王会让人奉养终身,你的长子孤王会让他从军,三年之内只需些许功劳,孤王至少会将其提拔为千总,若是立有大功,那么就算封候拜将也不是没有可能,你的小儿子,孤王会让天下最好的先生教导他的学业,十几年后孤王可以保他一个进士出身,至于你的女儿,只要她愿意,孤王可以封她为妃,一世荣宠!”
顾宽张大了嘴,一脸的难以置信,可定王殿下天潢贵胄,说出的话岂有反悔不算数的,可如果真是这样,那不要说是让他去死,就算是把他千刀万剐凌迟了,他都心甘情愿啊。
朱慈炯知道自己的这番话顾宽一时半会很难消化,就连他自己心里都有点沉重,让他将一千个贪官污吏抄家灭族他不会有一点心理负担,可杀一个无辜百姓,心里却始终不忍,看来他的心肠还是不够硬不够冷血啊。
“大伴,今夜你就不用待在宫里了,趁夜将顾家人全部带出南京妥善安置好,此事事关重大,切记不可泄露一点风声。”
苗宣脸色同意凝重,闻言躬身道:“奴婢明白,殿下只管宽心,奴婢一定会将此事安排的妥妥当当,不出半分差错。”
第四十四章榆林之战(1)()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初,李自成连克延绥镇的延安卫和绥德卫后,回米脂祭祖,斩杀了掘其祖先坟墓的艾诏和贺时雨。
祭完先祖稍作修整,李自成立即派遣权将军刘芳亮、制将军李过率七万大军兵发榆林!
这是李自成第二次攻打榆林,崇祯九年时李自成率军进攻榆林时,被悍将贺人龙击败,如今再次来袭,兵力数十倍于守军,可谓是志在必得!
榆林总兵王定命令副将惠显和参将刘廷杰死守榆林城,自己则以求援为借口带领数十亲信仓皇出逃
十一月十二日午后,制将军李过、权将军刘芳亮率领七万大军号称二十万抵达榆林城十里外安营扎寨。
榆林城总兵府内大堂此刻坐满了人,端坐最上首位置的人名叫尤世威,原本乃是威震关外的山海关总兵、而下面依次坐下的有原辽东总兵尤世禄、原延绥总兵李昌龄、原宁夏总兵侯世禄、原宣府总兵王学书、榆林守城副将惠显和参将刘廷杰等人,可谓将星云集,随便拿出一位都曾经是为大明打出过赫赫战功的骁勇战将!另外坐在最下方两侧的是十月末赶到榆林城的姬际可和另外一位看上去差不多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
此人名叫丁发祥,受业于一代宗师黄绝道长,乃是当世八极拳绝顶高手,姬际可、雷承几人带领一百定王亲卫星夜兼程赶到榆林城,言明要助守军一臂之力,总兵王定见一百多人个个精壮彪悍,城下站定之时队伍排列笔直非常,就知道这一百多汉子绝非武馆门徒,而是地地道道的精锐士卒,因此怀疑姬际可等人乃是李自成派来的奸细,若非丁发祥及时出现,只怕当时就要爆发冲突。
当姬际可等人进入榆林城两天后终于发现想要完成定王交代的任务何其之难,一百多名亲卫挨家挨户去游说百姓撤离,可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响应,榆林身为边防重镇,这几百年来大小战事基本就没怎么停过,什么样的大战恶战没经历过,几乎所有百姓的心里都没把李自成的流贼军看在眼里,兵力再强也是乌合之众,榆林城虽然只有数千守军,可人人皆是虎狼以一敌百,又有守城之利,谁胜谁负岂不一目了然?
最终雷承任务没完成,反倒被守城将领以动摇民心的罪名全部羁押,对此姬际可等人也无可奈何,与其说榆林百姓盲目自大,还不如说是他们经历了一场场战争,早已建立起面对敌人必胜的信心。
而且榆林身为九边重镇,城中军民又多为边防将士之后,忠义节烈之心冠著九边,城中百姓不论男女老幼大多崇尚武艺,用脱下盔甲为民,穿上盔甲就是兵来形容怕也并不为过。
老百姓对于形势盲目乐观还属情有可原,可如今这大堂内的各级将领也是一样,贼军虽众却也一样没有被他们放在眼里,明明在商议破敌之策,可个个脸上挂笑,全然没将城外七万大军放在心上。
就连姬际可都开始怀疑定王的推断是不是有误,城中军民拥有这样的斗志,那么李自成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