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一县则一县衰败,治一州则一州百姓受苦,身在中枢治一国则亿万子民受其所累,故而你们手中拥有的每一张选牌,关系的都是社稷民生,诸卿还需慎重对待,最好能摒弃师生、亲属、至交、挚友等等因数,以万民福祉为准则为前提,投出你们应该投出的神圣一票才是。”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
“别的话朕也不多说了,现在开始竞选。”朱慈炯扬了扬手里的帛纸道:“朕念到名字的爱卿上台坐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朱慈炯直到此刻都没有自己身为九五至尊却化身成为主持人,是不是有损威严的觉悟
天子话音一落,在场大臣顿时打起精神,外间传言,这次选举人员的名单早已拟定好,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如今朱慈炯手里的这份名单知道全部内容的只有朱慈炯一人而已,因为人选是他昨天晚上才最终确定的
百姓们多半以为此届选举的内阁成员肯定都是京官,实际上也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次能有三百多各地的大臣赶回来,其原因只有一个,现在坐在这里的大臣不仅拥有选举权同样也拥有被选举权!
否则哪位大臣有那么大的闲情逸致千里迢迢的赶回来,只是为了投上一票,为他人做嫁衣裳
楼内三百多位赶回来的大臣,无一不是在外位高权重之辈,至少也认定凭自己的政绩和资历绝对拥有入阁主政的机会,收到消息却没有回来的要么是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即便回来也是白跑一趟,要么就是入阁主天下政,未必有在外放掌一域大权来的自在而主动放弃,当然其中确实还有一些收到消息,但路途太过遥远根本赶不回来的高官在内
“财政部、税务部高弘图。”朱慈炯念出第一个名字。
高弘图不管这次能不能继续内阁留任,但凭借其资历以及这几年的政绩,整个圣武朝能与之相比的屈指可数,又是当值阁臣,被定为候选人也是常理之中的事。
朱慈炯将高弘图放在第一位,倒不是因为高弘图原本是内阁次辅,而是对于高弘图这几年在户部任上,确实尽心尽力管好了大明的钱袋子,如今能这样廉洁自律的官员委实不多见,即便高弘图此番落选阁辅,朱慈炯也打算让其继续管几年库房,不过,这老家伙最让朱慈炯头疼的地方还是哭穷的本事
高弘图内心叹息一声,踌躇满志的走上台,对朱慈炯躬身施礼后坐在左起第一的位置上。
“左都御史姜曰广、吏部尚书陈邦彦、法院检察院院正陈子壮、礼部左侍郎侯峒曾、吏部右侍郎王永吉、右都御史余煌”
果然不出任何人的意料之外,内阁八位阁臣尽在候选名单之列,七位被念到名字的大臣相继起身,与高弘图一样,走上正台躬身施礼后,按照名字先后落座,他们的坐次自然就是他们将要被选的排号。
“工部尚书陈子龙,礼部尚书钱谦益”
朱慈炯又念出两个名字,陈子龙以工部尚书参选阁辅不算什么,但陈子龙坐上工部尚书的位置一直都为官场众臣所诟病,原因很简单,这家伙资历实在太浅,崇祯十年的进士,崇祯十七年方才任职兵部给事中,不过一从六品的小官,然而今上继位以后,陈子龙的官位攀升的极其恐怖,直接从给事中的位置上成为吏部验封司郎中,郎中位置上没呆半年便被擢升为工部右侍郎,最后在圣武二年被提拔为工部尚书
第五百五十七章选举(4)()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陈子龙二年之内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一跃成为部堂级大佬,这要是换作大明任何一朝,估计这朝堂之上都能吵翻天,但在圣武朝,二年十级跳还真算不上什么大事。
武臣就不提了,哪些昨天还是流民,摇身一变成了统领万人的将军,在如今的新军当中起码有二十位!
文臣当中陈子壮这种提升甚至连前三都排不进去!原本江阴小吏阎应元,在满朝文武当中算个什么东西?正眼都未必会瞧上一眼,可愣是被天子从一小吏直接简拔为公安部的副部长!差不多相当于一部侍郎的高位!近卫军主将金恩泽受衔以后卸任公安部长一职后,阎应元没有任何悬念的成为公安部长,位列京都巨头之一!
还有教育部的正副部长陈则与石碌,阎应元以前好歹还是个小吏,这两人完全就是两个举子,官场的门槛都没踏进去过一步,偏偏酒楼清谈预遇见还是定王之身的天子,而后受到赏识成了第一所新学的校长,最后直接成了部堂高官,这让他们这些辛辛苦苦熬了几十年资历的人情何以堪
钱谦益年纪太大,朱慈炯本不打算让其参与竞选,虽然他继位这几年以来,钱谦益办事还算勤勉,但受历史观念影响,朱慈炯对钱谦益一直都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排斥,只是这一次原兵部尚书史可法已内定为首辅,户部(财政、税务)高弘图、工部陈子龙、吏部陈邦彦、刑部(法院、检察院)陈子壮,五部部堂都在竞选之列,若是偏偏将名义上的六部之首的礼部给落下,估计钱谦益以后也没脸见人了
“公安部阎应元、教育部陈则、石碌”
朱慈炯又一连报出八人名字,官场中人眼中的三个走了狗屎运的幸进之徒赫然在列,不过无人表示异议,因为这是投票选举,相信在场的没有哪位官员会头脑发热将票投给这三个家伙,这次不会,以后也多半不会!只不过这三人占据了三个宝贵的席位,让众臣心里多少有点不爽。
阎应元等人登台,即便是他自己也只是认为是走个过场,如果能入阁才真叫一个笑话。
“浙江总督杨旭杰、山西布政使韩克耀、山东巡抚任立柱湖南提刑按察使冯国治”
至此,参与本次竞选阁辅的二十九位大臣名单已经确定,京官总计占了十八位,外放官员十一位
朱慈炯放下手里的名单,道:“本内阁选举拥有投票权的至少也是正四品官员,但自第二届选举直至以后,选举权将扩散直整个官场,甚至于民间没有官身,但德高望重之人,各行各业的翘楚之辈,都会拥有选举权,朕的目的只有一个,要为大明甄选出真正得到官场赞誉,得到民间支持的好官来主持国之大政,在座诸位若是想在有生之年真正做一位能够与民称颂的好官,那么不管你如今身处何职何位,当好自为之,现在大选开始!”
六十名宫女分成三十列,如穿花蝴蝶一样走向投票坐席,一半持红箱一半持蓝箱,脸上带着羞涩,每当一名官员将号牌投入箱子里面,两名宫女都会甜甜一笑,然后微微一福走向下一位官员。
不多时,投票席上的官员便完成了投票,三十只红色箱子被放上高台,丁卫甲亲自监票,当着所有官员的面将红色箱子一一打开,然后整理在一起后,躬身道:“万岁爷,监票已完成。”
“唱票吧。”朱慈炯吩咐道。
丁卫甲领命,拿起第一张号牌,将号牌上的数字给唱票的太监看了一眼以后,唱票的小太监便扯起嗓子道:“陈邦彦一票。”
唱票结束,又有一位小太监从丁卫甲的手里接过号排,展示给在场的官员验证,以示公允,另给一人在陈邦彦的名字下面记上了一笔。
“高弘图一票”
“杨旭杰一票”
“余煌一票”
“”
“高弘图一票”
“高弘图一票”
整个唱票过程进行了接近半个时辰,在场拥有投票权的六百五十三位官员其中有五十九人选择弃权,四百九十四张投票有效!
最终高弘图以得七十八票获得第一,继续连任次辅,王永吉得五十六票第二,陈邦彦四十一票第三,陈子壮三十八票第四,侯峒曾三十六票第五,韩克耀三十三票第六,任立柱三十二票第七,余煌二十九票第八,姜曰广二十六票第九
出人意料的是阎应元居然得了二十二票排第十一!可见这几年以来,阎应元负责维持金陵治安成效卓著,因此让不少官员消除了对其的成见。
至此,大明朝历史上极具代表意义,对后世产生无比深远影响的第一届内阁选举圆满告终,原内阁八位辅臣七位连任,史可法首辅之位,高弘图的次辅之位原封不动,姜曰广黯然出局,山西布政使韩克耀、山东巡抚任立柱进入内阁,大明新一代领导班子暂且定型。
姜曰广对于自己出局并不意外,尽管他票数名列第九,可仕途差不多已经终结,即便九位阁臣有人因各种原因退出,替补入阁的多半也将会是排在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