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阁臣说的话?”
史可法满是不可思议道:“陛下的意思是,微臣现在若是要对高部长说话,高部长便能听见?”
“不是听到。”朱慈炯再次指向电报机道:“而是史卿说的话,会转换为这电报机的文字编码,电报员通过对电报机发出指令,远在梅山的电报局收到这条指令,同样会转换为文字,也就是你刚才说的话,高弘图可以看见却不能听见,如此解说,史卿可曾明白?”
第五百零五章电报(下)()
史可法似懂非懂,福王含笑点头,明显在不懂装懂
朱慈炯笑道:“其实说的更简单一些就好比写信,你有什么话写在信上,然后寄给高弘图,高弘图收到史卿的信看了以后,自然会知道你要对他说什么,而这电报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将你的信寄给他,至于有多快,可用风驰电掣四个字来形容。”
这下几人才算是真正听懂了,明明很简单的事,天子非要绕了一大圈,委实怪不得他们领悟能力太差。
“现在史卿可说几句话,朕便用这电报发给高弘图,试试效果如何。”
史可法略加思索道:“内阁前天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以来,天下间有志修建长江大桥的商贾提交上来的几十份建桥方案,微臣与高部长从中初步筛选出三份,正打算报于陛下,不如就让高部长将这三份方案的主家名单发送来这里可好?”
朱慈炯大有深意的一笑,这段时间以来整个天下各大商贾乃至但凡竞拍到修路和开矿的贵族,基本都在招募劳工,好在大明的百姓苦日子穷日子过得实在是太久太久了,做工便有现银拿的好事自然不愿意错过。
商贾们的算盘打的比谁都精,一方面要保证充足的劳力,一方面又不愿意在劳工的工筹以及伙食上面付出太多,所以天下间依旧拥有充足的劳力闲置,朱慈炯当初也正是预料到这一点,才会不惜冒着好大喜功之嫌将三大工程同时立项,放在今年之内同时招标。
有志将产业做大的商贾,当然不会满足于修路开矿,弄清楚大桥修建的规则之后,有实力的巨贾显贵便积极招募天底下的能工巧匠,可以说,也唯有圣武朝的工匠才算是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一个个被往日里连正眼都不会看上他们一眼的贵人们礼遇,奉为了座上宾,目的自然也只有一个,希望他们能够设计出让天子满意的建桥方案!
这两个月以来,工部收到的建桥方案差不多上百,而这些方案将会经过内阁的几位阁老的商议之后,筛选掉明显不可能实现的,按照史可法的意思就是上百份方案当中目前有三份,内阁认为具备可行性,而投了这三份方案的商贾是谁,自然也只有内阁五位阁臣知道,如今高弘图和姜曰广在一起,剩下的三个在这电报局,验证此电报的玄虚,自然以此最为合适不过。
真要说起来,史可法的提议已经多少带点欺君之嫌了,欺的就是朱慈炯不知道,所以才以此为题来验证真假,不过朱慈炯岂会在意这点小事。
“拟报。”朱慈炯转头对发报员说道:“致电高部长,长江大桥招标方案朕甚为关注,现将投标方案合格的三位商贾名单发送松江。”
滴滴滴
朱慈炯话音一落,负责发送电报的发报员已拟好电文,传向了通往梅山的第一个基站。
梅山电报局。
自从天子与朝臣登上火车疾驰而去以后,二十余位老臣便被带到了这里,不过赵立功似乎也知道若是让这些老臣一直待在电报局不太合适,于是安排刘大根据自愿,可领诸位老臣参观梅山工业基地的各项工业成果,年纪上了岁数的人一般都喜静不喜动,但高弘图还是与几位感兴趣的老臣在梅山小转了一圈,看见第二炼钢厂的生产过程以后,直呼叹为观止。
半个时辰前,几人回到电报局,一干老臣不明就理,不过刘大言称是陛下让他们在此等待,至于等什么则是一问三不知,尽管郁闷却也只能一直等下去。
直到电报局里面的两个电报员其中一人走进内室,恭恭敬敬的将电文递交到高弘图手上。
“这是什么?”高弘图扫了一眼,完全不明白怎么回事。
“陛下如今身在松江电报局,刚才发来电文,询问电文当中所发之事。”电报员如是答道。
高弘图一时没反应过来,倒是姜曰广反应的快,满眼不可思议道:“你的意思说这什么电文是刚才陛下在松江拟好,然后通过这电报机寄到了梅山!”
“是的。”
高弘图骇然道:“梅山与松江相隔数百里,松江的信怎么可能这么快寄到梅山!”
发报员无奈道:“想必松江那边史大人他们也是难以置信,故而天子发此电文,以作验证。”
高弘图再次扫了一遍电文,确认是天子的语气,问道:“这封信电文,由松江传到这里需要多久?”
“松江到梅山的电报要经过三个基站,每个基站的发报员在接受到电码以后还要译出来,再发往下一个基站,按照译码的速度来推算,由松江到梅山前后大概需要一炷香的时间。”
“一炷香!”高弘图再也坐不住了,豁然站起道:“一封电文跨越六七百里,只需要一炷香?”
发报员眼中傲意不加掩饰:“赵大人和宋大人说了,这发报机只是最初级的,用不了多久,不要说是松江到梅山,即便是在南京,想要将电文传到大明的任何一个角落,也只不过就是几个呼吸的事情罢了。”
高弘图颓然坐下,发现自己是真的老了,越来越看不懂一些事情,这火车他虽然没有登上去过,可却是亲眼看着火车铁轮的转动,载着数百人和货物消失在视线当中的,本来就已经被震撼的不轻,现在火车的种种益处还没能完全消化,又来一个电报他觉得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待在财政部掌控大明国库来的安逸
松山电报局内,朱慈炯正等的百无聊赖,电报员动了起来,负责译码的电报员紧张的核对完编码,将三个名字抄在纸上,跪地捧给了朱慈炯。
“魏国公徐弘基、晋商范永斗、浙商赵林胜”朱慈炯念完三个名字笑道:“史卿,此电文可有误?”
“无无误”饶是史可法一向镇定,可当事实摆在眼前,还是震惊的瞠目结舌
第五百零六章东吁(上)()
东吁城下!
不计其数身穿破衣烂衫,满脸死灰色的缅甸百姓,在一排排浑身杀气的西军贼匪逼迫下,绝望的冲向东吁城
裹挟百姓攻城!人命不如草芥,此等攻法,一直都是李自成、张献忠的拿手好戏,一来可以消耗守军的防御力量,二来可以让自身的伤亡降到最低!
圣武元年九月,张献忠在大明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只能放弃整个四川,整顿十余万兵马南下,兵锋直指缅甸、暹罗、安南等南方小国!
在张献忠的眼里,西军老卒尽管远远不是大明新军的对手,但大明新军依仗的是无比犀利的火器,论个人武勇,自然还是西军更胜一筹,只可惜战场向来不是讲究公平的地方,就好像他现在让数万缅甸百姓去冲击东胡的国都一样,在没有正面对抗明军火器之力前,他只能如丧家之犬一样亡命而逃!
原本以为东胡撮尔小国,军力何足道哉,以西军之勇,灭东吁王朝只不过是信手拈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事实上东吁的军力虽远不如西军,但与张献忠一开始入缅时设想的那样一鼓作气,如推土鸡瓦狗一般灭之,已然无半分可能!
整整半年,西军攻灭东胡大小二十七城,屠杀缅甸百姓数十万!
张献忠纵横大明十余年,早已是满手血腥的屠夫,何况缅民不过是异族,在他的眼中和猪犬何来半点分别,只要达到他预定的战略目标,只要能让他的老底损失减少到最低,就算让他把缅民杀尽屠绝,张献忠都不会皱半下眉头,至于有干天和,对他来说仅仅只是一个笑话。
张献忠现在面临的形势很是严峻,明朝的小皇帝为什么会放他一条生路,张献忠心里跟明镜似的,无非就是逼着他南下,攻打这些小皇帝自己想动手却又师出无名的南方小国,毕竟这些小国基本都是大明的藩属,大明动手征讨,必然落人口实,让小皇帝光辉神武的形象蒙受污点,典型的就是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
但如若张献忠将这些小国灭了,大明再发强军讨伐他张献忠,将之驱逐的同时还能将小国之土纳入治下,任史书如何记载这段历史,都挑不出丝毫诟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