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禀陛下,这第一辆火车如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车头里面搭载的是提供动力的蒸汽机,以及锅炉房,第二部分则是客厢,共五节,容量极限可载一千五百人,第三部分则是货厢,共二十节一次性可装载粮食六十万石,时速可达每小时七十公里!”
“好!好!好!”朱慈炯连声赞叹,他不是很懂蒸汽机时代的机车动力,但这辆火车的承载力和时速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朱慈炯实在满意的很,他更清楚,对于现代社会的能源动力专家赵立功来说,这蒸汽火车仅仅只是一个过渡,唯有等到内燃机乃至电能全面普及之后,才能更加迅捷的加快大明工业化进程,那个时候的大明也必将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
朱慈炯转过身,面向群臣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想必这几天以来,乃至在刚刚前来梅山的路上,你们都一直在猜测,朕所说的奇迹是什么,甚至诸位之中有很多人都以为朕只是随口一说,并不足以为凭,但朕要告诉诸位,奇迹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奇迹,就是因为其能化腐朽为神奇,就是要将你们心里认定的不可能之事变为现实,现在你们眼中看到这奇形怪状的铁皮车厢,就是奇迹之一!”
“此为火车,乃是梅山工业基地的产物,是礼部侍郎赵立功一年多以来辛辛苦苦、日以继夜研究出来的产物,至于有什么作用,朕现在便可告诉诸位,这辆火车可将三万大军或者是上百万石粮食一次性运往松江府,所要耗费的是时间不过四个时辰!而要做到这一切,靠的就是这只车头,以及里面区区几吨煤而已!”
群臣哗然,委实是天子所言太过难以置信,四个时辰将上百万石粮食运到远在六七百里以外的松江?这岂怎么可能,天子大言,着实太过了啊!
第四百九十八章梅山(下)()
“你们之中不乏饱学鸿儒,平日里张嘴闭嘴圣人之言,有事没事自我标榜,但你们可知,朕为何要大力发展新学?因为大明如今正在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变革,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改变,时代在进步,如果你们还是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不知变通,那么迟早会被时代所摈弃,成为非但对大明无益甚至有害的腐儒!”
五位阁臣脸色很是难看,天子评价儒家士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以腐儒称之,他们日以继夜的去完成天子交代的事情,为的就是想要改变天子对于儒家的看法,如今看来效果近乎于无啊。
朱慈炯寒声道:“朕知道诸位爱卿多有不服,毕竟你们都是寒窗苦读那么多年,都是百里甚至千里挑一,大考之后跃过龙门,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论道德文章,论填词作赋,你们比起谁都不差,但是朕今天不考道德文章,朕只教你们实务!”
“诸卿都是位列朝堂的高官,你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乎百姓民生,然而”朱慈炯一指火车道:“这是什么你们以前可曾知道,又可曾关心过,你们关心的是朕在梅山投入了金山银海,却以为是打了水漂,即便朕方才说了此车之用途,诸卿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嗤之以鼻,一百万个不信,朕也没指望你们会信,因为事实永远胜于雄辩,汤官正。”
“臣在。”汤若望原本看向火车的目光中隐隐泛起一股非同一般的神采,他相信如同神明再现,下凡来拯救大明的圣武皇帝绝非是空口大言之人,但天子所言又实在太过惊世骇俗,便是他一直以来学习研究的机械力学,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几乎没有半点可能!
朱慈炯面露微笑道:“汤官正与朝堂上的诸位臣工最大的不同是,你不但在神学上的造诣颇深,在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机械力学、化学同样也有建树,诸臣都是大儒,作作锦绣文章,吟诗作对没什么问题,可在其它方面,与汤官正相差实在太远,不知以汤爱卿的眼光对此火车有何看法。”
汤若望正色道:“若陛下所言皆能实现,当为主降神迹于世间”
“套话虚言什么的就不用说了。”朱慈炯道:“朕尊重你们这些传教士的信仰,故而朕会在这金陵建教堂,让你们可以自由传教,朕治下的百姓是信佛、信道还是信主,朕皆不会干涉,但此火车乃是实务,朕务实不务虚,因此你只管说说你的见解,其余的对天主信徒去说便是。”
汤若望脸色赫然,作为一个立志要将天主的光芒照耀整个东方的传教士来说,汤若望最希望发展的信徒自然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如果圣武皇帝能够信奉天主,以圣武帝在民间的威望,天主的信仰必将遍及大明任何一处角落,只可惜,这位年轻的天子,对于信仰有着非同一般的豁达,但若是想让其信奉天主,看样子可能性极其渺茫啊。
“依微臣之见,能为这辆火车提供动力的应该是这截车头,能带动这么庞大的车厢,运载数以百万石的粮食,应该是将机械力学的原理发挥到了极致,臣未能亲眼见到此车提供动力的方式,是以不敢太作妄言。”
朱慈炯呵呵一笑没说什么,正如后世点评的那样,中国古代的儒家文臣,绝大多数都是一群思维僵化,不知变通非要自诩为道德君子的老顽固,他们之所以喜欢墨守成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认定一切新兴事物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奇技淫巧,他们很难接受改变,这种情况如果遇上开明的君主或者是积极向上的王朝,弊端还不明显,但是
蒙元入主中原,人分三六九等,整个民族文明大幅度倒退,大明恢复河山,让大明的脚步再一次超越整个世界的文明洪流,但满清窃取社稷,为了不步蒙元的后尘,闭关锁国、愚昧世人,终于让华夏文明在历史最关键的节点上落后于整个时代,当国门被洋夷的舰船厉炮轰开,等待国人的便只能是长达百年的屈辱!
朱慈炯不会让历史的悲剧再一次在这片土地上演,所以他要解放国人的思想,他要让朝堂上的这些腐儒认清形势,为他以后改革科举,打下坚实的基础!
汤若望是传教士,从小接受的教育差不多就是新学,这样全面的人才在如今的大明可不多见,若非汤若望是国人眼中的化外蛮夷,朱慈炯早就重用于他,让其独领一部都未可知。
只可惜汤若望的科学理论知识毕竟也要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但接受能力无疑要比儒家文臣强了不是一星半点,朱慈炯礼遇汤若望,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吸取西方如今已经出现的科学知识,结合中华文化,加快大明的工业化进程。
赵立功同样对汤若望很好奇,愣是用审视的目光瞅了好几眼这位在历史上留下不小声名的传奇教士,但也仅此而已,论知识储备,汤若望再牛也是十七世纪的人物,与他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开始吧。”朱慈炯淡淡吩咐了一句。
赵立功明白朱慈炯的意思,一切早已准备妥当,眨眼功夫,便见几名身着盛装的女子,捧着一条长约丈半的红绸,很是紧张的在预定位置站定,还有一名女子手里托着一张银盘,盘内放着一把同样系着红绸的剪刀
“鸣炮!”赵立功一声大喝,六门巨炮点燃引信,轰鸣声起,六枚礼炮升空,炸出一片五彩斑斓的天空,如是十一次,六十六枚礼炮,意喻六六大顺。
“请陛下为大明梅山火车总站通车剪彩!”
“好!”朱慈炯笑着从托盘内取出剪刀,走到红绸跟前,咔嚓连续两剪刀下去,将绸布剪为三截,这种做法已算得上是标新立异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风靡整个天下。
第四百九十九章战队()
“鸣笛!”
赵立功话音一落,尖锐的汽笛声破空而出,不多时,巨大的火车头喷出一股巨大的白汽,满朝大臣什么时候见过这等场面,那汽笛声又极其刺耳,让不少猝不及防的大臣险些被吓倒,好不容易镇定下心神,那凭空而出的白雾便喷薄而出,让多数大臣的眼中涌出骇然之色,一副如同见了鬼一般的表情。
朱慈炯早有心理准备,自然不以为意,唯独汤若望一人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朱慈炯踱步走回銮驾,握紧徐后略微有些冰凉的小手,徐丹的娇颜微微有些发白,尽管大皇帝昨天已经告诉她将会发生的一切,比如这礼炮和汽笛,可身临其境又如何能如想象中的那样淡定从容。
不过这次能随圣驾出宫,可是她缠了大皇帝小半天才争取来的好事,就算有些许不适,也拼命强忍着,万一现在大皇帝看她脸色不好,非要撵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