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因为宁、甘二省,因李匪之故,两地固有部落土著已然元气大伤,此时进驻时机最为合适,若是时间拖的久了,或许会生出诸多变故,而辽东原本已被清国一统,境内相对平稳,大明就算不管不问,想来在三五年内也不可能诞生大的部族,等陛下料理了宁、甘二省再移军为时未晚”
“至于扩军,大明如今虽有强军三十余万,但要想维系甘、宁、甚至新疆三大地域中的驻防,起码需要驻军十万甚至十五万以上,才能让三省之地设置流官改郡县,建布政司,不至生出波澜,成为大明实际掌控领域。”
朱慈炯甚是满意的点头道:“史卿所言,正为朕意,故而朕才会言称军镇移民切实可行,甚至这一点朕很久之前便设想过,但之所以一直没有实施,其因就在于国内刚刚平定,民心思安,即刻大动干戈,遣军入甘、宁未免不太合适,但如今时不我待,辽东三省这么快被收回,颇为出乎朕的意料,因此有些地方也该动一动了。”
“如今八卦洲六大新军训练营,驻有新军八万,朕会陆续从中抽取六万,拨给备武军赵吉祥两万五千,使备武军编制达六万有余,进驻新疆,成立新疆军区,备武军自此永镇新疆,戍卫边疆!待新疆稳定,时机成熟,提大军入西域,追杀李自成,血先帝之仇!”
“拨给尚武军李丰两万,让其进驻青海,成立青海军区,尚武军也是一样,永驻青海,最后一万五千拨给林森,成立甘宁军区,逐日军自此便是甘宁军区之主军!”
“这三大军区可以自主招兵,上限十万,退役士兵就地落户,如此一来军田亦可随之消化,税收亦可按需拨给,不会增加腹地多少财政负担,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让四省真正纳入大明的版图,而不是担一个半点用处没有的虚名!”
史可法眼中的忧色一闪而逝,但却没能逃过朱慈炯的眼睛。
朱慈炯呵呵笑道:“史卿的忧虑朕大概也能猜得到,想必是担心武臣实力太大,会有拥兵自重,割据为王吧。”
“老臣确有此虑。”史可法也不隐瞒,他确实很担心这一点,事实上,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史卿过虑了。”朱慈炯正色道:“大唐之所以会有藩镇之祸,古往今来,军阀之所以会坐大威胁皇权,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皇室力量已经衰落到了足以让这些军阀觊觎的地步,所以大宋才会有强干弱枝,大肆压迫武人的政策,然而此乃治标之策,衰落的不是地方势力,而是整个国家,故而北宋才会仅存一百六十七年,便被金国攻灭帝都,连帝后都成了阶下囚,因此此法并非治本之策!”
“如何治本,关键还是在于体制和皇室集权,大明历代武臣蓄养家丁之风盛行,这些家丁拿着大明给出的饷银,效忠的却不是大明的天子,而是他们的将主,岂非可笑至极!”
“是以,朕要求但凡新军入营,必须要在八卦洲大营接受忠君爱国教育,知道民生之多艰,让那些即将成为正式军人的列兵,知道他们效忠的对象永远都是皇室是当今天子,而不是他们的军主,更不会因为军主的个人野心,导致天下陷入战火,百姓生灵涂炭,朕敢说,如今的各大新军,即便是黄得功想要造反,他的下场也只有一个,必定是被他的手下捆结实了送来见朕!”
“对于各大军区,朕刚才也只是说了,会让尚武军、备武军和逐日三军驻守,但从未说过林森、赵吉祥和李丰就永远是这三军的军主,五年轮换制是朕为了各大将领设定的制度,每一军主将统带麾下大军的时间不可能超过五年,林森今天是逐日军的军主,几年后或许便是偃武军或者星辰军的将主,每一位将军最多可以轮换六次,三十年后强制退役,来金陵军事学院供职!如此一来,这些将军又怎会有自立为王的机会?”
史可法想了想,天子的这种军主轮换制应该是已经将弊端降到了最低,现在的八支野战军主将,年纪最小的是李丰与顾骏,都是刚刚二十出头,可谓是年少得志,完全能够比拟大汉霍去病,五年一轮,最多轮六次,也就是三十年,三十年之后二人五十出头,退役的话似乎稍微早了一点。
但史可法之所以认可轮换制度,也正是因为年龄的因数,这一批的新军将主都是天子一手提拔上来的,对天子对皇室的忠诚度毋庸置疑,若说这几人会有叛乱自立的想法,史可法实在难以想象。
但这一批将领之所以能做到如今这个位置,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天子初到南都之时,手下唯一的将领只有一个挂百户衔的林森,当真算得上是缺兵更缺将,兵源的问题好解决,但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天子不得已才超拔提升,杨衡三兄弟原本不过是寻常铁匠和民户,因为小有勇力,便被天子提拔成了营官,顾骏等人不过是因为枪法拔得头筹,便从一小兵成了将主,这就是机遇,百年甚至千年都难得一遇。
但以后这种情况必然不太可能会出现,因为现在新军不缺将领,想要提升只能靠军功一步一步往上爬,没个二十几年的时间,想要成为一军之主可能性很低很低,按照参军十六岁算,即便二十年后成为将主也已经三十六,轮换六次是不是还活着可都难讲了。
而且五年时间一晃而过,想要用五年的时间掌控一军,并且让麾下的战士誓死效忠,最后还掌控六军,让六军战士心甘情愿冒着被株连九族的风险去跟随将主谋反?这典型就是一个笑话。
天子之谋不可谓不深呐。
第四百九十三章早产()
朱慈炯继续说道:“去年年末,朕召各大将领回京授衔,已经安排林森、赵吉祥、李丰三位将军回营之后,三个月内整军拔营,算算时间,此时也该差不多了”
史可法内心已经不哀叹了,身为军部尚书,这么大的事,他果然还是一无所知,如果不是觐见天子建言,恐怕还得过一两个月才能收到消息,这军部尚书当真只是挂了个名罢了。
“朕算了算时间,等到三路大军料理完四省哪些个土拨鼠,差不多要到今年年底,内阁的任务就是要在今年内将四省疆域划府设县,然后委任流官前去任职,如果有嫌弃山高路远,不肯就任或者是就任以后敷衍政事,不恤民生者,一概夺职,永不叙用!”
史可法立刻起身,点头应是,说实话,他对于委任流官去这四省荒芜之地,并没有丝毫抵触,相反,他还隐隐有些期待,因为正如天子所说的那样,这些地方相对大明来说,确实只是挂名而已,如今设郡立县,才算真正意义上形成了有效控制,看似不是开疆拓土,实际上与之相比也不差多少。
“至于史卿所言辽东三省驻军移民一事,朕决定三年以后施行,成立辽东大军区,驻军十五万,人选,朕比较属意黄得功或者雷辰,至于这三年,朕想看看大明的显贵能够做到那一步,希望他们这些白吃了大明这么多年俸禄的贵爵们,不要让朕失望才是。”
“臣明白了。”史可法基本明白了天子之意,首先料理原本只是属于名义上的大明领土,三年后成立的辽东军区,其驻守将领差不多就是真正的东北王了,按照此番推算,五年之后就该去收拾朝鲜的烂摊子,在朝鲜设府治县的同时,成立朝鲜大军区了。
现在如果有人和史可法辩解,说李自成和张献忠不是天子故意放走的,史可法绝对不会相信,李自成之所以能活着,就是因为天子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算好了纳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四省的计划,而张献忠没死,想来是天子需要他去祸害安南还有缅甸的东吁王朝,实现他实际征服藩属国的雄伟计划。
天子年少,却老谋深算的让他这个在官场里面打滚半生的政客,都要汗颜无地。
“万岁爷”
御书房外,韩赞周的声音传了进来,朱慈炯眉头狠狠一撅,每当他在御书房会见朝臣,尤其是内阁五老的时候,除非他允许,否则整个御书房不会出现任何宫女太监,韩赞周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他这时候打扰,声音听起来虽平静,可语气明显与往常有一丝不同,莫非外间出了什么大事?
“进来。”
韩赞周进到御书房,目光连看都没看史可法一眼,便躬身道:“启禀万岁爷,方才延禧宫的直领太监前来,说说敬妃娘娘”
“敬妃!”朱慈炯豁然站起,眼中掩饰不住焦躁,高惜缘至今为止怀有身孕已近八个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