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可法是纯儒不是腐儒,天子又不是全盘否定祖制,而是去芜存菁,就拿公主下嫁的祖制来说,难道祖制就一定合理吗?

    大明的显贵之门、官宦之家为什么不愿意让族中子弟迎娶公主,原因就在于大明驸马不得出仕不得担职,娶了公主就等于断了自己的仕途、前程,被当成猪一样圈养起来,从此过上醉生梦死的日子,这对寻常小民还能拥有吸引力,但显贵之后谁能甘心从此成为废物

    祖制防的是外戚之祸,但正如天子立徐氏为后时候说过的那样,只要天下百姓心向皇室,只要大明的军队永远忠于天子,外戚就是无根之萍,任他如何兴风作浪,也动摇不了大明的社稷之石!

    如此一来,公主下嫁的祖制自然是可有可无,又何必在这种事情上与天子斤斤计较,最后弄的不欢而散呢?

    礼部右侍郎赵之凡出列奏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若长平长公主下嫁徐景之后,徐景是否还继续担任英武军主将。”

    史可法眉头一皱,这个问题他也问过结果自然非其所愿

    朱慈炯嗤笑道:“公主出嫁和驸马担任何职有什么关联,难不成公主的夫君只能是个混吃等死的废物不成,朕将长姐嫁给徐景,难不成就要让大明损失一位能征惯战的骁勇善战的帅才不成!简直荒谬,赵爱卿莫非又要拿祖制与朕说事?赵爱卿难道认为此制合理不成!”

    赵之凡脸色一白,他确实准备拿祖制说事了,可天子之言极为严厉,他要是不管不顾跟个愣头青似的往上冲锋,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被天子随便找个由头让他滚回家种田,这种事朝堂上发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他不打算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甚至开始暗骂自己愚蠢,五位阁老不出声,礼部尚书钱大人没开口,他做什么出头鸟?简直愚不可及!

    “微臣并无此意。”赵之凡赶紧补救道:“臣只是觉得徐中将乃是大明不可多得的帅才,若是因为祖制去了军职,让大明损失一位帅才未免不美,陛下既已决断,臣疑虑尽去,不复担忧了。”

    鄙视哪怕众臣遇到这种情形,其选择多半与赵之凡差相仿佛,但依旧不妨碍他们鄙视一番,这他么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朱慈炯很满意,这说明如今的朝堂上已经没有多少臣子敢于拿祖制和他废话了,天子嘛,自然要乾纲独断,这是威势,最重要的是他耳边以后定然会免去无数聒噪。

    “钱谦益。”

    礼部尚书钱谦益出列道:“微臣在。”

    “公主大婚,不容轻慢,着礼部拟定婚期,制定一应嫁娶章程,朕要长姐风光大嫁,不留半丝遗憾!”

    “臣遵旨!”

    朱慈炯再次起身,坐的太久和站的太久同样累得慌,只是此次起身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来回踱起了步子,似乎是在思考什么,这种情况,自天子继位以来还从未出现出哪怕一次!

    史可法隐隐预感有大事要发生,但什么大事能让一向独断专横的圣武大帝如此犹豫不决,这未免也太骇人听闻了吧。

    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今天大朝,天子收回了辽东三省地盘,逼迫满清五年之内交出朝鲜,甚至让满清皇帝为了能托庇于大明,甘心自认儿皇帝,又宣布了移民大政,还落实了长平公主的婚姻大事,这些事情随便拿出一桩都足以震撼万民眼珠子了,什么事竟然能让天子耽搁这么久,还在考虑是否宣之于口?

    “宣吧。”差不多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朱慈炯才如释重负般的吐出了两个字。

    “宣”丁卫甲扯开嗓子叫道。

    宣?没了?宣什么?宣谁?两三百大臣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很是莫名其妙,不过没人出声,既然宣了,不管宣什么,要不了多久,自会大白于天下。

    不多时,两名身穿锦衣,头戴文士巾的年轻男子在太监的引领下出现在大殿当中,其中一人看起来二十岁左右,剑眉星目,丰神俊逸,往哪里一站,就能感觉到身上隐隐传出一股逼人的贵气,另外一人则不能称之为男子了,最多只能算是个男孩,十来岁的样子,一双灵动的大眼睛镶嵌在秀气的脸庞上,看起来很是可爱。

    没人知道这两人是谁,什么身份,唯独史可法似是想起了什么,隐隐有些猜测,却又似不敢确定一般,眼中射出一缕精光。

    “拜见陛下。”二人微微躬身一拜。

    见君不跪!众臣哗然,若不是看见天子兴冲冲的直接走下御阶,亲自搀起二人,估计不少大臣就要开口呵斥了,见君行跪拜之礼,乃是君臣之纲,这可不是祖制,这是儒家道统,众臣若是指责,便是天子也说不出什么。

    史可法收回目光,心里似又笃定了几分。

    朱慈炯扶起二人,然后看向众臣,笑呵呵说道:“诸位臣工,想必还不知道他们的身份,那就由朕来告知诸卿,并行文天下!”

    “他们是朕的大哥朱慈烺和永王朱慈炤!”

第四百八十三章大朝(8)() 
什么!这两位少年居然是前太子朱慈烺和永王朱慈炤!

    这怎么可能!

    但是尽管难以置信甚至难以接受,众臣还是很快平静,因为他们至少很清楚一点,在这一点上,天子完全没有骗他们的必要。

    永王就不说了,朱慈烺可是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最合法的帝位继承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慈烺的合法性比以奉遗诏继位大统的天子还要正统,当然,现在说这些没有半点意义,不要说只是一个前太子,就是崇祯复活,也唯有安心做他的太上皇,想要动摇天子的帝位,殊无半点可能。

    但前太子终归是大明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啊,将来史书之上将会如何记载这一段历史,野史之上又会如何来戏说,对于雄才大略的圣武大帝会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没人能说得清,但是众臣似乎又看到了圣武天子的另一面。

    都说天家无亲情,为了皇位,历史上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典故比比皆是,若说天子有多么的顾念亲情,恐怕就是说给路边的野狗听,野狗都会嗤之以鼻,不信大可以去看看在孝陵哭坟的四大亲王,可以看看哪些由郡王之尊降为伯爵的十三个倒霉鬼,还有一百多号如今被判刑一二十年天子的亲族

    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时,帝后殉难于北都紫禁城,太子、永王虽未传出死讯,但即便落在李自成的手里,这么些年都无半点消息,多半也是死多活少,整个皇室幸免于难的也只有当今天子,和与天子一起奉旨南下祭奠孝陵的长平公主。

    太子、永王就算没死,且被天子找到,按照天子的秉性就算不杀了二人永绝后患,多半也会将二人彻底软禁至死才对吧,天子居然不怕麻烦,让二人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天下人面前,简直难以理解,众臣越发觉得自己琢磨不透圣武大帝了。

    另外还有一个不算疑问的疑问,就是太子、永王既然没死,那为什么时隔三年才再现人前,不过能有这种疑问的官员,想来还是单纯了些许,因为答案无非两种。

    第一种是,天子早就搜寻到了二王下落,只不过那个时候天子如果没有登基,就必然有了觊觎皇位之心,故而伪造了遗诏,那个时候满朝文武都恨不得天子能够立即继位,谁还会去辨认诏书真假,要么天子已经继位,但根基不稳,为了不让朝局动荡,所以还是选择将太子二人软禁,直到今日,再无任何人能够撼动他的帝位,这才将二人放出,公诸人前。

    第二种可能性是太子、永王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侥幸逃了出去,一直躲藏在民间,后来天子继位,二人担心自己被天子谋害,是以一直隐姓埋名,如今出现,想必是知道自己已经对天子完全构不成威胁,这才出现,赌一把荣华富贵。

    两种可能性都有,但第二种的可能性应该稍微大一点,但不管哪一种可能性,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今上的帝位已稳如泰山,太子的出现与不出现对于帝位的归属,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群臣反应这么快平静,倒是让朱慈炯稍稍怔了一怔,不过想想也就释然,当官的没点心机如何能混到列位朝堂,这些官员想来也只是小小惊讶了一下,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朕在正月末的时候,才得到太子、永王的消息”朱慈炯唏嘘道:“甲申国难之时,帝都城内一片混杂,先帝将太子、永王委托给成国公,希望成国公能保住太子、永王的性命,谁能想到成国公世受大明皇恩,却没想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