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倧最后看了一眼城下已经准备攻城的汉军旗,脸色露出惨笑,然后头也不回朝城下走去

    一个时辰以后,朝鲜庆州行宫燃起冲天火光,国主李倧携百余皇族、后宫妃嫔自焚殉国

    城外,三万汉军蚁附攻城,如果李倧不死,庆州守军还有三分斗志,可那冲天不熄的火光等于是覆灭了守军最后一丝希望,两个时辰后,庆州城破,李良胜率千余悍勇拼死突围,逃出者百不存一,李良胜战死沙场。

    朝鲜国灭!

    大清国英亲王济尔哈朗冷漠的看着火势已然渐渐熄灭,正翻滚着滚滚浓烟的庆州行宫,皱了皱眉,心里涌现而出不是征服一国尽灭王族的成就感,而是一股巨大的失落与悲哀。

    遥想数年前,大清兵锋何等强盛,大明孱弱不堪,唯一一只雄兵关宁铁骑,最终也迫于形势臣服于大清,范学士说的好啊,这是国战!是大清入主中原取大明而代之的绝佳时机!

    事实也证明范学士的推断无误,大明俨然已经是被打断了四肢的病猫,如何能抵挡的住数十万如狼如虎的大清铁骑!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大明也是命不该绝,一个黄口小儿用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便让受伤垂死的病猫,变成了见人便噬的猛虎,大清立国数十载,何曾吃过这么大的亏,败的如此凄惨过,在大明神枪利炮之下,几无还手之力!

    与大清同气连枝的三位蒙古王爷,竟然招呼都不打一声便仓皇出逃,六万原本如同鹌鹑一样的汉军突然展开噬人的獠牙反戈一击,生擒两位亲王作为投降大明的投名状,入关继位不过数月的顺治皇帝,睿智无双的太后连同上百皇亲国戚成了神武军的阶下之囚,雄才大略的多尔衮因为兵败,吐血三升英年而亡

    为了能让大清保留火种退出关外,不得已接受大明的苛刻条件,前前后后赔偿了近一亿两白银,还客客气气的将原本掳掠而来的三十万汉民送回关内。

    大清之辱!莫以为甚!

    朝鲜完了,李氏王族仅有世子一人逃到了海上,看似比大清凄惨何止百倍!但如果让济尔哈朗选择,他宁愿战死在关内,也不愿意在大明的鼻息之下苟延残喘!

    但他只能屈辱的活着,他是如今大清国唯一还能镇的住阵脚的亲王,他若死了,老王、先帝穷数十年之功才打下的大清国,必然分崩离析,彻底陷入内乱,而内乱的唯一下场就是被虎视眈眈的四邻彻底分食,下场比起朝鲜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四百七十四章立国() 
济尔哈朗已经老了,他生性本就谨慎,甚至可以说有些怯懦,他也不是没有争权夺利之心,相反大清的实权人物多尔衮被气死,多铎、阿济格两位亲王到现在还是大明的阶下囚,皇帝、太后未归的时候,他如果想要窃居大统并不困难。

    但他终归不是老王努尔哈赤的嫡脉子孙,他如果篡夺属于侄子的皇位,本身已经频临奔溃的大清必然掀起动荡,就算他能强势镇压,消耗的也是大清的国力,而现在的大清国力根本就不容消耗,否则就是自取灭亡,所以济尔哈朗宁愿与多尔衮一样做个实权摄政王,这个选择大清国上上下下都能接受,也能因此让大清度过眼下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

    多尔衮三兄弟在大清国力最盛,威望最高的时候,都只是摄政王,扶持顺治那孩童继位,固然有多方博弈的原因在内,但他济尔哈朗如今是临危受命,又有何颜面有何威望取顺治而代之?

    缴纳了如同剔骨割肉一般的巨额赔偿银子给大明以后,大清国国力已是元气大伤,但最让济尔哈朗心惊胆战的还是大明。

    大清八旗退出关外以后,大明便能腾出手来收拾国内的乱匪,济尔哈朗毫不怀疑,以大明如今的新军战斗力,剿灭李自成与张献忠基本和碾死一只蚂蚁差不了多少,济尔哈朗担心的是,一旦圣武小皇帝料理了国内,会不会掉转枪口来收拾大清这个世仇。

    济尔哈朗同样不怀疑,大明要碾死大清,同样不会花太大的力气,大清在大明的眼里,恐怕也就是比李、张二贼稍微强壮一些的蚂蚁罢了。

    他想跑,可优柔寡断的性格让他始终没能下定决心,而就在他摇摆不定的时候,大明居然信守承诺,将布木布泰和顺治帝一起释放回了国

    圣武小皇帝打的什么算盘,济尔哈朗猜不透,但却如释重负,军政之事太后一言可决!

    而布木布泰不愧是大清立国以来最具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的女中诸葛,返回关外的途中便去信蒙古,不知是晓之以情还是许下了什么承诺,总之科尔沁部当即出兵三万,进入大清帮助顺治迅速稳定了局势,然后便整肃全部兵马,悍然杀入朝鲜!

    此番入朝,大清彻底放弃了所有关外龙兴之地,除了汉人以外,关外数省再也看不见任何一名旗人身影,等于是拱手将三省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给了大明,如此决断,让济尔哈朗瞠目结舌之余,唯有衷心钦佩。

    济尔哈朗原本以为,布木布泰的打算是避开大明锋芒,因为盛京等地原本就是大明的地盘,说圣武小皇帝不会出关收复失地,就算是鬼都不会相信,布木布泰此举虽有示弱之嫌,但大清何尝不是已经虚弱到了极点,放弃关外不但能保留实力还能卖好于明,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至极的买卖。

    进攻朝鲜,剿灭蛇鼠两端的李倧王庭,扶植傀儡继位,然后利用大明复原的这一段不短时间来休养生息,最符合如今的大清局势,在此期间,只要能让大清的实力恢复到六七成,如果再能窃取到大明的火器练造之法,那么大清就算依旧还不是大明的对手,但依靠朝鲜地盘力抗大明也多了一点把握,至少不会像如今这般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济尔哈朗还是远远低估了布木布泰这个女人的魄力和战略眼光,人家不管是半途召集蒙军助阵还是入侵朝鲜行灭国之战,其目的只有一个!

    哪怕这个目的看起来畏敌如虎,看起来是那么的屈辱,但仔细分析利弊以后,济尔哈朗也不得不承认,这条策略才最符合当前的形式,因为这个女人以极其敏锐的目光,看到了大明最要命的一个弱点,而这个弱点即便以圣武大帝的雄才伟略,也只能靠时间去慢慢建立。

    这个弱点是大明缺人!大明的地域太辽阔了,而人口又太集中,以至于偏远地区,如甘肃、宁夏这些地盘虽名义上属于大明,但几乎无法形成有效控制,最后只能建立都护府草草了事,而圣武大帝若是想要开疆拓土,不在于能打下多少的地盘,而在于这些地盘打下来以后,如何才能让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彻底汉化,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方便的手段就是移民!

    大明乱了十几年,上千万百姓死于战火、瘟疫、灾害,国内有的县甚至成了鬼域,在这种情况下,圣武帝想要组织大规模的移民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此大清需要时间来舔伤口,而大明更需要时间来发展人口。

    所以布木布泰的战略很简单,彻底放弃关外,空出大量地盘,这些地盘上原本就有不少汉民,对于归于王化的排斥心理不会太强,但要想把这三省地盘彻底吃进大明的肚子里面,成为实质上的汉土,保守估计起码需要六七百万甚至上千万百姓!

    大明如今的人口不过四五千万,圣武帝无论如何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口来消化掉这三省地盘,所以留给大清的时间不算少,而大清之所以侵入朝鲜,将李氏王族诛灭,为的就是让朝鲜百姓没有机会寻李氏后人,念念不忘想要复国!

    济尔哈朗一想到布木布泰回来以后,找他叙谈之时所构建的大清未来就深深折服,这才是他甘心退居幕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朝鲜不是大清的立足之地!

    这块地盘是大明无论如何都要吞下的土地,甚至可以说朝鲜就是诱饵,也可以说是布木布泰为大清争取时间的又一举措!

    诛灭李氏,在朝鲜施行高压,甚至种族灭绝政策!要让朝鲜的民众对大清恨之入骨!如此一来等大明实际消化掉了关外三省,目光看向朝鲜的时候,大清便会选择远遁,编练朝鲜精壮成军,搜刮朝鲜一切财富,然后去征服更遥远的地盘,于大明万里之外站稳脚跟,最终

    立国!

第四百七十五章麻烦() 
大明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后,将要接手的只会是一个满地疮痍的朝鲜,这片土地上精壮的男子大多被裹挟从军充当征服远方的炮灰,好生养的女子将会成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