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徐景礼毕,朱慈炯走到第五位将军身前,顾骏能排在第五,自然还是因为裙带关系,谁让人家妹妹是位列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呢

    “顾骏,偃武军都指挥使,原大明帝国少将,圣武元年入四川征讨西贼张献忠,泸州之战挫败西贼毒计,拯救数十万泸州百姓于万劫不复,仅此一项便是功莫大焉,雁江之战,攻破西贼六万大军驻守大营,阵斩贼将刘文秀,战绩彪炳、功勋卓著,但一如星辰军,因应变不及,终使四省涂炭,但相对战绩,相比泸江三十几万百姓免受焚城之祸,功远大于过,故特授顾骏为帝国中将,另授二等军功勋章一枚!”

    顾骏身体微颤,刚才授衔雷辰之后,他差不多都快绝望了,雷辰军衔上升一阶,但却没有收获军功章,他和雷辰是一条绳子上的吗咋,必定也是升衔无章,但雷辰原本就有,他如果没有,那大明九军恐怕就只有他一人无军功章了,大家心知肚明,可百姓又该如何妄议他顾骏,这城门楼下可有十几万百姓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幕呢。

    但天子硬是将泸江的功劳按在他的头上,可顾骏自己清楚,泸州之战其实最大的功劳应该是天眼和特别行动卫的,而这两支队伍隶属于近卫军,也就是说金恩泽的功勋被天子按在了他头上,这才让他获取了这枚军功章。

    这个人情顾骏必定要还,就要看天子什么时候给他这个机会了。

    再接下来自然是黄得功,不出所料,黄得功的功勋之大,在八支野战军中夺取第一实至名归,最后直接由少将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获取一枚一等军功章,而且黄得功身上还有侯爵的爵位,这一点其余八人比不了,毕竟那是先帝御赐,而他们要想获得爵位只有一个途经,拿军功去换

    李丰与徐景、杨衡一样都是剿灭李自成平定三省的主将,授衔自然没有什么差别,最后都是晋升中将,获二等勋章。

    赵吉祥则是保定之战和镇守潼关的战功,比起林森略有不足,可比起李丰三人又稍微强上一点,最后晋升中将,获一等勋章。

    大明九军,只有近卫军不是野战军团,但近卫军的职责比起野战军来还要重要的多,说起来是戍卫国都、护卫皇城,实际上近卫军之所以称之为天子亲卫,其最重要的职责只有一个,就是守护皇族,甚至就是保护朱慈炯一个人的安全,凭此一点,近卫军的地位就极其超然,更容易得到百姓的认可,谁叫圣武大帝是百姓心目中万家生佛的在世神明呢。

    当然百姓知道的都是表象,真要论战功,近卫军其实一点也不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雁江之战,若非特别行动卫突然杀出,搅乱刘文秀的战略部署,顾骏的偃武军即便能攻破雁江大营,也一定会付出极其惨烈的代价!

    而特别行动卫隶属于近卫军

    金恩泽授衔中将,二等勋章,在其余八人看来反倒是低了,但是没办法,近卫军的很多战功有时候是不方便浮出水面的,不过金恩泽很知足,要知道他两年前还是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民,现在已是帝国中将,这些都是天子恩赐,不管他身处何职,这一辈子的使命只有一个。

    守护天子!终身不悔!

第四百三十七章初一(终)() 
江风猎猎,大雪纷飞,京师的百姓已经散了大半,只剩下三两千人站在江边眺望着不远处的八卦洲。

    天子承天门对大明九将授衔已毕,差不多已经快被冻僵了的近卫军战士只能驱散围在午门外的人群,因为授衔之后,天子便要出宫前往八卦洲英烈祠,亲祭大明英雄纪念碑,告慰圣武元年平定天下之战中战死的大明英烈在天之灵。

    天寒地冻,长江已被冰封数日之久,只要不是承载太大的负重,人在江面冰层上行走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天子出宫总不可能踏冰而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哪怕亿万分之一的可能,长江水师也不可能冒险,此时的江面早已经被凿出了一条十余丈宽的通道,直通八卦洲码头。

    英烈祠内,朱慈炯在供奉战死军人名册的香案前捧了三炷香,点了点头微微致意,如今万民祠供奉戍云子道长亲自接过恭恭敬敬插入香炉内。

    身为天下之主,大明至尊,朱慈炯没有可能如祭天、祭祖那般躬身拜祭,取个意思已足以让天下间的军人感动莫名,也足以告慰哪些为大明战死的英灵。

    七十二声默哀鼓响彻长江两岸,大明英雄纪念碑下,朱慈炯、国师石传风、上百文武大臣,数以万计入八卦洲大营集训的新兵,以及所有听到鼓声的百姓,全部闭上了双眼,微垂头颅默默致哀

    鼓终,朱慈炯睁开双眼,看了一眼身边的石传风,这个对他有大恩的老道士即将归去,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次相见,但石传风对他的恩犹如再造,对大明的恩同样犹如再造,尽管此时空不是彼时空,但足以弥补他三十四年的遗憾。

    礼部尚书亲自宣读了祭词,然后交给朱慈炯,点燃投入大鼎,祭碑至此已算落幕,风雪严寒,朱慈炯也不愿上百官员陪着他一起挨冻,心里叹了一口气,然后仰面风雪,雪花飘落于脸,带起一丝丝冰寒凉意,也算驱散了祭碑所带来的那一股压抑之感。

    坤宁宫内,徐丹身穿礼服头戴凤冠,端坐正殿凤椅之上,发呆

    本来今天按规制,天子是要在坤宁宫里和她一起接受后宫妃嫔贺年的,但是朱慈炯改了日期,于是一如既往,后宫嫔妃照例请安之后便纷纷告辞,留下她日复一日枯坐深宫,感觉已经快要憋疯

    天下女子没有人不羡慕她头上的凤冠,唯独她自己觉得这凤冠重若泰山,压的她几乎透不过气来,入宫不到两个月,她已经找借口回家省亲了一次,但结果是她宁愿没回去

    看着爷爷、爹爹还有哥哥那一副副毕恭毕敬的神情,她不要说是偷溜出府骑马畅游了,就是在府里转一圈,都有无数太监宫女贴身跟随,搞的跟她似乎找不到回去的路一般好生无趣。

    这几天京师风云突变,史可法对权贵下了狠手,就连安远侯都被下了狱抄了家,不管最终会定下什么罪名,这年只能是在牢里过了,她那个青梅竹马甚至原本还有婚约的徐明远被贬为了庶民,统一安置去了梅山镇,也不知道现状如何了。

    她自然不会替安远侯府求情,朱慈炯的秉性,她如今多少了解一些,似乎对女子干政并不反感,但她不能,因为她虽然与徐明远没有什么瓜葛,但天知道英明神武的大皇帝是不是个小心眼,怀疑她还对曾经的未婚夫留有私情

    所以徐丹更显烦闷,她性格刁蛮心思却很单纯,在这后宫,如今不过二十来个妃嫔,但以后肯定会更多,天子薄情寡义,男人喜新厌旧乃是真理,她没力气更没精神处处去算计去防备,去处心积虑的和那么多女人争抢一个男人。

    好在她是皇后,身份超然,如果只是妃子,她真怀疑自己有一天会不会成为史书里面阴险毒辣,整日只知琢磨算计别人的恶毒女子。

    整座后宫里面徐丹最佩服的还是顾贵妃和杨贤妃,二女入宫的时间最早,却似乎无欲无求,每日里除了念书认字就是养花养宠物,仿佛从来不担心哪些新入宫的姐妹会对她们造成丁点威胁一样。

    不过徐丹最喜欢呆的地方还是永寿宫,卞氏姐妹知情达理、温婉贤淑,让徐丹有时候面对都不禁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由名妓成皇妃,这在大明也算是头一遭了,不过这些徐丹不在意,她之所以跑永寿宫的原因只有一个。

    永寿宫有两位小公主,尤其是小长公主雪馨,看起来呆萌呆萌的,徐丹简直喜欢的不得了,以至于徐丹很是郁闷,自己承的雨露恩泽最多,为什么肚子却没有一点动静,如果自己也能生下个一男半女,这深宫如同度日如年一般的日子说不准还能好过一些。

    朱慈炯结束祭碑回到皇城直入坤宁宫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徐丹双目无神发呆的一幕,甚至于坤宁宫的宫女太监山呼‘陛下驾到’以后,徐丹都没回过神来。

    那一瞬间,朱慈炯觉得自己挺残忍

    原本他见到的那个刁蛮女子是多么的纯真质朴,现在入宫还不到两个月,整个人似乎都变了,变得落落寡欢,甚至看起来还有一点多愁善感

    “想家了?”朱慈炯走到徐丹跟前轻声道。

    “啊。”徐丹突然感觉自己的手被抓住,回过神来忍不住一声惊呼,下意识便要抬脚,不过朱慈炯早有防备,身体一动让了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