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铱芍遥孕⒆掷炊绿煜氯擞朴浦谝彩俏蘅芍刚腥患涑珈跻辛艘恢直恢齑染寄美吹鼻故沟幕牡敕ā

    见父皇不言不语,朱微娖知道这是被自己的话说到了心坎里面,当即接道:“杨衡、李丰、赵吉祥这三人是异姓兄弟,掌握了大明近三成的兵力,杨衡的妹妹如今刚被册封为贤妃,当真是显赫无比,女儿虽不知道炯弟如何会放心让这三人统领三军,但女儿清楚就算女儿愿意嫁给他们三人之一,炯弟只怕也要顾虑重重。”

    “至于许景就更不用说了,中山王之后,嫡妹这个月便会入主中宫,父皇若是让炯弟将女儿许配给他,只怕魏国公立时便要成为众矢之的了吧,何况女儿再怎么说也是公主之身,那许景就算现在独领一军,可说到底还是偏房庶出,女儿就算肯嫁,他许景敢娶吗?他娶了女儿,置那徐明远与何地?置魏国公于何地?难不成让徐文爵立刻立其母为正室?”

    “还有那偃武军的顾骏,与杨衡一般无二,妹妹身为宫里诸妃之首,炯弟会将女儿赐婚与他吗?最后便是那金恩泽,此人戍卫宫廷,统帅大明兵力最多的一支大军,俨然是南京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女儿倒也见过一次,很是没有眼缘”

    崇祯满眼都是难以置信,这还是他那个恬静少语,沉稳端庄的女儿吗?论起自己的婚姻之事居然能侃侃而谈,毫无避嫌的意思,一个儿子来了南京,整个人都如脱胎换骨了一样,现在女儿也是如此,这

    等到朱微娖将崇祯选出的几名武臣一一否定,崇祯不由苦笑道:“看来娖儿是嫌弃武人粗鄙啊,不过南京乃是大明龙兴之地,风水养人,青年才俊不知凡几,依为父看不如就在今科的新进进士当中挑选一人为驸马如何?”

    朱微娖:“”

第三百九十一章科举货币产业(13)() 
“古有大贤隐于野故而刑之论,当宽柔相济,方为法度之本也。”

    “此文甚佳。"朱慈炯将手中的答卷放在一旁笑道:"真是行文如水字字珠玑,通篇文章句句围绕论题着墨无有半句废言,论点虽颇为大胆,但眼光独到且极为长远,当是大才!可为本科榜首。”

    史可法瞄了一眼被天子丢在桌上的答卷,不由稍稍一愣,这篇文章三位主考曾经有过争议。

    钱谦益认为此文文采虽为上上之选,但立论太过惊世骇俗,认为立法当就势而论,严刑峻法以镇腐臣,宽厚之法以待万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官员要是腐化堕落,必将使一方数万黎民深受其苦,而百姓犯事则只会祸害少数人,因此官员和民众若犯同样之罪,官员当重惩百姓则应薄惩,甚至可以在制定税法商法等等法令之后再制定官法民法加以细化,再将大明律拾遗补缺引领总纲,简直是岂有此理也可笑之至!

    法度是由谁定的?名义上是君王,但真正制定法令条款的却是文臣,现在官员不但要制造出一部法令来套在自己的头上,还要与百姓分而待之?

    官员抢了民女就要斩首示众,百姓抢了民女就坐监?实在是荒唐,那些个阅卷的考官也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这样的答卷就应该直接黜落,让这个不知所谓的考生三年后想清楚了再来,可现在却被选为百人之一,板上钉钉的将一个进士出身揽入囊中。

    钱谦益的意思也很简单,就将此人落为第一百名,进士出身又能如何,朝堂上的官员不认可,这辈子能做到一府正堂也就顶了天了。

    然而另一位主考陈子壮意见正好相反,尽管他也不认可此子文中论刑的方式要分而待之,但身为阁臣,他比钱谦益更了解当今天子,天子虽未明法要官民区分,但今上对贪腐之臣何等狠辣,对升斗小民又是何等宽容,这次殿试的前一百名考卷可是要登在大明时政报上受天下万民评论的,天子若是看到此人被落为一百名之末,岂不是要误会他们几位主考存有私心?

    因此陈子壮认为理应将此文呈送御览,若是天子不以为然,则将此人的名次落到五十名以后,这一意见得到陈邦彥的赞同,钱谦益虽心中不快,却也无可奈何。

    现在朱慈炯直接将这位考生钦定为状元,钱谦益顿时冒了一脑门子冷汗,心里更是暗道侥幸,此子若是真被他落到最后,一旦天子看到这篇文章,他作为会试主考必定难辞其咎啊。

    “启禀陛下。”史可法躬身说道:“这位考生乃是浙江鄞县举子张煌言,半年前吏部安排其为河南登封知县,风评极佳,不但将登封治理的路不拾遗,还肃清了吴县为祸经年的小股匪患,文武兼备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张煌言?朱慈炯愕然,作为历史上南明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朱慈炯对其底细自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此人乃是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坚持抗清二十余年,满清都追谥其为‘忠烈’,让其神位入祠,若非他南下,张煌言这个时候已然展露头角,与钱肃乐等人起兵抗清了。

    当初朱慈炯南下的时候便有意寻出此人来辅佐于他,只是到了南京之后,千头万绪琐事繁杂,时间一长也就忘了,万万没想到张煌言参加了今年的会试,还一纸答卷送到了他的眼前被自己定成了状元,当真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啊。

    朕之圣武朝官员缺额颇多,此人既然文武双全,又有治理一县的政绩,朕当不吝简拔

    在场数位大臣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倒是史可法、高弘图面不改色,似乎早已习惯,军中就不说了,那个江阴小吏不是骤然间便被提为公安部副部长了吗?现在要重用本朝第一位状元郎,委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朱慈炯稍加思索道:“就让这张煌言先为翰林院修撰,半年后入职参谋总部,挂厅长衔,前往水师衙门升任参谋长。”

    众位大臣无不暗松一口气,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天子见才心喜,一下子将张煌言提拔成为文官系统当中侍郎一个级别的高官,这圣武朝廷有一个阎应元就足够让人不爽了,要是再冒出来一个,就算此人是状元,哪怕张煌言日后能做到内阁辅臣,但没有按部就班慢慢升迁,总是官员中的异类,也更让人不爽,对张煌言史可法还是很欣赏的,要是天子冒然大幅度提升其官,张煌言日后在官场被排挤也就可以预见了。

    现在天子让张煌言当翰林修撰,倒是附和大明惯例,无非就是增加资历,日后入阁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没有丝毫出格的地方,至于半年后入职水师参谋长,说起来也就相当于一部郎官,升迁速度虽稍显快了些许,但水师参谋最多也就算是半文半武,让堂堂一位状元不走文官仕途,说起来倒是有点屈才了

    其实朱慈炯哪里能想到这些,他让张煌言入翰林确实是存了以后让其入阁的打算,内阁阁臣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中央常委了,这样的机构朱慈炯一时半会间并无裁撤掉的打算,那么选什么人入阁就非常关键,不但要忠直还要有能力,这张煌言完全符合条件,不足之处无非就是年龄太年轻,资历太天缺乏罢了。

    让张煌言入水师则是朱慈炯因为其人而想到了郑成功,大明以后的战略重心之一便是取得海洋霸权,进而征战海外,可大明陆军虽强横无匹,但现有的海军力量却不足为道。

    大明现有的海军力量只有掌握在郑芝龙手里的上千条战船,但不要说郑芝龙活脱脱就是长了反骨的佞臣,大明势弱之时便阳奉阴违,海军俨然成了郑芝龙的私军,前些年满清强盛之时更是与皇太极勾勾搭搭,现在大明复兴,心思虽有所收拢,但要说郑芝龙对大明有多忠心,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第三百九十二章科举货币产业(14)() 
再说了,郑芝龙那号称海上无敌的千艘战船,朱慈炯还真有点看不上,按照黄建国的预估,松江船厂制造出第一批铁甲战舰的时间差不多还要三年左右,等到这支铁甲舰队问世,郑芝龙的所谓舰队就是土鸡瓦狗,郑芝龙要么自解兵权入京养老,要么就等着被彻底摧毁!

    一支无敌舰队要想制霸海域,光靠舰队本身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锻造出一支熟练水战的海军不可,但是大明能在海上作战的人才,朱慈炯只知道一个郑家,至于水师提督万长明虽说也是纵横江面上的人物,但是在历史却是籍籍无名,朱慈炯对其难免有点信心不足,因此培养海战人才编练海上强军的计划已经提上了朱慈炯的最新计划日程,让张煌言去水师锻炼一下水性,过上一段时间再让其从陆军中挑选习得水性的战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