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身吧。”朱慈炯见蒋伸差不多平复了心情,说道:“朕今日召见你来,是有些事情交给你去办,办好了财源滚滚,银子难以限量,办不好朕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你的工作重心还是放在银行上,那才是重中之重!”

第三百八十五章科举货币、产业(7)() 
“臣明白。”蒋伸精神一震应道:“臣绝不会舍本求末,但也一定尽心尽力把圣上交代的差事办的妥帖。”

    朱慈炯问道:“在你的眼里,现在民间做什么生意最赚银子?”

    蒋伸一愣有点不太明白朱慈炯话里的意思,当今圣武皇帝民间盛传乃是财神爷转世,捞银子的本事即便是做了几十年生意大商人都自叹弗如,当然你也可以说当今天子不过就是利用强权从商贾贪官手里抢银子,但天子抢的光明正大,官员只要不贪,商贾不作奸犯科天子又怎么会把屠刀落在你的头上,几番银子抢完之后,大明一直吃紧的财政从此不复存在可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

    天子做生意也一样得心应手,开设大明人民联合银行,联合各大商贾再加上内库储备银作为后盾,一举让银行银票成为大明商贾乃至官员豪族之间的硬通票,发行纸币看样子又将彻底圈住普通百姓,这些不知道的人也就算了,知道的人可都知道是出自天子的手笔,做生意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可说的。

    蒋伸尽管一时没明白天子问这话的用意所在,可还是稍加思索便说道:“回圣上话,若说这天下间赚银子的行当实在太多,但要说到一个最字的话,依小臣看来当属钱庄、放贷、贩盐、青楼、典当和赌馆。”

    “只是因为联合银行的出现,原本商家的票号钱庄不但受到挤压,规模也远远无法和联合银行相提并论,生意自然是越来越难做,依小臣看快则一年半载慢则两三年,这些钱庄必然关门大吉,至于放贷收利钱,也因为银行的缘由,想要如往日那般从百姓的头上谋取暴利也是再无可能。”

    “盐商现在也远不如往年那般风光,因为圣上的新盐政以及保护盐民政策,盐商每年要通过招标才能获取盐场的制盐权,这是很大一部分支出,盐商想要如以前那样靠贿赂官员便可获取巨额财富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

    “典当行赚银子最基本的一条是高价低估,活当可以赚取大量利钱,一旦典当之人在限期内无银赎当,活当也就成了死当,死当可以为典当行赚取高额差价,可谓一本万利。”

    “青楼做的是皮肉生意,赌馆做的是欺诈生意,这两样都能算的上是无本万利,但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朱慈炯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大致不差,但青楼、赌馆和典当这三样朕就算不取缔,也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制定法规规范市场,以后还会对这些行业课以重税,但朕的意思不是这个,朕今日找你来是让你从朕的内库当中取银子办几个生产新型产品的工厂,然后在各大府州设立店铺,进行自产自销,在朕的眼里,任何一件新事物诞生于世,总会经历抵触、接受直至被追捧,最后全天下的商户一看这玩意有利可图,他们就会争相效仿,于是新物件的利润也就会从暴利慢慢下滑到正常水平,朕要利用的就是这个时间差,狠狠赚那些富户一大笔银子。”

    蒋伸竖起耳朵认真倾听,天子说的每一个字都不敢听漏了,这可是关系到他自身乃至整个家族荣辱的大事,天子嘴上说以银行为主,对产业不在意,实际上银行成立至今,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张,其它的事情自有下面的人去打理,身为最大股东代言人的他,没有决策性的事务根本就用不着他出手,而且银行其实也算得上是钱庄的翻版,只不过规模更大罢了,很多事情都是有迹可寻的。

    但新兴产业不一样,因为没有出现过才能称得诞生二字,那么新事物如何定位如何让天下人接受,进而让新事物为自己谋利,这里面的门道都需要慢慢去思索去开拓,上来就想谋取暴利不是没有可能,但实在太难,而且天子都说了,不但要建工厂实现自产自销,还要在各大府州设铺贩卖,这投入怎么可能是小数字,天子向来生财有道,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把生意做亏,他要是真把生意做砸了,只能说明他无能,那也不用天子动手,干脆自己抹了脖子还能痛快些。

    蒋伸脑子转的飞快,朱慈炯的话音刚一落地便立即躬身接道:“臣一定不会辜负圣上的期望,尽心尽责把新兴产业做到让圣上满意为止。”

    朱慈炯对拍胸脯保证这一套并不感兴趣,他既然要办新兴产业就是认准了有利可图,这年头的新兴产业可还牵扯不到后世那么残酷的竞争法则,新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市场,却在短时间内没有竞争对手,这如果做不到暴利,那只能说经营者太过还无能,对于无能之人,自然也就失去了留在他身边的价值。

    “自行车见过吗?”

    “自行车?”蒋伸不解。

    “就是铁马。”

    蒋伸恍然,铁马他当然知道,魏国公的孙女被册封为皇后,只要够的着的官员权贵的人尽皆送了贺礼,梅山镇也以赵侍郎的名义送了两辆铁马,徐家长孙徐明远学会骑铁马以后,每日里都在街上骑过来骑过去,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也不是没有铁匠铺想要仿造,只是铁马架子好打造,那打造出来的轮子却委实差的太远,整个铁马不但自身奇重,而且极难驯服,没过多久便无人问津了。

    天子突然提到这铁马自行车,难不成说的新兴事物便是这个?若说这自行车造出来能赚钱倒也不稀奇,毕竟这自行车无需喂食草料,骑在上面速度快起来比起马匹也不匡多让,但要想让人接受,其品质必须要达到魏国公府那两辆才行。

    朱慈炯开口道:“自行车的好处无需朕再去多说,无需喂食却能运行如飞,更是不知疲倦,只要保养得益,用上个十年八年也是正常,实乃民众用以带步的绝佳工具,朕要你去新办的第一新兴产业就是成立自行车制造厂,然后将自行车卖向大江南北!”

第三百八十六章科举货币、产业(8)() 
蒋伸知道天子的话还没说完,这自行车厂想要建起来,总不是找几个铁匠就能玩得转的,结构看上去简单,实际上造出来的自行车要想让普罗大众接受,制造皮轮子的材料提炼之法必须得弄清楚,否则造出来的就是个四不像,不要说指望卖出去赚银子,恐怕造一辆出来就得库存积压一辆,弄到最后就是一个血本无归。

    “这自行车厂依朕的意思就建在梅山镇南郊十余里的地方,离梅山镇近些,运送钢坯铁坯也简单一些。”朱慈炯手指又开始不知觉的敲击桌面道:“你需要自己在厂里设立一座溶铁小高炉,制作自行车各个组建的模具,铁水熔炼之后直接灌注,可以形成一条完善的生产链,既省时又省力,梅山镇能够熟练制造自行车的铁匠不在少数,朕会安排十个大匠给你,至于学徒和制造工人,你自去招募,建厂设铺招工需要的银子,你去找韩公公要,朕自会让他从内库当中拨给你。”

    “臣明白。”蒋伸忐忑得问道:“那个自行车车轮。”

    朱慈炯笑道:“你不说朕也会告诉你,这自行车说起来并无太大的技术含量,要说新奇恐怕也唯有这轮子了,这也是民间铁匠铺一时半会间无法仿制出来的原因所在,这轮子所用的材料乃是橡胶熬制而成,朕再从梅山镇调十个熬制橡胶的工人给你,每月从云南、海南和两广运十几二十万斤橡胶入厂,一年就是一两百万斤,足够让自行车厂每年制造出五十万辆以上的自行车。”

    “对了,你所知道的自行车应该是中山王府的那两辆吧,听说朕的那个大舅子闲着没事都会骑车在街上乱窜,数以百计的权贵子弟很是艳羡,不断派人前往梅山镇想要弄一辆出来,要不是朕明旨不得再有一辆自行车流出梅山,这南京只怕自行车早就满地跑了,到最后朕损失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蒋伸很是无语,天子一年要制造数十万两自行车,现在却为了百十辆自行车斤斤计

    “朕说这些其实是想要告诉你,送给中山王府的那两辆自行车已经属于过时产品,原本自行车的车轮采用的是实心轮胎,车架也极其宽大,显得很是笨重,现在梅山镇已经研制出了充气轮胎,车架也采用空心钢管,整个车身显得瘦小了不少,不但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外观看上去更加美观,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