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之敌,我大清多半也要损失惨重乃至伤筋动骨,各位皆是大清柱国之臣可有何良策?”
帐中满蒙汉三族四五十员重臣战将皆呐呐无言,就连向来莽撞的阿济格都识相的没有开口。
多铎寒声道:“当此国难之际,各位难道就没有一语可言?”
“咳咳咳。”帐中站起一人,乃是内秘书院大学士鲍承先,平生最大的功绩就是献离间计让大明杀了袁崇焕,这次随西征大军讨伐李自成,在阿济格帐下任汉军镶蓝旗副将,潼关一战身中三箭侥幸未死,原本一直在潼关大营内休养,这次匆忙撤军也一起带了回来,不过看其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显然是活不长久了,不过也正因为此,他站出来说话并无太大的顾及,也不怕触了多铎的霉头。
“老臣以为,西征大军如今要应对的局面当中可用‘进退两难’来形容。”鲍承先又咳了两声叹道:“进则必定要面对强悍之明军,以如今明军之战力,大清军力虽有十万,但谁胜谁负还在两说之间,正如王爷所言,即便能战而胜之,大清军力还能剩下多少,如果折损过重,让明廷再无半点顾及,是否还会愿意和大清和谈,而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关内清军彻底覆灭呢?但若是不进就只能退,可退又能退到哪去,太原?祈州?困守孤城坐以待毙尔,是以绝不能退,但进的风险又太大,为今之计唯有一个‘让’字,老臣以为当下摆在西征大军面前的唯有两条路可以走!”
“哪两条路?”多铎沉住气问了一句,论打仗这些汉人百无一用,可论起谋划方略,十个满人也未必是一个汉人的对手。
鲍承先道:“第一条路就是绕道德州然后取道沧州直上天津卫转而入北京,但十余万大军这么走不可能不引起明廷警觉,若是保定、大同守军堵在我军前面,那么大战必然难以避免。”
多铎沉思了会说道:“沧州离保定实在太近了些,保定的明军若是不想与我军为难,那么我们就算走保定这条路也万无一失,可那赵吉祥要是铁了心的寻我大清的晦气,只怕我军还未到沧州,他的奋武军早在沧州严阵以待了,而且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毕竟如今他们已经有了名正言顺攻击我军的借口!”
鲍承先没有反驳多铎的话,继续说道:“第二条路就是北上吕梁山,进入河套,然后进入蒙古草原在东进盛京,老臣以为摄政王的意思并非是要西征大军一定回转北京,而是要保存大清的势力,如果西征大军能安然回到盛京,老臣相信这是摄政王最愿意见到的结果。”
第一百九十七章定北(4)()
北上草原直接回转盛京!这可真算得上是万里跋涉了,十来万大军人吃马嚼,消耗的粮草可是天文数字,万一要是在千里杳无人烟的草原上断了补给,等待这十万大军的将会是什么命运?现如今西征大军的骑兵不足两万,还全都是蒙骑,这些蒙古人向来都是墙头草,万一要是在草原上起了异心,就凭几万汉军步卒,他们就是主动跑进虎口里面的羔羊
“此事容本王再做思量,再做思量你们暂且退下。”多铎现在满脑子没有半点头绪,胸口里充斥的都是无尽的懊悔,如果不是他一心只想灭了保定明军,以大清和明国达成的协议,只要他不理会明军挑衅,安然退回北京问题绝不会太大,可他信心满满的派遣鳌拜去取保定,最后遭致如此惨败,落到现在骑虎难下的地步,当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鲍承先心底暗叹,他的这番谋划完完全全都是为了大清,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根本就无法进行长途跋涉,如果走蒙古草原,他这条命十有八九会丢在半路上,但他依旧说了,论起对大清的忠心,他确实远在大明之上。
夜色深沉,西征军一望无际的大营内星火点点,这注定将会是一个不眠之夜,半年前大军出征,意在一统天下,用他们手里的马刀强弓征服这片汉人的土地,为的是让他们的族人能够再也不用忍受不断的天灾,为的是让子民更好的活下去,更是为了恢复祖先的荣耀!
然而连战连败,损兵折将不说,大清的威望已经一落千丈,正如多铎最怕的那样,没有八旗铁骑震慑,还会有多少蒙汉军队会臣服在大清的脚下,至少在如今的西征大营内已是暗流涌动,心怀异志的绝非少数。
外观豪奢的蒙古大包内,来自蒙古草原科尔沁部的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多罗巴图鲁郡王满朱习礼、多罗扎萨克图郡王布塔齐,三位王爷喝着闷酒,脸上皆是布满不甘。
“豫亲王会听鲍承先的意思走草原回盛京?”满朱习礼打破沉寂开口问了一句。
“不会!”吴克善断然道:“自科尔沁追随大清以后,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如今的多尔衮骨子里对我们都是心存戒备,咱们科尔沁勇士为了大清的基业呕心沥血,可他们又何时真正相信过我们,十余万大军绕道蒙古草原,不会后勤补给难以为继,就算是能跟得上,他多铎难道就不怕人困马乏之际成为草原群狼的口中之食?”
布塔齐饮下一口酒,将酒碗重重砸在几案上,怒道:“退又无处退,绕又不肯绕,进就要直面明国强兵,满八旗死伤惨重,难道还要拖着咱们蒙八旗一起去死不成!”
“说到底还是明军的新式火器太过阴狠。”吴克善也押了一口酒道:“此等火器绝非勇力骑射可以抗拒,大清想要战而胜之,除非穷数年之功弄出同样利器,否则野战只有一个字‘死’!想来多尔衮也是知道这一点,才不惜放弃关内一切土地人口,选择屈辱的和明国议和,为了无非就是争取时间,给大清喘息之机罢了。”
满朱习礼恨声道:“大清八旗这次折损太重,没有十几二十年难以恢复元气,如今明国的皇帝可不是崇祯那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年纪轻轻却见机果断更是深谋远虑,登基这一年种种手段就连我这个老头子都觉得自叹弗如啊,真是天生的妖孽,这样的人会给大清恢复元气的机会?依我看这个小皇帝无非就是想要先平定国内乱贼,一旦腾出手来就不会杀出关去,收复盛京,多尔衮想要时间和机会,明国只要是这个小皇帝在位就不绝不会有出现的那一天。”
“你说的没错。”布塔齐接道:“现在大清八旗几乎被打断了一条胳膊一条腿,最后还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安安稳稳的退出关外,这次国战大清也算是输了个彻底,可科尔沁不一样,科尔沁战兵不过四五万,这次入关西征三万兵马要是丢了,仅靠本部万余骑如何面对草原上那群虎视眈眈的恶狼,难不成要让科尔沁蒙古的十余万族人成为被群狼撕咬的兔子不成。”
吴克善内心深深的叹了口气,布塔齐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再不管大清的死活他们自己回蒙古,至于大清最后是个什么结局和科尔沁没有半点关系,科尔沁要做的只有也只能是保存自己的实力,只要拥有势力,草原上那些部落才不会敢去打科尔沁的注意,大清也好多尔衮也好在没有彻底恢复元气之前,也不敢和科尔沁翻脸。
但是大清的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可是他的亲妹妹啊,大清的皇帝可是他的亲侄子,可以说如今的大清和科尔沁在顺治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连成了一体,如果连科尔沁都选择背叛大清,大清恐怕真的是躲不过这一劫了,但是选择和大清站在一起,就要冒着三万科尔沁勇士死伤惨重的风险,甚至可以说是一定的,如今西征大军当中,草原勇士不过三万多点,七万多都是汉兵,不说汉兵的战斗力有多大,面对保定明军,多铎和阿济格难道就不怕汉军反戈一击,所以让蒙军为主力攻击明军是必然的,连满清八旗都挡不住的明军?他们科尔沁勇士能挡得住?吴克善没有半点信心。
“卓礼图可亲王!你还在考虑什么?难道你忘了布木布泰被俘,多铎曾经说过什么了吗!”布塔齐冷笑道:“他可是当着数十人的面说福临已不当为人主!我敢断言!如果科尔沁没了数万勇士,多尔衮一定会废了福临自立,但只要我们手握数万强军,在如今的这种时候,他非但不敢擅行废立,还要不惜一切搭救布木布泰和福临,否则就是想要放弃整个科尔沁部,这个代价他承担不起!”
恍如脑海中被划过了一道闪电,吴克善当即清醒过来,他一直在族人和妹妹侄子当中左右徘徊,如今看来根本就是一回事。
“连夜撤军!回转科尔沁!”吴克善站起来眼色坚毅的说了一句。
第一百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