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7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你——就是这个大集团的掌门人!”

    杨潮说完,许元启的心脏不争气的剧烈跳动起来,脸红到了脖子上,不是害羞的,是激动的,他几乎要热血沸腾了。

    杨潮的倡议很快就得到上海一帮电器制造企业的支持,现在大西南水电已经到了建设的尾声,进入了密集的设备安装阶段,这些公司这几年通过采购设备,招募人才,成功的吸收了美国通用电气和西屋电气转让的技术,为大西南水电生产出了四分之一的设备。

    不但让他们的技术能力提升了一大截,在硬件上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他们培养出了一大群高端电器制造人才,每一家都有不可小觑的技术力量,但劣势是太分散了,根本不可能跟西门子、通用电气这样的巨头竞争。

    杨潮早就有心整合他们了,趁着这次燃气轮机的争议,不如完成电器行业的整合。

    这种大型电力设备的制造,属于最高端,最高利润,但是产量却不会高,不可能容纳成百上千的公司,美国那样的市场容量,也不过产生出了通用电气和西屋电气两大巨头,欧洲就只有德国、法国等少数几家能够生产,连英国人都搞不出一家来。

    所以杨潮认为,中国也只需要两家就够了,一家是自己拥有四成股份的西门子,另一家就要由上海这些正在崛起的电力企业联合了。

    这些企业在大西南水电项目中,赚了一大笔钱,但是却不得不面对,大西南水电竣工之后的市场萎缩,他们有的人打算开发小型水电设备,为贵州、广西、湖南等地的小水电提供设备,有的打算向其他方向发展,比如造船业,有的还打算建立自己的发电厂。

    这时候杨潮向他们提供了一个方向,立刻就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兴趣,跟杨潮做生意,好像都能挣到钱,杨潮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加上在热炒之中,他们突然发现,天然气发电,好像是有前途啊,不然西门子这种巨头不会为此打官司,还把杨潮都牵扯了出来。

    他们积极响应,很快就派人来跟杨子财团谈判,李思第将杨潮的想法跟他们一说,告诉他们,杨子银行将用100万两资本外加全部的技术授权入股,占新公司四成的股份,剩下六成分别由上海的电力设备公司认购,总股本目前核算为1000万两。

    这个数字让这些刚刚爆发了一次的家伙们也不由得倒吸冷气,杨潮的100万两加技术,占有四成股份,那么剩下的900万两就只有六成股份,意味着这个公司的估值是1500万两,这可是超级大公司了。

    但对这些公司来说,也不是不能承担,大西南水电项目的设备采购金额达到了50亿,他们分到了15亿左右,光是利润就有5亿,让他们吃的膨胀了一圈,共同出资组建一家1500万两估值的公司还是可以做到的。

    让他们吃惊的是,杨潮竟然如此看好燃气轮机的发展前景,这岂不是说,当年许元启带着技术来找他们合作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看走眼了。

    他们同意了,很快一家名为联合动力的公司就在上海注册成立了,注册资金1000万两,名字意味着是上海所有的大型电力设备厂的联合。

    此时还没人知道,这家公司会在几年内就成为西门子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尤其在燃气轮机领域,跟西门子一起成为称霸世界的双雄之一。(。)

第七百二十八节 美国人的合作() 
联合动力公司组建之后,很快杨潮就收到了美国人的合作建议。

    洛克菲勒希望跟杨潮合作联合发展天然气运输,洛克菲勒希望能够发展液化天然气运输,洛克菲勒在1917年就建了一座液化天然气工厂,但只是实验性质的,在美国本土,他们用管道就足够运输了,液化是为了把天然气卖到欧洲去,可是始终无法实现船运。

    美国人第一艘运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船,还得等到二战后的50年代,现在这个时代,技术显然还达不到,但是杨潮的天然气船,让洛克菲勒生出了希望,觉得跟杨潮合作,没准能早日实现应用。

    摩根旗下的通用电气则希望杨潮能够跟他们合作继续研发燃气轮机,研究下一代技术,直接将功率提高一倍以上,达到1万千万甚至更高。

    通用电气的计划是,杨潮出技术,给他们授权,他们给杨潮专利费,将来每生产一台燃气轮机都给杨潮一笔额外的专利费用。

    燃气轮机技术,这可是下一代技术,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如果有可能,杨潮希望美国人永远都不要掌握,但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美国在电器领域的技术实力,依然是这个时代最雄厚的,即便是西门子也无法和他们竞争,只是侥幸第一个研发出了实用性燃气轮机罢了。

    美国人如果早点关注,恐怕也早就研发出来了,正是没人关注,所以原本的历史上,才让瑞士人摘了这个第一,不过这个时代,就没有瑞士人什么事了,因为杨潮的介入,一下子将这些技术最快速度的推向了应用,利用风险投资的方式,极大推动了这项技术向前发展,上了运输、储存和发电一整套产业,直接进入市场应用阶段。

    并且将西门子、通用电气这些巨头都吸引了过来,瑞士人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

    对于洛克菲勒的建议,杨潮答应跟他进行合作开发,如果能够实现,杨潮愿意为杨子石油公司采购这样的船。

    对于通用电气的建议,杨潮提出了另外的建议,组建联合研发团队,他要利用美国人的智力资源,尽快推动这项技术向前发展,同时美国人也需要在杨子实验室的燃气轮机基础上进行研发,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具体合作方式是这样的,杨子实验室在美国成立分支机构,授权通用电气公司继续研发燃气轮机的后续技术,杨子实验室和通用电气共同出资,研发的成果由双方共享,但是通用电气只拥有在美国的专利使用权和后续开发的权力,就像西门子当初获得的条件一样,而杨子实验室是该专利的拥有者,如果美国人生产的燃气轮机在美国国内使用,杨子实验室无权干涉,但如果他们要拿到国外出售,就必须得到杨子实验室的授权,授权费不得超过销售价的半分之三。

    对杨潮来说,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跟通用电气合作,这家巨头肯定能研发出自己专利技术的燃气轮机,避开杨子实验室的专利壁垒,与其如此,还不如跟他们合作,在杨子实验室的技术基础之上,不断地向前推进,让后来者想要重新做基础研发,就不得不考虑对方已经研发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技术差距,只能老老实实取得授权,或者放弃这个行业。

    就像许元启的团队一样,美国人也想将这项技术进行拓展,他们也打算研发船用型、飞机发动机和下一代发电动力设备,同时他们的计划更多,他们还打算在火车上进行应用,制造燃气轮机火车头,获得更快的速度。

    好吧美国人还是走到燃气轮机火车的疯狂道路上了,不过他们还没有苏俄人疯狂,苏俄人可是在后世将燃气轮机装上了卡车的。

    中国这边,从墨西哥运输回来的天然气经过养马岛的海底管线输送到烟台,驱动了烟台刚建成的燃气轮机,终于发出了电力。

    而经过一年时间的建造,杨潮的5万吨级天然气船下水了,墨西哥大使亲自出席了这艘船的下水仪式,并且亲自将香槟摔碎在轮船船壳上。

    此时墨西哥那边,已经建成了高压储气罐,跟中国不一样,他们直接就建造在码头上,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安全问题。

    只是他们的油气管道还没有修到西岸,这意味着杨子石油公司第二艘天然气船,依然要绕道墨西哥湾,可是这艘船船体过于宽大,达到了70米,根本就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需要绕道好望角或者巴西南部,增加了至少三千多公里的路途。

    美国人在二战期间,制造的所有军舰,为了通过运河,基本上都不超过30米的宽度,最大宽度33米,衣阿华级战列舰甚至因此显得过于瘦长,导致齐射的时候,船体倾斜太过厉害,跟日本战列舰相比完全没有优势。

    杨潮最后打算绕道好望角,方便为这条航线积累数据,毕竟将来还要去中东去运输天然气呢。

    事实上英国人已经在跟杨潮谈判了,他们也想将波斯的那些用不完白白烧掉的天然气,廉价卖给杨潮,经济危机期间,能挣一点是一点。

    别说英国人有这个想法了,美国人同样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